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诸葛瞻为什么没有像司马师继承司马懿的权力一样,一直大权在握?

2020-10-21新闻5

诸葛亮病逝于公元234年,这一年诸葛瞻7岁。尽管诸葛瞻世袭了诸葛亮的武乡侯爵位,但是一个7岁的孩子能干什么呢?司马懿病逝于公元251年,这一年司马师43岁,司马昭40岁。这两人的年龄都到了不惑之年,早已经掌权多年,因此司马师继承司马懿的权利顺理成章。

那么诸葛瞻年龄为什么会这么小呢?他最后像诸葛亮一样掌握大权了吗?诸葛亮早年一直无子,诸葛瞻出生那年诸葛亮已经46岁了。在这之前诸葛亮有一个养子诸葛乔,是兄长诸葛瑾的次子。诸葛瞻出生的第二年诸葛乔就早亡了,时年二十五岁。因此,在这之后诸葛亮仅有这一个老来之子,可谓是掌中宝。

诸葛瞻有其父诸葛亮之风,但是诸葛瞻毕竟不是诸葛亮。诸葛亮二十七岁时已经能够纵论天下,成为刘备的心腹了,而诸葛瞻二十七岁时才是个侍中。

诸葛瞻真正掌权是在34岁那一年,公元261年,诸葛瞻官拜卫国将军,与辅国大将军董厥共同执掌尚书台政务。而诸葛瞻早就掌握了尚书台事务,公元260年已经官居尚书仆射,是尚书台的实际负责人。因此,两人在职位上诸葛瞻权利要大一些。

此时的诸葛瞻面临一项棘手的问题,黄皓在内专权,许多官员都党附了他。而姜维多次出兵陇西无所斩获,损兵折将,虚耗国库。因此,诸葛瞻既不喜欢黄皓,也不喜欢姜维。最后为了罢掉姜维的兵权,诸葛瞻选择了暂时和黄皓联合,上表刘禅表姜维为荆州牧,让姜维放弃兵权,回成都担任文官。

姜维没有接受命令,反而和黄皓的关系极具白热化。姜维上表刘禅处斩黄皓,认为黄皓祸乱朝纲。最后刘禅和稀泥,没有处斩黄皓,也没有把姜维调回来。姜维被留在沓中种麦,自给自足。

正是这样的结果导致了汉中兵力空虚,后来司马昭制定灭蜀计划,魏国一路畅通的攻下汉中,兵临剑门关。

后来,邓艾奇袭阴平,诸葛瞻率领留守部队前去堵截。诸葛瞻没有听从黄崇的建议,迅速占领险要地区,据险防守。而是徘徊不前,后来干脆从重镇涪县撤退到绵竹。绵竹是益州的前治所,当年因为火灾而废弃,根本不值得防守。诸葛瞻意气用事,选择在绵竹城外列阵,和邓艾决一死战。

其实这时诸葛瞻最好的策略是要么往前推进占据江油和涪县进行阶段防守,要么退守雒县,这些地方都是易守难攻的重镇。尤其是雒县,当年庞统就是死于雒县的攻城战中。

而诸葛瞻却把军事指挥简单化,一战定输赢。因此,作为诸葛亮的儿子,他这一点很不合格。后来,绵竹防守失败,诸葛瞻当场被斩杀。

最后正面回答问题,在诸葛亮死后,年仅7岁的诸葛瞻作为诸葛亮的亲儿子,世袭了诸葛亮武乡侯的爵位。经过27年的官场奋斗才终于掌握大权,官居卫将军,主持尚书台事务。但是此时的蜀汉已经病入膏肓,内有黄皓专政,外有姜维连年用兵。蜀汉已经兵疲民饥,朝纲败坏。因此,一个小小的诸葛瞻是拯救不了蜀汉灭亡命运的。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