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浅析宋朝初期的“文武之策”

2020-10-20新闻10

古代中国在绵延数千年的漫长历史中,产生过无数帝国与王朝,这些王朝不仅是古代人类社会意识的觉醒,更作为人类文明深厚奠基的单元存在,正因为有了这些大一统的王朝,中国“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历史地位才得以更好更长久的延续。这些古典王朝不仅是古代先民们智慧的发明,更是让社会与中华文明延续的伟大智慧结晶。

不过在古代中国数千年的历史中,不仅有这些大统一王朝的存在,更是有战乱与纷争昼夜不停的乱世存在,无论是从史实角度还是从哲学角度上来说,“分裂”与“统一”本来就是不可分割、相辅相成的两个个体。正因为如此,先民们才可以从中收集治理国家的经验,才可以让人类社会更好地延续下去。

如何才嫩维系王朝的统治——这是历朝历代统治者们都将面临的一个大问题。统治绝非一朝一夕可以奠定的,也绝非一招一式就能够巩固的,无论对于什么时期、什么朝代的统治者来说,这都是一道不可或缺的必考题。作为统治阶级,作为封建社会权力的核心,皇帝所面临的矛盾与挑战绝非单方面的。历朝历代的亡国君,不是受到外敌侵扰、就是受到内部叛乱的干涉,如果权衡不了这几股势力之间的矛盾与利害关系,皇权统治的动摇也就是时间问题了。

对于宋朝来说,如何维系统治这一问题就显得更为重要了。我们都知道,唐宋之间相隔一代混乱的五代十国,虽说后来的宋朝达成了统一,但赵匡胤也是从乱世之中起兵,从一介参与纷争的军阀发家,最终收拢了权力、才达成了统一。历经割据与乱世的赵匡胤对维系皇权统治这一问题极为敏感,也是绝不容许普天之下有第二股能与皇权匹敌的势力存在的。

这就形成了后世人们普遍拥有的宋朝“重文轻武”的固定印象,人们普遍认为宋太祖赵匡胤为了防止将军军权过大、后来带领地方反过来威胁中央,所以在宋初严格实行一系列“重文轻武”的制度,也就是抬高文官地位、抑制武将权利,以达到军权的高度保有、从而使中央不受到地方兵力威胁。

可以宋太祖的这一系列主张当真如此吗?当真是宋太祖只重文不重武,所以宋朝的武将就孱弱无力吗?历朝历代文官夺权的例子也不是没有,赵匡胤难道就不防备身边的文官了吗?北宋初期,宋太祖到底用了什么制度、何种政策来平衡皇权、军权与相权之间的矛盾与关联?

简析宋朝官制——权力被碎片化分割

既然要谈及宋太祖如何确立了国家机器,那么一定要了解宋朝上下的官制。

我们常说宋朝沿袭唐代旧制,但是原唐代的“三省六部”到了宋朝之后还是有所更改,在宋朝,赵匡胤将原先的三省六部制改为了“二府三司”制度。我们在学习历史的时候也都知道,宋太祖所实施的二府三司制度,就是为了削弱相权、加强皇权的典型。

宋朝将唐朝原先的中书省和门下省合并为一体,称中书门下,包括政事堂与东府,这二者并为“二府”之一。不过这样的制度从表面上看,像是将原本职能不同的中书省、门下省合而为一了,但实际上,宋朝的中书门下意在将相权一分为三。这就不得不谈到二府中的另一府了——枢密院。

宋朝的中央政治制度,其实是将军政二者相互分开了。正所谓中书门下是文官负责的机构,而枢密院则是武官负责的机构。宋朝时,朝廷最高的行政权正是交由这两个机构共同执行,而中书门下与枢密院之间互相垂直,两者之间负责的领域没有任何交叉,也无法互相干涉。中书门下负责辅佐皇帝行使一些国家政事,处理政务,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行政。而枢密院则大体负责管辖朝廷所有的军事事务,包括养兵用兵调兵,也都是枢密院所管辖的范围之内。

所以总的来说,宋朝为了巩固统治,所采取的手段并不是简单的“重文轻武”。但从名义上进行解释,哪怕只是单纯地倾向于文官,也会重蹈历朝历代文官权力过大、最后甚至能与皇帝相抗衡的覆辙。而宋太祖赵匡胤显然是知道这一点的,况且就算是害怕地方群雄并起割据中央,对自己手里的将领大行削弱,也会导致最后不敌外患、朝廷全面崩盘。

