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人谋”——三国时期形成三分天下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

2020-10-22新闻13

三分的地理均势和政治均势都是三国鼎立的必要条件。这两个条件是伴随着曹孙、刘三分之间的军事斗争和外交斗争而出现的,也是“人谋”因势利导而形成的必然之势。

地理均势和政治均势。

所谓地理均势,是指割据集团利用地理条件抗衡对方的一种策略。在使用戈矛甲盾作战的古代,占有险固地利形胜的一方在争雄角逐中明显地具有优势。蜀国有重山之固,吴国有长江之险,魏国据中原而地大人众,故吴蜀联合之抗魏,地理上形成均势,也带来了政治上的均势。所谓政治均势,是指群雄割据或列国纷争之间的均衡外交斗争,形成势均力敌的对抗集团。公元229年,孙权称帝,蜀国遣使庆贺,订立中分天下的盟约,三分政治均势形成。

由于以上两个均势的形成,三国鼎立的局面才巩固下来。但这两个均势并不是平行的两个因素,而是“人谋”规划三分鼎立所同时进行的两个方面,即一方面谋求地理均势,同时又谋求政治均势,而地理均势是政治均势的前提条件。所以,三国形成时期曹、孙、刘三方的军事斗争和外交斗争都是围绕荆州的争夺而展开的。随着荆州归属的解决才形成了三分地理均势,而后出现了三分的政治均势。至此,三国鼎立的对峙,就成为了必然之势。

荆州居于四通的战略要地,其势为曹、孙、刘三家所必争。赤壁之战前,三家各有自己的打算。刘备要荆、益以成三分。孙权要进伐刘表,西图巴蜀,以长江与曹操对抗,形成南北对峙。曹操要并吞荆州,逼降孙权,统一天下。公元208年,曹操南下荆州,东进赤壁,形势逼使孙刘联盟。孙刘结盟就意味着孙权修正他的规划,走鼎足三分以观天下之变的路线。赤壁战后,孙权借荆州给刘备,奠定了鼎足三分的形势。这是曹操最忌的一着棋,而孙权下了这一着,使得他闻讯后大失常态,《鲁肃传》记载:

“方作书,落笔于地”。

孙刘联盟抗曹谋求犄角之势,这是人谋的直接因素。

孙刘联盟是推进三国鼎立形成的最重大的事件,它改变了当时政治格局的力量对比,造成南北均衡,使得历史的进程向着“人谋”预定的三分轨道向前发展。导演孙刘联盟走向三分的是诸葛亮和鲁肃,而演出这幕历史活剧的主角却是吴主孙权,曹操则从反面起了推助作用。孙权大敌当前忍痛修正自己的规划,借荆州给刘备,这是非同寻常的抉择。孙权的抉择表现了一个杰出政治家的豪放胸襟,比袁绍、刘备、诸葛亮的政治气度都要略高一筹,以至于竟然出曹操的意外。袁曹官渡之战前夕,刘备不待袁绍大军发动,急于袭夺徐州,过早地亮出了反曹的旗帜,遭到曹操全力进攻,使自己站不稳脚跟。反过来,袁绍不采纳田丰的计谋,不在曹操东攻刘备之时,乘机举兵攻击曹操后方,坐失良机,遭官渡败北。刘备、袁绍两人不肯互援,皆因各存私心,缺乏战略远见,低估了曹操的应变能力。他们比起孙权来要逊色得多。

建安十九年,刘备不取汉中,却东出三峡与孙权争荆州江南三郡,刘备的这一失计,既伤了同盟和气,又为日后的关羽失荆州种下祸根,表现了刘备政治气度的偏狭。相比之下,孙权却是恢宏大度而又权谋在胸。他既敢于借荆州给刘备,不怕养虎在身;而又不失良机地讨还荆州,步步进取,灵活主动。孙权先是索还南三郡,而后袭杀关羽,全据荆州,改善了吴国的地理均势,增强了吴国的力量。为了避免两线作战,孙权不惜向曹魏称臣,保证了夷陵大捷。孙权不愧是三国时期最杰出的政治家和外交家。

