ZKX's LAB

焦虑症不想吃药?那有哪些自我心理治疗的方法呢?

2020-10-22新闻14

焦虑是一种常见情绪,人们在不同场合会体验不同程度的焦虑并会力图预防引起焦虑的不利情况,积极去做减轻焦虑的活动,这是一种保护性反应。焦虑障碍属于最常见的精神障碍之一,如果不想吃药,有什么焦虑的心理治疗,焦虑的护理措施有哪些?

当焦虑的严重程度与客观的事件或处境不相称或持续时间过长则为病理性焦虑,临床上称为焦虑症状。焦虑症状表现为精神症状和躯体症状。

精神症状是指一种提心吊胆、恐惧和忧虑的内心体验伴有紧张不安;躯体症状是在精神症状基础上伴发自主神经系统功能亢进症状,如心悸、气短、胸闷、口干、出汗、肌紧张性震颤、颤抖或颜面潮红、苍白等。

脑电活动的节律及振幅与情绪、注意力等有密切的联系,通过现代生理化科学仪器去改变大脑的局部电生理代谢环境,促进脑部微循环,改善神经递质传导功能,达到改善睡眠、调节情绪、促进认知功能恢复的作用,达到训练的效果。

(1)深呼吸和放松技术:长期处于焦虑状态时,会出现心慌、呼吸加快、肌肉紧张、头部不适、四肢发抖等不适反应,通过深呼吸和放松技术,可以减轻这些不适反应。

正确的深呼吸方式要点是:保持一种缓慢均匀的呼吸频率,将空气深吸入全肺,然后缓慢地全部呼出来。注意,吸气时应让你的胃部鼓起来,这表示你已用全肺呼吸。

放松技术主要采用渐进性肌肉放松法,通过全身主要肌肉收缩——放松的反复交替训练,使人体验到紧张和放松的不同感觉,从而更好地认识紧张反应,最后达到心身放松的目的,并能够对身体各个器官的功能起到调整作用。

(2)挑战忧虑性思维:认知理论认为,各种片面或错误的想法将导致忧虑的恶性循环,使焦虑不断升级。挑战忧虑思维是通过减少忧虑性思维的负面作用,来阻止焦虑不断升级。这一策略有三个步骤:识别忧虑性思维,挑战忧虑性思维,寻找合理的思维方式代替忧虑性思维。

(3)逐级暴露法:对于自己感到害怕或焦虑的目标采取逃避、拖延等其它行为,将导致担忧、害怕和焦虑继续存在。面对感到害怕的对象而不再逃避,帮助你逐步恢复你所逃避的活动,这是战胜焦虑的最佳方法。面对使自己害怕的目标或情景,应按自身的实际情况,先识别引发害怕的情景,把每个情景分解成可达到的若干小目标,然后循序渐进,以求达到最终适应这个情景的目标。

1、建立自信。自信是治愈神经性焦虑的前提条件。一般来说,异常焦虑的人,往往是夸大自己失败的可能性,怀疑自己完成任务和应付事变的能力,不仅失去了自信心,也失去了自尊心,盼望别人支持和帮助。因此,作为一个神经性焦虑患者,首先要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相信自己有能力克服困难,不要妄自菲薄。

2、时常反省。许多人习惯于在自己受到挫折时把经历过的体验或欲望压抑到自己无意识中去,并以此来摆脱不愉快的体验。但这些被压抑的情绪体验并未完全消失,而是潜伏起来,久而久之,便发生焦虑症,这时的患者只会感到痛苦,而找不到病源。在这种情况下,患者如果进行自我反省,毫不保留地把苦情诉说出来,焦虑的症状便可随之消失。

3、适当转移。焦虑者头脑中的问题成堆,百思不得其解,十分痛苦。在这种情况下,可采取自我转移的方法,如参加体育活动,或参加劳动,以转移注意方向,转换思维对象,这样,从精神上减轻负担,促进身心健康。

4、学会放松。焦虑的最大无敌是紧张,因此学会适当的放松是克服焦虑的关键。自我松弛法就是使自己想象中的威胁逐步减弱。当最弱的情境出现时,不要马上停止,要继续进行一下,一直到想象不到任何威胁、体验不到焦虑时才终止。患者随着恐惧的消失,焦虑症也就痊愈了。

在不想使用药物或者自我调理的情况下,可以先尝试物理治疗大脑生物反馈辅助进行解决失眠问题,这也是许多三甲医院在临床使用的一种物理治疗手段。

大脑生物反馈是通过采集脑电波信号,将正在训练脑电波以动画的方式形象、实时的展示给患者,并进行全程提示、增强,使异常脑电波逐步恢复到正常范围。同药物相比,不但更有效,而且无副作用,训练过程轻松无痛苦。可以有效缓解焦虑情绪,提高睡眠质量。

面对生活,大家要积极乐观,不要过于钻牛角尖。其实生活中没有什么过不去的事情,只要放宽心,每一天都是好日子。

#心理健康#焦虑症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