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该修理汽车的4S店却砸车“创收”?近日,一则4S店损坏好零件、以撞车受损来定损的消息引爆网络。10月21日,北京商报记者采访得知,这并非非金融类车险兼业代理机构(以下简称“兼业代理机构”)首次曝出乱象,此前该类机构未“持证”上岗、恶性竞争、捆绑销售等问题常见诸报端。业内人士表示,对于车险等兼业代理机构存在的销售及理赔乱象,需要保险科技介入,也需要4S店、险企、车企、监管等多方共治。
砸车定损骗保费 涉金过高或犯诈骗罪2020年9月,有媒体记者“卧底”4S店,发现某辆因事故受损的汽车被送到该公司维修车间后,在负责维修技师拆解定损车辆之前,售后部员工砸坏临近撞车部位的车头水箱框架,之后拍照定损由保险公司进行赔付。
据悉,被砸轿车一个水箱框架售价一千多元,这也就意味着砸车之后,该车的维修费用至少要多出一千多元。“很正常,每个车都砸,要不然你哪挣钱去啊,这行业就是这样。”对于4S店损车骗保现象,一名维修技师如是表示。
首都经贸大学保险系副主任李文中从法理角度评价称,从法律上来看,虽然由于4S店不是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不符合《保险法》第一百七十四条和《刑法》第一百九十八条有关保险诈骗犯罪的规定,但是这种行为显然具有明显的社会危害性,如果金额较大,符合《刑法》第二百六十条有关诈骗犯罪的规定。
“4S店通过破坏车辆,增加定损金额获取车辆维修的利润,从而增加了保险公司的赔付率。羊毛出在羊身上,最终还是要车主买单。”不过,车车科技副总裁徐建平认为,恶意定损、骗取保费是个别现象,大部分4S店还是合规经营的。
实际上,4S店乱象频发由来已久。除了撞车骗保外,李文中介绍称,兼业代理机构(4S店)还存在如虚报修理项目、修理配件以次充好(以旧充新)、与理赔人员勾结等骗保现象,以及垄断客户资源、索要过高的佣金这类扰乱市场现象。
徐建平也介绍称,4S店行业内还存在买车加装、贷款手续费、保养乱收费等现象。
责任缺位、取证困难 多重漏洞提供乱象温床为何车险兼业代理机构乱象屡禁不止?李文中分析称,一方面是因为汽车修理涉及第三方付费,和医疗保险一样,容易诱发骗保行为;另一方面因为我国保险业一直处于高速发展阶段,管理相对粗放,为骗保提供了更多的可能。
北京银保监局相关负责人此前也曾直言,车险兼业代理机构乱象频出,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保险兼业代理机构数量多、类型广、规模不一,小、散型机构依法合规经营意识和能力普遍不足;部分保险公司对保险兼业代理机构合规管理缺失、责任不清、能力不足,存在保险公司不敢管、不能管、不想管问题;监管制度相对滞后于市场发展,监管手段和监管力量相对不足。
除此之外,消费者“取证难”也是部分兼业代理机构有恃无恐的原因。“部分4S店的一些做法隐蔽性强,比如车主多交了钱,但自己很难发现,即使发现了也很难取证。”中国法学会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研究会副秘书长陈音江指出,客观上因为专业性比较强,信息不对称,维修保养过程中,车主往往不知道自身权益受到了侵害,这样的情况下车主去维权更是无从谈起。
守土有责、科技入局 兼业代理机构乱象需多方共治车险兼业代理机构乱象频发,与监管、险企、汽车公司、4S店乃至消费者皆有关联,因此要对业内乱象“重拳出击”,也需要多方机构人员采取相应措施。
实际上,监管方面,早在5月28日,银保监会便下发《2020年保险中介市场乱象整治工作方案》,方案重点提出,着重整治汽车经销商强制搭售保险的问题。
此外,部分地区也推出地方法规,对4S店违法乱象进行打击,如北京地区于9月出台的《关于加强北京地区非金融类车险兼业代理机构合规管理的通知》,其中便有建立主报告保险公司机制、指导行业协会建立行业信息系统,同时督促车险兼业代理机构建立车险业务信息系统等亮点。
而在险企方面,部分保险公司推进修理、理赔等流程的透明化。以平安产险苏州分公司“透明赔”为例,在合作修理厂内配置有透明维修设备,依托AI技术配合店内安装的摄像头,将车辆进场后的各环节信息,通过“车主服务报告”推送至客户,为客户提供维修全流程可视化信息等多元化服务。
“打击定损乱象,最好的方式是加大技术的投入,引入技术定损从而减少人为干预,让车主自主定损、快速锁定车辆受损范围。”对于如何解决定损乱象,徐建平如是建议。
徐建平介绍称,部分4S店推出过“透明车间”,部分大品牌如奔驰、宝马等都曾做出过如是尝试:“保险科技的介入,可以更进一步加强行业的透明、公正、减少‘跑冒滴漏’经营管理上的缺陷。”
而李文中也从多方面对如何打击4S店存在的乱象提出建议。对于保险机构来说,李文中认为,要从加强公司管理,强化制度建设,提高人员职业道德,使用新技术手段等方面来防范骗保;4S店也需要遵纪守法,不要扰乱市场秩序,把眼光放长远,从行业的健康发展中获益,而不是急功近利,追求短期利益。
同时,李文中认为,从监管者角度来说,一方面要加强对4S店和保险公司的监管,另一方面要在制度与技术上对保险公司加以支持,提高他们的反欺诈能力;从消费者角度来说,也需要认识到对4S店欺诈的漠视、宽容甚至参与最终会损害自己的利益,因此应该坚决对保险欺诈说不。
北京商报记者 陈婷婷 周菡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