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崔东凯 张冲
□ 通讯员 罗富升 文/图
密山市民大厦工作人员热心为前来办事的群众服务。
黑龙江省密山市被评为第一批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的消息传来,让这座名不见经传的边境小城沸腾。
优质服务承诺在各个窗口践行,政府的服务效能得以提升,“放管服”正在全面落实,有效化解矛盾让群众放心、安心、舒心,全民尊法、学法、用法在密山大地蔚然成风,大家对法治政府建设有了充分的认可。
在县级市密山,从政府办公大楼到市民大厦政务服务大厅,从公检法司部门到矛盾调处化解中心,从街道社区到乡镇村委会,从法治文化广场到村法治长廊,到处都能感受到一片祥和的新气象,浓厚的法治氛围如沐春风扑面而来。在政府部门的各个办事窗口,处处能享受到宾至如归般的优质服务,工作人员秉持着一切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开展精细、精准、精确服务,让“最多跑一次”成为依法行政的靓丽风景线,老百姓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油然而生。
念好法治“紧箍咒”
在法治政府建设中,密山市念起了法治这个“紧箍咒”,在全民范围内掀起了普法新热潮。法治观念在密山市层层传导,上下贯通,强势推进。
密山市委市政府印发了会前学法工作计划,要求“逢会必学”,每一次市委常委会和政府常务会前学习法律法规作为“必修课”,邀请政府法律顾问、法律专家学者和经验丰富的法律实务工作者进行授课,同时选择各部门一把手讲课,自己讲本行业的法,时刻绷紧法治思维这根“弦”。
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将宪法和法律法规的学习列为党校培训课,同时探索建立述职述廉述法的领导干部考核机制,为全民树立标杆。全市两级中心组集体学法,组织部门开展党员干部在线学习,518名科级公务员纳入省干部教育网络学院培训对象,自修法律内容。
开展“关爱青少年,送法进校园”法治宣传活动。由普法讲师团成员深入各校举办讲座,教育引导学生从小养成知法守法的好习惯。有13名检察官受聘为学校法治副校长,推动校园构建良好的法治环境。
招商引资过程中,有些企业有意打法律擦边球,将一些不成熟的“症状”项目报给政府,如果不加以甄别,很容易产生问题。密山市市长高运禄说,以前没少吃“草率的亏”,重大事项合同审查必须敢碰硬。政府组织各有关部门领导和外出招商人员加强对《合同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学习,法律顾问对招商合同严格审查,发现违法违规嫌疑的一律叫停,将不良项目拒之门外。
行政机关“红头文件”坚守底线,不越“红线”。各部门行政规范性文件制发从源头上避免偏差,既维护了政府公信力,又保护了群众的利益。全市行政执法人员认真学习相关法律法规条例,聘请法律专家讲法授课,提升依法行政、文明执法的意识,树立执法人员良好形象。
集中开展送法进军营、进企业、进社区等法律“七进”系列宣传活动,为企业、军人军属、留守妇女、残疾人等群体量身定制法治宣传内容,让他们熟悉和自己有关的法律法规,能够依法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积极打造为民法律服务新阵地,以“弘扬宪法精神、建设法治密山”为目标,在市西广场建成占地2500平方米的法治文化广场,注入立法、执法、司法等法治文化元素,现已被确定为黑龙江省普法教育暨法治文化建设示范点。今年,密山还克服疫情影响筹集资金打造白鱼湾镇湖沿村法治文化长廊,在乡村培育法治宣传基地,城乡呼应形成特色,法治“紧箍咒”效应辐射到每一个角落、每一个人。
政务服务星级标准
总面积6745平方米,26个单位和部门入驻,提供各类审批、便民服务事项853项,实现了“一门、一窗、一网、一次办理”精细化服务模式。 密山市政务服务中心又称市民大厦,这个2018年写进市政府工作报告的承诺,于当年11月兑现。
一楼政务自助服务区,为市民提供24小时自助服务,行政审批业务可在自助服务机上“一机”办理;二楼和三楼为市场监管、交通、民政、人社、卫健、林草、企业服务、工程建设审批等业务窗口,还有专设窗口全程为招商引资企业领办、代办;四楼为农民工设立“农民返乡创业园”,有27家特色农业、电子商务、文化旅游、特色养殖、科技转化等农民创办的企业入驻;五楼为办公区和联审会议室。