想要权衡里外各种矛盾,显然不采用最合适的方式是做不到的。所以除了我们在表象上所见到的“重文轻武”之外,赵匡胤还采用了许多的权衡之计,来稳妥地处理各方面矛盾,让国家机器的各个单元都良好地运行。这些权衡之计最大的特点就是,将权力最大化地分割。

“以文抑武”,将军权稳操在手

虽说在宋太祖看来,宋朝想要在纷争的乱世避免短命的命运,一定要稳固和巩固统治,而对于稳固的统治来说,无论文臣还是武将,将他们的权力进行分割是必不可缺的重要环节。但是既不能太权重武将,又不能太过于重视文臣,不然哪一边的势力起来了,在日后对朝廷肯定是只有弊且无利。但是撇去“重文轻武”不谈,赵匡胤所想到的就是以文抑武,从而让两者之间的势力得到调和。

虽说在北宋初期,赵匡胤订立了“不杀士”的规矩,但是这一句话也不能表明北宋的文臣真正获得了免死金牌,该做的事情还是要做,该聪明的时候还是得聪明。到了宋朝中期的时候,“以文抑武”的倾向则更为鲜明了,在宋朝中期时,更是有统治者利用文官来领兵,这样就可以让地方军队失去原有的反叛倾向,变得更加听从皇帝号令。

但是这些方法归根结底还是来源于宋朝初期“稳操军权”的思想,宋朝后来的统治者也基本都是为了将军权稳握而进行努力。既然统领军队少不了将领的存在,但是有了将领又不能很好地保证皇帝可以稳稳地握住军权,要知道失去了军队,国家机器就失去了保障,宋朝该怎么办?

宋朝还是使用了不少方式来抑制地方军队的不稳定因素发展,但是同时又不妨碍军队实力增长的。其中比较著名的就是“兵无常将,将无常师”,从字面意思上理解就是,宋朝的军队编制经常进行人事调动。

即便枢密院负责了所有的军事要务,但是复杂的制度体系之下,国家能用的将领与军队也不是小数目。这和调用其他地方的官员,以避免官吏与地方互相进行官商勾结的原理是一样的,北宋经常隔一个月或者两个月就调走军队原来的将领、再将新的将领调进军队。而负责发放军饷的又由另一批人负责,再一提到军队的士兵们只认谁发饷谁就是老大的秉性,过于频繁的人事调动就不会给地方军队以威胁中央的机会,

而北宋也深谙使用年轻将领的好处,年轻将领不像一些老将难以操控,相对来说年龄较小、资历较浅,也会更听朝廷的命令一些。这样以来,加上频繁的人事变动,北宋初期的地方军队就压根没有什么机会积蓄着对朝廷造反了。

“分工明确”,宰相权力“谨小慎微”

前面说到宋朝的官制,其特点就在于过于明细化和碎片化的分工,这一点不仅体现在武官集团,在不安定因素更大的文官集团也是如此。众所周知文官集团“近水楼台先得月”,对皇权的威胁也更容易搬上台面。所以北宋初期开始,赵匡胤就改革旧唐制,让宰相的分工一再细分。

在旧时唐朝的官制里,宰相的权力是怎么样的?相信那个时候的宋太祖也十分深入地考虑了这个问题,如果想要宰相不影响皇权统治,宰相必定不能管得太多。而如何避免宰相一人管得太多、最后只手遮天?北宋所做的就是将原本“无所不管”的宰相的权力切割为碎片,分发给不同的人。

所以北宋初期的文官集团十分庞大,这也给人们造成了北宋“重文轻武”的印象。但事实并非如此,在曾经的唐朝,宰相一个人就能管理宋朝数十位宰相管理的事务,而宰相权力的高度集中明显是与皇权互相犯冲的,这对建立初期、需要稳固统治的宋朝来说极不可取。

所以宋朝不仅是把军权、行政权、财务权互相分开,就连掌管行政权的宰相也设立了多名,就是为了防止权力的高度集中、最后导致宰相只手遮天。就比如说政事堂中除了设立一名宰相之外,还要设立副宰相——参知政事,表面上看似是与宰相协同办公,提高了政事堂的办事效率,但其实也是为了与宰相互相牵制,达到分裂权力、不威胁皇权的效果。

参考资料:

《宋史》

《中国转向内在》

《文武之间》

《中国历代权力与机构》

《中国古代官阶制度引论》

#辽宋夏金#五代十国#君王皇帝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