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青山不墨山水画 临空之城展新颜

2020-10-22新闻10

碧津公园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夏日里的渝北如一幅水墨山水画,美不胜收。

每天,数十万人从这里离开,也从这里归来。

重庆从这里走向世界,世界在这里触摸重庆。

这里是临空之城,重庆之门。

西部首个全国环境保护模范城区、西部首个全国文明城区、国家卫生区、中国优秀旅游城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一直以来,渝北秉持着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一手抓生态文明建设,一手抓绿色产业发展,实现了生态改善与产业发展的良性互动、相互促进,用实际行动诠释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的互动双赢。

如今,渝北又将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资源禀赋,不断探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路径,全力打造重庆市生态文明建设样板,全面开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建设,把渝北区建设成为长江经济带上创新智能绿色产业集聚地、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生态智慧城市样板、重庆主城都市区高品质人居环境模范。

生态保护 绿色成为发展最鲜明的底色

渝北铜锣山矿山公园,被誉为“重庆的黄石国家公园”。

这里,曾是渝北最大的石灰岩矿区,数年的开采留下40余个巨大矿坑。

近年来,渝北区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积极推进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工作,按照“宜农则农、宜建则建、宜林则林”的原则,积极打造铜锣山矿山公园,取得了显著成效。

“在治理过程中,我们坚持把治理与土地综合利用有机结合,实现了消除隐患、生态修复、景观再造与土地开发利用的有效融合。”渝北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在实施生态修复的基础上,规划建设铜锣山矿山公园。

按照计划,公园总规划面积25.18平方公里,以生态保护为核心理念,以沉浸式矿山旅游体验为特色,加强综合治理和生态修复,打造集休闲游乐、生态健康于一体的矿山公园。

据临空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介绍,铜锣山矿山公园矿坑整治修复已经完成,正在进行边坡治理和步道、栏杆、道路提升、绿化景观、公厕、停车场等旅游配套项目。现目前正进行全封闭施工,加快项目建设进程,有望明年上半年矿山公园可以和市民“如约见面”。

不仅如此,渝北区大力实施生态修复,2012年以来,关停了“四山”范围内的全部44家采石企业,区级财政补偿6200余万元,关停了内环以内23家烧结砖瓦窑企业。同时,实施铜锣山关停采石场20万平方米面积的生态修复工程,已完成Ⅰ-Ⅳ期生态修复工程,治理面积2300亩。2018年底成为国家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试点工程。

这样的例子,在渝北不胜枚举。

碧津公园内的碧津湖水域面积4万平方米,平均水深3米,是重要的城市景观水体。但是,由于其无源头活水,湖区水质渐渐变得浑浊、透明度降低,部分水域水质为Ⅴ类,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公园整体景观。由于出现了蓝藻、绿藻,湖内水环境质量逐渐恶化,成了绿树掩映下的“黄汤”。

渝北区启动碧津湖水生态修复后,引进了百万只食藻虫投放到湖水里。这些食藻虫专食污染水体中的蓝藻、绿藻,从而通过生态修复的方式让湖水变得清澈。

目前,渝北已完成了双龙湖、龙舌湖、晚晴园、木鱼石公园水生态修复工程。

不仅如此,渝北区全面推行河长制,大力保护长江、嘉陵江及次级河流水环境安全,完成生态环境部指定渝北区开展的长江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专项行动试点工作,通过试点总结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可借鉴的经验,为全国开展长江入河排污口全面排查整治建立了工作程序和技术规范。

2019年,渝北区还启动实施了农村10万亩经果林和10万亩生态林“双十万工程”,整村整镇大规模大力度推进国土绿化和农业产业结构深度调整。

近年来,渝北突出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示范,坚持统筹“建、治、改、管”,突出抓城市生态环境品质提升和乡村生态振兴重点,持续推进污染防治攻坚,补齐生态环境质量不优短板,弥补环保基础设施弱项;协同落实重庆主城区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扎实治理细颗粒物和臭氧污染;大力推行“林长制”,保护好渝北境内中梁山、铜锣山、明月山主城生态屏障;认真落实“河长制”,统筹抓好长江、嘉陵江渝北段及次级河流与湖库水上和岸上污染防控;分类分级防范土壤污染,稳步推进污染地块治理修复;探索创新垃圾分类收集处置新模式,持续开展噪声污染防控,让群众喝上放心水、吃上放心粮、住上舒心房、过上健康生活,让绿色成为渝北发展最鲜明的底色。

公园城市 智慧渝北让生活更有品质

占地面积约800亩、植物品种多达300余种、420米长的科技文化历史浮雕景墙、以浑天仪雕塑为中心的乾坤广场……如果不是深知这片土地的人,或许没有人可以想象现在这个风姿秀雅、温婉迷人的综合性开放公园以前竟然是垃圾填埋场。

对于渝北人而言,龙头寺公园就像一个梦,从十余年前的热切期盼到如今的欣喜赞叹,曾经的“城中村”、弃渣场终于消失不见,华丽转身成了今天这个集休闲健身、娱乐游玩、科技生态于一体,展现中国科技文化历史的盆地公园。