“平心而论,现在的服务是真好。”在二楼卫健委服务窗口,69岁的张慧东老人告诉记者,以前他要想办点事都找不准“衙门口”,现如今有什么需要直接就到市民大厦,办事方便,“我今天办的《老年证》,马上就能取证。”
杨木乡兴鹏型煤公司的法人代表刘子木也有同样的感受,到市场监管局窗口办理废业手续,从受理到办结只用了15分钟。
政务服务中心主任吕忠信告诉记者,他利用近两年的时间走访浙江、河北、上海等13个地方的市民大厦进行调研,做足了前期准备。
“这星级标准的市民大厦是政府‘变’出来的。”密山市市长高运禄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市民大厦的开发商是多年前招商引资来的外地企业,最初是给市里的委办局建办公楼,2013年中央严禁政府新建楼堂馆所。令行禁止,面对即将竣工的大楼,政府不敢违规接收,企业也面临资金困难。为此,市里决定依法依规来解决问题:由开发商核算楼面成本,以合理价格出售给政府,政府分期结清购房款。这样,既保证了不违反中央规定,又保障了企业的利益,维护了良好的营商环境。通过求“变”,实现了多赢互利,大家都夸政府“变”得好。
多元化解调出和谐
为提高社会治理能力和水平,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密山市委政法委牵头成立了多元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将人民调解、法律援助和诉调对接资源重组,提供一站式多元化调解服务。
调处中心使用面积700平方米,有办公室、接待大厅、综合性会议室、速裁法庭和调解室,设施设备齐全。设立行业接待窗口和综合性接待窗口,引进住建、民政、人社、信访、农业农村、司法、法院等单位集中办公。
调处中心主任宋俊介绍,“我们围绕群众需求,优化调整资源,打造‘多元调解+速裁’工作模式,力争实现多元解纷载体升级。完善了‘预约式’‘菜单式’服务,导入商事、律师等调解组织,形成了实体化诉调对接中心,将矛盾纠纷化解在诉前,避免了上访事件的发生。”
矛盾调处化解中心依托法院系统的民事调解平台,整合行政调解、行业调解、人民调解、司法鉴定、司法援助、司法裁判等多方资源,采取线上线下“两条腿走路”的化解方式,通过受理、调解、司法确认等流程有效化解群众纠纷,实现社会矛盾化解的多方联动、资源共享和一站式服务。
按照“一体化运作、实体化运行、信息化融合、网格化管理”的模式,横向实现法院诉调中心、信访接待中心、法律服务中心的衔接,纵向实现与乡村两级调处工作站及街区的融合贯通。
据介绍,调处中心受理案件集中体现在物业服务费纠纷、土地承包费纠纷和房屋装修费用纠纷等方面。宋俊说,这些矛盾纠纷看似不起眼,都是民间的小矛盾,但就是这些鸡毛蒜皮的琐事,让当事人东奔西跑不知道找哪说理,久而久之就会形成不和谐因素,影响到社会的安定团结。
成立调处中心后,群众找到专业人员,通过一站式服务,化解了积压很长时间的纠纷,促进了社会和谐。当事人赵明说,“通过调处化解,解决了我的闹心事,现在心情好了,气也顺了,感到生活都充满了阳光”。
记者手记
密山市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深刻认识加强基层法治建设的重要意义,不断夯实依法治市工作的基础,千方百计为一方百姓谋福祉,奋力开创依法治市新局面。市领导认识到,人民满意的法治政府,才是属于人民的政府,必须不断夯实法治建设社会基础,以保障人民权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为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提供坚强的法治保障。
与全国大中城市和同省兄弟市县相比,密山市并没有突出的优势,基础较为薄弱。用市委书记张雷的话说,“全面摸排,密山的家底真的不厚。针对诸多不足和短板,创建目标调整为‘以创建为契机,加快促进法治政府建设的提档升级。’因为我们知道,密山拥有的资本,就是领导干部对法治建设事业的热爱,我们的‘法宝’就是服务。”
创建的路上,密山一直以冲刺的速度在奔跑,市政府以最短的时间、最快的速度建成黑龙江省内第一家县级行政执法公示平台,所有行政执法单位人员配齐执法记录仪和专用服务器,公正、公开、公平的执法环境逐步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