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预防呼吸道传染病,我们有办法!

2020-10-20新闻8

原标题:预防呼吸道传染病,我们有办法!

什么是呼吸道传染病?

呼吸道传染病,是通过飞沫或空气直接传播、也可通过接触被鼻咽分泌物污染的物品间接进行传播的传染病的统称。一年四季均可流行,冬春季为发病高峰,学校、工厂等人群聚集的地方容易引起暴发和流行。

呼吸道传染病有哪些?

01

新冠病毒肺炎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是由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源主要是新冠肺炎病人,无症状感染者也可能成为传染源,其潜伏期一般为1~14天,多为3~7天。临床表现以发热、干咳、乏力等为主,少数伴有鼻塞、流涕、腹泻等上呼吸道和消化道症状。从目前收治的病例情况看,多数患者预后良好,少数患者病情危重。

02

水痘

水痘和带状疱疹是由同一种病毒、即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所引起的、临床表现不同的两种疾病。水痘为原发性感染,多见于儿童,临床特征是同时出现的全身性丘疹、水疱及结痂。带状疱疹是潜伏于感觉神经节的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再激活后发生的皮肤感染,以身体一侧周围神经出现带状分布的、成簇出现的疱疹为特征,多见于成人。

水痘潜伏期一般为12-21天,平均14天,发病前可能出现发热、咽痛、全身不适等现象,经过1-2天,皮肤上出现皮疹,也可直接出皮疹。皮疹呈向心性分布,躯干最多,其次为头、面部,四肢远端较少。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病毒存在于病人的上呼吸道和疱疹液中,发病前1-2天至皮疹完全结痂时均有传染性。人群普遍易感,接触后90%发病,病后可获持久免疫,二次感染发病者极少见,但以后可发生带状疱疹。

03

流腮

流行性腮腺炎(简称流腮),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发生在儿童和青少年,尤以5-15岁患者较为多见。

本病潜伏期约14-21天,平均18天。感染后,大多无前驱症状,部分患者可有发热、头痛、食欲不振等症状,随后出现一侧或两侧腮腺同时或先后肿大,以耳垂为中心,向前、向下发展,张口及咀嚼时疼痛明显,进食酸性食物胀痛加剧。部分患儿可并发脑膜炎、脑膜脑炎。

患者在腮腺肿大前7天至肿大后9天都具有传染性。轻型症状或无症状的隐性感染者也具有传染性。

04

麻疹/风疹

风疹和麻疹是均以出疹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上以前驱期短、低热、皮疹和耳后、枕部淋巴结肿大为特征。从临床表现来看,麻疹、风疹与过敏性出疹、荨麻疹等其他出疹类疾病易混淆。一般而言,大部分麻疹、风疹的病情较轻,少数病人可出现肺炎等并发症。

病人是主要传染源。麻疹和风疹的传染性很强,易感者接触患者后90%以上发病,病后可获持久免疫力。

05

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的特点,主要通过空气中的飞沫、人与人之间的接触或与被污染物品的接触传播,潜伏期一般为1~7天,多数为2~4天。患者常有急起高热、全身疼痛、显著乏力和轻度呼吸道症状,严重者可导致呼吸衰竭甚至死亡。秋冬季节是高发期,该病由流感病毒引起,可分为甲(A)、乙(B)、丙(C)三型,甲型病毒经常发生抗原变异,传染性大,传播迅速,极易发生大范围流行。

06

肺结核

肺结核病是一种叫结核分枝杆菌的细菌引起的、经呼吸道传播的慢性传染病,主要通过病人咳嗽、打喷嚏或大声说话时喷出的飞沫传播给他人。连续咳嗽、咳痰两周以上或痰中带血丝,应怀疑得了肺结核病,可到崇州市人民医院和崇州市中医院结核门诊就诊;其它常见的症状还有低烧、夜间盗汗、疲乏无力、体重减轻等。不随地吐痰,咳嗽、打喷嚏时掩口鼻,戴口罩可以减少肺结核的传播。

怎样预防呼吸道传染病?

最经济、最有效的预防手段——疫苗!

健 康 提 示

1、均衡饮食、适量运动、休息充足,提高机体免疫能力;

2、 勤洗手,加强开窗通风,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及环境卫生;

3、 打喷嚏或咳嗽时应用纸巾或手帕掩住口鼻,妥善处理口鼻分泌物,及时使用肥皂或洗手液并用流动水洗手;

4、 在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尽量避免前往人多拥挤、空气状况欠佳的场所,如若必须去,应佩戴口罩,回家及时洗手;

5、 如出现疑似症状,在家或者外出应佩戴口罩,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就医,不要带病上班或上学,以免传染给其他人,造成疾病传播;

6、 发现身边有人出现呼吸道传染病的类似症状,避免与其近距离接触并嘱其就医。

来源:崇州疾控

审核:袁文

编辑:马丽 郭佳

我们尊重原创,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版权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删除。

#呼吸疾病#传染病#新冠肺炎_健康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