龙头寺公园的建成是渝北区近年来以生态宜居为主旋律推进城市建设的一个强音符。

近年来,渝北积极探索公园城市建设,贯彻“园中建城、城中有园、城园相融、人城和谐”规划理念,重点以绿道和水网串联,构建山水生态底、郊野公园群、城镇绿化网无缝衔接的全域公园体系。

“说到空港新城的公园资源,可能大家最容易想到的还是中央公园,实际上我们片区的特色公园还有很多,因为我们片区发展有一个重要定位,就是‘公园城市’。”空港新城公司相关负责人说。

据了解,未来,空港新城将建设10个大型公园,通过慢行步道和城市绿廊联通小区庭院、社区游园、街边公园和大型公园,让市民“出门即见绿、入城即公园”。截至目前,空港新城的“公园城市”建设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绩:中央公园已成为市民休闲好去处,全民健身中心已建成开放,沐仙湖公园已完成改造,仙桃公园、鹿山公园已完成设计,中原山公园、后河公园、双桥溪公园、万家山公园已完成方案征集,观音公园正在改造中,“十大公园”雏形初显。

区域的发展离不开产业,更离不开基础设施配套。

以空港新城为例,除了标志性的公园建设外,其他景观建设也在同步推进:市民服务中心、公安业务用房、中央公园周边道路景观提升、学成路二期工程等9个项目已全面开工;公园北区土地整治及道路工程一期3个子项目全面推进;F区基础设施项目(一期)、秋成大道三期、全民健身中心室外园林及景观工程一二期等重大项目已基本完工……

不仅如此,渝北突出智慧生态城市建设示范,大力推动“智慧渝北”建设,将实施城市管理大数据中心续建、智慧城管执法管理系统续建(含建筑垃圾运输管理系统)、城市管理视频资源应用整合和智慧城管便民利民系统,谋划智慧市政园林设施工程,安装一批物联传感设备、人性化智能服务装置;重点在治污、治堵、社会服务、政务等群众关注度高的工作方面实现应用,实现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智能、精准、高效;加快推进海绵城市建设,重点推行透水铺装道路、道路生物滞留带、湿地水草池等设施,形成兼具“蓄、滞、渗、净、用、排”的功能体系。

低碳智能 全域融合绿色发展

吃饭点餐可以刷脸支付,出行可以呼唤自动驾驶新能源汽车,手机APP就能掌控各种家电,节能、高效、便捷……这是渝北随处可见的智慧生活场景。

在渝北,随着“创新生态圈”逐渐成形,大量科技型企业、市级以上的研究院落户于此,智能化正让渝北每一天都发生着可喜的变化。

渝北仙桃国际大数据谷以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为重点产业方向,致力于构建千亿级软件和信息服务产业集群。

这是一个大数据产业生态谷,这里生态环境优美,拥有三面环水的“陆岛”办公环境、全玻璃“立方”的会议中心等建筑,还有超多值得体验的科技项目。

如今,仙桃国际大数据谷建成投用创新研发楼宇60万平方米,围绕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建设以数字为驱动的“1 3 5 10 N”产业体系。目前,谷内现有注册企业898家、入驻企业211家、从业人员3500余人,累计实现产值187亿元。

正是因为有着良好的生态环境,才引来高新技术产业的聚集。

渝北突出高效低碳智能产业发展示范,以国家临空经济示范区为引擎,走出去、请进来,助推开放型经济发展,建设内陆开放空中门户;以智能终端产业为先导,支持汽车、电子、装备等传统产业进行智能化改造,推动大数据互联网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打造重庆乃至西部地区智能终端产业链条最完善、研发生产能力最强的高端制造基地;以仙桃国际大数据谷为引领,加快推动大数据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建设国家互联网大数据分析重庆分中心、“一带一路”倡议大数据中心西部分中心。

不仅如此,渝北突出全域绿色融合发展示范,全方位推进产业深度融合,以大数据智能化为引领,做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打造5个千亿级产业集群,建成引领区域发展的智能制造基地;全方位推进产城深度融合,以产业聚集人气,以居住配套、交通物流配套、基础设施配套、综合服务配套、管理配套吸引人口定居,催生新业态,培育新动能,实现产业发展与城市建设同步,着力建设以现代产业体系为驱动,生产性和生活性服务业相融合的新型城区;全方位推进城乡深度融合,实现城乡要素双向自由流动、平等交换,城乡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加快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全面融合、共同繁荣的新型城乡关系,实现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

2019年,渝北区长江、嘉陵江出境断面水质达到Ⅱ类,主要次级河流水质达到Ⅲ类以上;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318天,同比增加9天。

在生态环境日趋向好的同时,渝北区经济社会发展也取得显著成就。

2019年,渝北区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3.77%,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848.2亿元。

绿水逶迤去,青山相对开。渝北走在大路上。

王彩艳 杨敏 图片由渝北区生态环境局提供

#水环境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