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自清是中国近代最著名的散文家之一,而他最有代表性的作品当属那篇脍炙人口的《背影》。几乎从发表之后起,它就成为了中小学语文课中必读之作。朱自清的父亲朱鸿钧,也由此为后人所知,所有人都不会忘记,散文中那位老人的形象:
他望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
平实的语言,已经描述了令人难以忘怀的慈父,然而事实的真相却相当残忍。朱鸿钧,字小坡,本姓余,因为年幼时过继到朱家,这才改姓。他本生活在江苏连云港东海县,并娶了周绮桐为妻,还在1898年生下了朱自清。后来,朱鸿钧在扬州担任一些小官,便在1903年带着妻儿举家迁至扬州。
朱鸿钧虽然没有大学问,也没有当大官,但他还是混得不错的,担任了徐州榷运局长。这是一个肥差,管理烟酒专卖。钱多起来之后,他的花花肠子也就多了,随即娶了一房姨太太。正室周绮桐还没有太大意见,老家原来的姨太太潘氏却不甘心失宠,跑去大吵大闹。
其实,当时人娶姨太太并不是什么问题。可是,无法摆平,让事态扩大,便丢了当地衙门的脸面。更何况,朱鸿钧的肥差令人眼红,所以他就被免了职。此时是1917年,也就是这一年冬天,朱鸿钧的母亲即朱自清的祖母去世,这在《背影》中也有所提及:
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正是祸不单行的日子。
此时,朱自清刚刚进入北大哲学系读了一年,就回来奔丧。散文《背影》也就是在这个背景之下,朱自清回北京读书,朱鸿钧送至火车站。然而,这篇文章并不是当时写的,而是在八年之后即1925年时写成的,期间父子关系十分紧张,甚至长时间互不交往。
平心而论,朱鸿钧对朱自清的关爱是一直存在的。朱自清是家中长子,在封建社会的观念中承载了光耀门楣的重大责任。朱鸿钧供给儿子上私塾,眼见封建科举制被废除,又将儿子送去新式学堂,这才为朱自清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读书期间,朱自清就与父亲发生矛盾,原因也是看不惯父亲纳妾。但双方矛盾的起点,就是从1917年朱鸿钧丢了肥差之后开始的。虽然朱鸿钧为人聪明,但再也没有能谋到更好的差事,大部分时间赋闲在家,经济拮据,心情也烦躁起来。
朱自清在北大提前毕业之后不久就回到江苏省立第八中学即今天的扬州八中教书。他在此期间,积极参加新文化运动,却让朱鸿钧非常不满。朱鸿钧认为,自己花了大力气培养的儿子,竟然不去大城市发展赚钱,窝在家乡,能有什么出息?
这倒也罢了,朱鸿钧还动用自己的关系,找到当时的中学校长,将朱自清的薪水领走。这种行为持续了好几个月,朱自清当时也与武仲谦,妻子还有孕在身,生活一下子陷入了窘境。日子无法持续,朱自清一气之下,带着小家出走,在其它各地任教。
朱鸿钧觉得,自己一手养大的儿子,理当承担家族的责任,他并没有觉得自己过火。从朱自清的角度考虑,父亲无所事事,还要沾花惹草,根本不顾及他的感受,更不顾及他的拮据。所以,这对父子反目,好几年都没有联系。
直到1925年,朱自清写了这篇《背影》,明显是在怀念父亲,释放善意的信息。当时传唱神州的佳作,并没有第一时间被朱鸿钧看到。三年之后的1928年,朱鸿钧才读到,朱自清的朱物华《朱自清写〈背影〉的背景》中是这样描写的:
我接到了开明书店寄赠的《背影》散文集,我手捧书本,不敢怠慢,一口气奔上二楼父亲卧室,让他老人家先睹为快。父亲已行动不便,挪到窗前,依靠在小椅上,戴上了老花眼镜,一字一句诵读着儿子的文章《背影》,只见他的手不住地颤抖,昏黄的眼珠,好象猛然放射出光彩。
从此之后,父子之间冰释前嫌。朱鸿钧总是以慰问孙子的名义给朱自清写信,朱自清也向父亲寄钱赡养老人。朱鸿钧在了却了心事之后,又生活了十几年,直到1945年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