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中国经济呈现绿色复苏特征
新华社深圳10月20日电 题:中国经济呈现绿色复苏特征
新华社记者 王丰、陆华东、陈圣炜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和国内外复杂严峻形势,中国第三季度GDP同比增长4.9%,前三季度经济增长由负转正。
中国国家统计局19日发布数据显示,前三季度中国国内生产总值72278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0.7%。中国经济运行持续稳定恢复,其中新动能引领作用凸显,在疫情冲击下,产业转型发展明显加快,互联网经济、高新科技等绿色产业逆势成长。
记者在广东、江苏等多地采访发现,“绿色引擎”正成为不少地方经济发展的新动能。
(小标题)绿色产业蓬勃发展
今年8月28日,在江苏省南通市海门港新区,总投资约1000亿元的中天绿色精品钢项目正式开工。该项目将通过应用绿色封闭料场、高效除尘器、高效废水处理设备等先进环保技术,实现废水、废气循环回收再利用。
中天钢铁集团引进的高度自动化美国摩根高速线材生产线。 受访者供图
“项目规划钢铁产能2000万吨,计划分两期实施,一期项目达产后,每年可实现营业收入超1000亿元,带动周边配套工业和服务业15万人就业。”该项目筹建指挥部总指挥董力源说。
中国“十三五”规划首次将绿色发展理念纳入国家的五年规划,各地不以GDP论英雄,加快调整产业结构、能源结构、运输结构,倒逼企业转型升级,淘汰落后产能,企业生产方式也越来越“绿色”。
在深圳市的“生态特区”大鹏新区,一方面实施污染、低端产业淘汰机制,累计淘汰转型占新区设立时工业企业总数70%的低端企业;另一方面,重点发展“生物、海洋、旅游”三大新兴产业。
除去“散乱污”,转型“高精尖”。2016年,深圳国家基因库启用;2018年,“DNA之父”沃森领衔的国际生命科技中心安家……目前,大鹏新区已吸引超过110家生物医药、生命健康、海洋生物产业企业及科研机构落户。绿色正成为中国越来越多地方招商的“法宝”。
(小标题)绿色能源充分发力
2020年元旦,随着电闸的关闭,在广东珠海万山群岛上运转了近30年的柴油发电机停止了轰鸣,源源不断的电能从海上风电厂和大陆电网输入,万山群岛第一次全面实现了和珠海市区的“同网同价”。
据介绍,2018年海底电缆第一次在万山群岛和大陆之间架设。目前,一个集风、光、柴、储为一体的智能微电网,打开了万山群岛奔向全面小康的“幸福之门”。
近年来,以风力发电、光伏发电、水力发电为代表的清洁能源发电在全国快速发展,各地的能源结构也在发展显著变化。
在江苏,全省总发电机组装机容量13623万千瓦,风电、光伏发电机组装机分别占比8.44%和12.08%;而深圳供电局的数据显示,目前深圳每年消纳西电东送清洁电力超400亿度,深圳非化石能源发电量占比已近70%。
10月15日,2020中国海洋经济博览会现场 新华社记者梁旭 摄
与绿色能源相关的绿色产业链快速发展。在本月深圳举行的2020中国海洋经济博览会上,中国广核集团、中集集团、中国海洋石油集团等国内海上风电领域知名企业,携最新技术和设备亮相。
与会专家介绍,海上风电产业正朝着规模化、集约化、智能化、信息化发展,无论是产业链上游的原材料生产与零部件制造商,还是中游的整机与相关塔架海缆等重要设施制造商,或是开发、设计、施工单位,都将在海上风电项目上寻得商机。
专家认为,未来10年内,若将海上风电纳入经济复苏的发展战略,预计将创造约90万个工作岗位。
(小标题)绿色金融百花齐放
近年来,随着中国绿色金融体系的完善,绿色金融在支持绿色发展方面已经展现出巨大潜力。
专业化治理蓝藻的无锡德林海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江苏省绿色金融奖补的首批受益者之一。公司高层透露,这笔资金很“解渴”,将其全部投入科技研发,重点用于监测预警船研发和湖泊“生态医院”建设。
发展绿色金融,并非只是多一点绿色信贷、发一些绿色债券这么简单,而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无锡市生态环境局相关人士介绍,近年来,超千亿元资金已注入无锡绿色交通运输、垃圾处理及污染防治等多个领域。
金融“活水”精准“滴灌”企业,正为中国绿色发展提供了强大支撑。
9月17日拍摄的深圳市南山区后海片区(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毛思倩 摄
今年10月18日,国家发改委发布的《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综合改革试点首批授权事项清单》提出,支持深圳积极发展绿色金融和金融科技,申建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探索完善绿色金融组织体系、标准体系、信息化管理体系,推动金融科技和绿色金融融合发展。
专家表示,金融的普惠、绿色发展是时代主旋律,根本都是为了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深圳发展金融科技的优势在于其技术优势,大量优秀的技术公司以及技术人才储备,发展绿色金融的优势又在于其产业布局不断优化,绿色产业欣欣向荣,为绿色金融带来强劲的市场需求。”西南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数字经济研究中心主任陈文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