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一份遗嘱彻底断送了满清王朝,却让慈禧捡了一个大便宜

2020-10-22新闻4

清朝虽然出过几任明君,但似乎从开国起就一直被人骂。到了晚清,更是被人不断抨击。于是,有人找原因了,究竟从何时起这个朝代开始走向了衰亡?

由于,慈禧太后在晚清时期的一系列“作为”,使得后人将原因安在了咸丰皇帝的身上。说他驾崩前定的遗嘱,就让清廷走向了万劫不复之路。其实,这种分析没错,不该让后宫势力介入朝政。

历史上有太多后宫干政导致朝纲大乱的例子,而咸丰皇帝还以为有八位大臣“把持”,力量上可以相互牵制。可是,他怎么没有想想明白,力量一旦失衡,清朝没准就改姓了。可见,在咸丰皇帝的心里,还是信不过他的那些大臣们,才会让后宫的女人参与朝政。

那么,他是担心什么呢?

应该是防着他的六弟恭亲王奕訢。因为,一直有个说法,当年道光帝很是犹豫将皇位传给谁,相较之下他的六弟奕訢更得道光的眼。不过,咸丰皇帝的表现中规中矩,倒也得到了大家的认可。故而,咸丰皇帝在临终前做了安排,刻意排除了奕訢。再加上后宫的力量,想来也是怕奕訢暗中笼络这些大臣。

大概是担心什么,就会来什么。聪明的慈禧太后偏偏没找旁人,就找了这位皇亲奕訢。于是,在极短的时间内就瓦解了咸丰皇帝的临终安排。对此,史书的介绍很是简略:咸丰皇帝过世后,慈禧太后派人回京联系奕訢,之后,自己提前回到北京部署,最终,将这八位大臣依次除去,不仅将自己生命得以保全,还使得自己的政治生涯得以延续。

因为,慈禧太后手中有最有利的武器就是咸丰皇帝的唯一继承人同治帝。其实,也注定了慈禧在后宫的地位基本无人可以撼动,只是差了一个头衔罢了。而咸丰皇帝也很清楚这一点,害怕她会以生母的身份拿捏新皇帝。所以,才会有“二印”的设计,东、西两宫各拿一枚。此外,大臣们更是打压她,希望从名分上削弱她的势力。

可见,咸丰皇帝应是很了解慈禧的脾气,才会设防。但是,他却低估了慈禧的野心,更是没有想到,慈禧会联系奕訢,彻底开始了自己的布局。

同治初年,奕訢以议政王的名义主持朝政实握相权。随后,慈禧太后掌握帝权把持朝政,出现了帝、相、后并存的政体。其实,这种以两太后、同治帝、奕訢之间构建的三角政治格局,既有临时稳定的因素,还有着极大的不稳定因素。

因为,慈禧和奕訢之间在达成某种默契的同时,也潜伏着另一种难以消除的权力矛盾。直至1865年,慈禧太后以奕訢不守礼仪之名,取消了其议政王的名号,收回了相权。到1881年,慈安太后暴崩,慈禧太后一宫“垂帘”,独揽朝政。

这是不是就导致了后来晚清的极度黑暗?

但让人有点想不明白的是,明知道慈禧太后有种种不是,就是没有人敢反对她。而清皇室不是没有人,大家难道真的就这么甘愿臣服于她?所以,只能说后来的清廷养着一帮软骨头,看历史,换做其它朝代,皇叔早就自个当了皇帝,还会去听一个女人的指挥?

这和当年满清灭明朝时的英勇,差别实在是太大了。

那么,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文化还是制度呢?

文化当然起了部分作用。因为皇权是不容他人轻视的,几代清帝都在巩固这个概念。至于制度上,似乎和前朝没有太大区别。不过,更加专制,由此导致了一个现象:大臣们更加听话,彻底成了“奴才”。难道大家真的没有异心吗?就算有,也不敢反抗。

在外界轰轰烈烈的大干工业革命之时,清廷还想着如何维系自己的皇权?如咸丰皇帝的做法,托付给大臣不放心,交给太后们也不放心,那就大家一起共治。结果,慈禧太后用“议政王”收买了奕訢,足见这位也不是做皇帝的料。

其实,咸丰皇帝的布局不算太差,只是他挑的人实在有点欠智商。

看后来光绪和慈禧太后过世后的安排,和当年几乎一样,大臣和太后共持朝政,矛盾当然也在不断升级。

不久前的历史,难道他们都不记得了吗?

当然不是。

因为,在皇权这种制度的框架下,外廷和内廷一直都没有放弃对权力的博弈,虽然,清廷在皇权专制上做的相当成功,但都是在成年皇帝时期。后来的皇帝都是幼童,母族的力量自然就被无限放大了。

只是,清廷再也看不到以往王朝那般有血气的大臣了,他们可以跑到后宫去抢夺皇帝。于是,大家都指责咸丰皇帝不够心狠,以至于,让一位心狠的太后当了家。其实,更应指责的是他的前任们,“无限”放大自己的权力,让大臣们毫无话语权。

因为,自从有了南书房、军机处后,大家都学乖了,只要好好“做事”,一切都平安无事,至于,国家走什么路,那是皇帝考虑的事。

最终,还是慈禧太后捡了一个大便宜,得了一帮听话的大臣,也背上了“误国害国”的骂名。

参考资料:

【《苦命天子:咸丰皇帝奕詝》、《清史稿·卷十九·本纪十九》、《清史稿·后妃列传》】

#清朝#慈禧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