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5日,黑龙江鸡西某家庭12人聚餐时,9人因食用“酸汤子”陆续出现身体不适,并送往医院治疗抢救;
10月10日,经抢救无效造成7人陆续死亡;
10月12日,第8名中毒者抢救无效死亡;
10月19日,最后一名中毒者抢救无效离世;
至此,“酸汤子”中毒事件中,9名中毒者全部死亡。根据黑龙江省卫健委发布的消息,在玉米面中检出高浓度米酵菌酸,同时在患者胃液中亦有检出,初步定性为由椰毒假单胞菌污染产生米酵菌酸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
一、“酸汤子”和“米酵菌酸”是个啥?
酸汤子,又称汤子、馇子,是用玉米水磨发酵后做的一种粗面条样的主食。它口感细腻爽滑,粗粮制作,流行于东北地区的辽宁东部、吉林东南部及黑龙江东部一带。
在制作的时候,要将玉米碎用冷水浸泡数十日,使其自然发酵,待微有酸味时,捞出清洗,用水磨磨成糊状,控水后保存。
米酵菌酸是一种小分子脂肪酸,由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又名唐菖蒲伯克霍尔德氏菌)产生,耐热性极强,一般烹调方法,如蒸、煮、炸、煎都不能破坏其毒性,进食后对人体的肝、肾、心、脑等重要器官均能产生严重损害。
食入毒素污染的食物后,患者主要表现为全身无力、腹泻、呕吐等非特异性症状,严重者可出现黄疸、皮下出血、昏迷、谵语、少尿、血尿等肝脑肾的损害症状,重症患者出现血压下降、潮式呼吸,最后呼吸麻痹而死亡。
目前对米酵菌酸尚无特效解毒药物,一旦中毒,病死率高达40%~100%。
二、南方的食物中有没有米酵菌酸?
我国近几年发生的米酵菌酸中毒大部分与地方特色食品有关,比如北方以酵米面制作的臭碴子、酸汤子、格格豆等,这些食品的制作具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需要经过长时间发酵或浸泡,一旦被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污染,稍不注意,就容易引起中毒。
而南方的食物多以酵米面制作的汤圆和以糯米泡制后做成的吊浆粑、河粉等食品为主。我省应该关注的食品主要为木耳、银耳、米粉、米线、河粉等,这些食品都需要长时间的浸泡,可能导致米酵菌酸的产生。
三、湖南省疾控中心警示:小心!隐藏的米酵菌酸毒素
(一) 从正规渠道购买新鲜的食材,保证食物或原料没有霉变。
(二) 家庭不囤积食物,制作的食品不要长期保存,尤其不能室温长期放置。
(三) 不制售、不食用酵米面、吊浆粑等发酵面米食品。
(四) 不要自行采食鲜银耳和鲜木耳;发现银耳、木耳泡发前受潮变质的不应食用;泡发时间不宜过长,一般不超过2小时;泡发后有发黏、无弹性,或有异味时,坚决不食用;泡发后及时加工食用,不食用隔夜泡制加工的银耳和木耳。
(五) 米粉、米线和河粉不应长时间在水中浸泡,泡发后及时加工食用,发现有发黏或有异味时,坚决不食用。
(六) 出现全身无力、腹泻、呕吐等症状时,应立即就医。
(编辑ZS。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来源:湖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食安科
关注@湖南医聊,获取更多健康科普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