孙刘联盟,使两家的事业走向胜利与发展;反之,两家失和,曹魏渔利。孙权袭荆州杀关羽,刘备复仇败夷陵,造成蜀弱吴孤,曹魏更加强大。吴蜀重新联盟,但元气已伤,失去了取胜之势,两国北伐均告失败。但是,孙权得不到荆州,上流门户洞开,他就坐卧不宁,在同盟中只能扮演附庸的角色。所以孙权要拼全力与刘备争荆州,志在必夺,在这种形势下,刘备与诸葛亮既缺乏灵活性,又丧失警惕性,终于演出了吴蜀的悲剧。从地理形胜看,孙吴取得荆州以后,才真正形成了三分的地理均势,吴蜀两国才有可能结成巩固的联盟。但是蜀汉丧失了荆州,也就丧失了进入中原的前进基地;加上连吃败仗,力量削弱,又不能北据关中,刘备只能偏安于闭锁的益州,守险割据,而兴复汉室的隆中计划也就天折了。

如果说,孙刘联盟抗曹谋求犄角之势,这是人谋的直接因素;那么,政治家、军事家的筹略得失及其际遇,也是组成三国鼎立的重要原因,这是人谋的间接因素。

政治家、军事家的筹略得失及其际遇,是人谋的间接因素。

最早提出三分思想的是孙吴谋臣鲁肃。公元200年,鲁肃过江对孙权说:

“肃窃料之,汉室不可复兴,曹操不可卒除。为将军计,惟有鼎足江东,以观天下之衅。规模如此,亦自无嫌。何者?北方诚多务也。因其多务,剿除黄祖,进伐刘表,竟长江所极,据而有之,然后建号帝王以图天下,此高帝之业也。”

鲁肃的规划有两个方案。

一是趁北方多务,赶在曹操南下之前进伐刘表,以长江天险,形成南北对峙,此为上策。

二是如若上策不能实现,便退而求其次。鼎足江东。

由此可见,鲁肃是一个务实派的政治家,他的规划是要依循客观形势的变化,向着可能的趋向而行动。所以当曹操南下荆州之后。他就坚决主张联合刘备。共同抵抗曹操,修正孙吴立国的上策路线以求下策,从而与蜀汉的隆中路线相吻合,取得了赤壁之捷。

直接规划三分的是诸葛亮和鲁肃,但他们两人都只是规划了三分之形,都不守三分之势。他们共同的目的都是要兴高帝之业,即统一中国,只不过诸葛亮扶的是刘备,鲁肃辅的是孙权。诸葛亮、鲁肃之谋是合吴蜀两国之力,共灭曹操。假如没有周瑜、关羽、吕蒙、陆逊打乱诸葛亮和鲁肃的谋划,三国鼎立或许不能成立。曹操不敢称帝,正是有吴蜀联盟,曹丕篡汉选择在吴蜀交恶之时,这当然不是巧合。从灭曹魏的大局来看,孙权攻荆州,刘备复仇,都是不明智的。但正由于孙刘的失计,吴蜀削弱,曹魏增强,才形成了三国鼎立。由于孙刘双方都想利用对方来增强自己,所以双方的交恶就很难避免,不达均势,则不停止。三分的均势并不是诸葛亮和鲁肃的本意。这说明,三分虽然是出自“人谋”的规划,但又不为人的主观意志所控制,而是错综复杂的历史演成的必然之势。

周瑜想阻挡这个势头,他执意要进兵西川,由于无力跨越刘备这个障碍,含恨死于巴丘,过早地结束了他的生命。《三国演义》描写诸葛亮三气周瑜,逼死这位英名盖世的江东宿将,情节是虚构的,而事情却是真实的。孙权逼鲁肃讨还荆州,鲁肃不能办,也因忧郁而过早地结束了他的生命。周瑜死年三十六,,鲁肃死年四十六,都在风华正茂之时而陨落,这都不是偶然的。鲁肃早死,关羽骄矜。诸葛亮和鲁肃的谋划遭到破坏,是吴蜀两国的一场悲剧。由于荆州所处的要冲地位,关系着吴蜀两国霸业的成败,其势为两国所必争,这场悲剧是难以避免的。这又说明孙刘的失计带有必然性。

三国鼎立时期的各种偶然和因素,都是“人谋”的得失在起决定性的作用。

因此,某些由“人谋”导致的必然,例如吴蜀争夺荆州的悲剧也有可能用“人谋”来消解。假如刘备和诸葛亮,尤其是守在第一线的关羽,外交上灵活一些,吴蜀矛盾的爆发不致于如此之快,即使爆发也不致于出现那样的结局,形势发展可能又是另一番模样。刘备在外交上若能做到缓吴之攻,一旦得了关中,那时吴国也许就不来索讨荆州了。这一假设有无现实性呢?

