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哲学的思维方式 中国哲学思维模式

2020-07-21知识11

中国哲学思维方式的特长与缺失是什么?我们根本就没有对立与统一。(后人不要强加在中国哲学上,学术就是学术。更没有什么唯心唯物,我就不知道对科学与文明有什么作用,。中国传统哲学思维方式是哪五个方面 分析不是张岱年在《中国思维偏向》中指出的中国传统思维特征.张岱年(1909-2004年),曾用名宇同,别名季同,河北献县人。中国现代哲学家、哲学史家。张岱年于1933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任教于清华大学哲学系,后任私立中国大学讲师、副教授,清华大学副教授、教授。1952年后,任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清华大学思想文化所所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兼职研究员,1980年后任中国哲学史学会会长、名誉会长。哲学的思维方式 哲学分两类:先天和后天,先天就是说天生就对哲学有一种奇怪的共鸣,随随便便说的话都有一丝哲理,对任何事物看的都比较透彻;后天,也许就是你说的,想学哲学但不知道思维方式是什么,一般后天也不是不学不会,只是有点麻烦,毕竟这种东西也不好说…也没法形容…有人说:哲理就是把简单的事物复杂化,让人有一种似懂非懂的感觉…什么是哲学的思维方式 哲学的思考方式其实就是理性思考的方式。生活到处都是哲学,只要你在思考,你的思考必定是哲学的,不过哲学的类别不一样,而你自己不知道你属于哪个哲学系统而已。。中国传统哲学思维方式是哪五个方面?中国传统的思维模式,最有特色的是整体思维、直观思维、类比思维、辨证思维。一、整体思维 所谓整体思维,是指把天地、人、社会看做密切贯通的整体,认为天地人我,人身人心都处在一个整体系统中,各系统要素之间存在着互相依存的联系。古人在这方面有许多典型的言论,例如儒家的孟子说:“夫君子所过者化,所存者神,上下与天地同流,岂曰小补之哉?(《孟子·尽心上》)道家的庄子说:“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庄子·齐物论》)我们把“上下与天地同流”跟“万物与我为一”联系起来看子可以知道无论是先秦的儒家还是道家,都是把人与天地万物看做是一个整体系统的。由此我们可以明白先秦典籍中大量出现的“一”的含义。例如《易·系辞传下》说:“天下之物,贞乎一者也。老子说“圣人抱一以为天下式”从根本上看,“一”都是讲整体、系统及其贯通的。华夏民族在《易经》时代形成了由“天—地—人”组成和谐整体的宇宙观念。《易经》以阳爻和阴爻构成的六十四卦,象征天地万物及其变化,表明天地和同,万物化生,人与天地分而相合。在整体思维上,汉代使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得以完善,对阴阳的对立统一关系,阴阳相互调节维持。

#思维模式#哲学#中国哲学史#哲学研究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