回答是肯定的。因为赤壁之战,孙刘并力,刘备占江南,孙权占江北。刘备借江北也是形势所致。如果孙权不借,又不能控制刘备,江北处于曹刘夹击之中也是不能守,孙权审时度势,把江北借给刘备,树曹之敌,自己却腾出手来巩固江东,进攻合肥,筑起了江北防线。然后又掉过头来争荆州,向刘备讨南三郡,以江北易江南,有分寸,有道义。不幸的是刘备和诸葛亮过于执着“人谋”预画的隆中路线,不识大体。如果刘备也像孙权一样豁达一些,能够审时度势,西取益州之后,主动退守夷陵一线,把江北还给孙权,吴蜀并力向北,刘备早得了汉中,北出秦川,孙权东攻合肥,荆湘联军指向襄阳,曹魏危矣,也许隆中路线得以完全实现。

再看曹魏方面,也有失招。公元215年,曹操取汉中。不趁吴蜀争南三郡之机进兵蜀中。此其一失。公元221年,吴蜀夷陵相攻,曹丕不与蜀国并力灭吴,此其二失。如果说赤壁之战是曹操急进而葬送了大好的统一局势;而这两次则是曹魏的迟误而丢失了可能的统一良机。曹魏谋臣刘晔是瞅准了这两次机会的,,可惜曹氏父子拒谏不纳,仿佛是天意在安排似的。其实是有原因的。赤壁之战,曹操丧胆,他兵取汉中又费了一番力气,所以不敢贸然入蜀,过分谨慎。曹丕利用吴蜀交恶,急于称帝,坐失良机。还有更深一层原因,由于三国各方人才济济,机会一闪即逝,稍一疏失,追悔莫及。正如《刘晔传》记载刘晔对曹操所说:

“若小缓之,诸葛亮明于治而为相,关羽、张飞勇冠三军而为将,蜀民既定,据险守要,则不可犯矣。今不取,必为后忧。”

所以说曹操是迟误之失。曹丕思坐收渔人之利,乘吴之疲,但曹军未出,陆逊早已设防于江岸。曹丕只好临江而叹。

历史是不能用推论来改写的。上述分析并非无稽之谈,而是要从已然的历史中得到深刻的启示。

强调“人谋”在形成三分过程中的决定性作用,与经济是基础并不矛盾。曹魏统一中国,经济的因素起了最后的作用。但在形成三国鼎立这一短暂的具体历史阶段,“人谋”的因素则是最活跃最积极的。统一之后,人心安定,国家组织形成固定的格局,“人谋”的一计之得与一计之失,无关大局,因此人才必然遭受习惯力量的压制,不易脱颖而出。纷乱之世,人心浮动,各种力量组合未定,机会一瞬即逝,因此“人谋”的得失改变政局力量的对比。特别明显。在这种形势之下。各方力量。讲求实效,雄略之主,不拘一格录用人才,捷足高才者有用武之地,所以乱世出英雄,英雄造时世。

三国纷争既是一个人才辈出的时代,也是“人谋”引导的格局。

结束语

三国鼎立的形成中“人谋”的因素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决定三国鼎立的“人谋”,不是某一个人的主观意志,而是三分人才均势所必然表现出的平衡运动。无论是直接规划三分的诸葛亮和鲁肃之谋,还是破坏诸葛亮和鲁肃之谋的周瑜、吕蒙、关羽、陆逊,以及曹孙刘三方决策者筹略之得与失,都不由自主地在合力地把历史推向三分,这就是三国鼎立形成的必然之势。

陈寿撰《三国志》只有纪传而无书志,着重记载三国形成时期的人物,可以说是生动形象地体现了这一历史演变的主旋律,即“人谋”在形成三分过程中的决定性作用。《三国演义》围绕诸葛亮写三分,那是艺术的集中,在体现“人谋”这一主题上是与历史事实相吻合的。《三国演义》的主题无非是说明,治国者首要是笼络人才,这是历史的教训。曹操单凭权术不能笼尽天下英雄。刘备宽仁待众,得诸葛亮大才相辅,故能屡仆屡起而终为人中龙。三家兴起的原因,固然很多,而他们的用人路线实在是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国两晋南北朝#孙权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