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何较瘦
01
那还是东汉汉灵帝刚刚登基没多久,窦太后病故。
按照礼仪,故太后应当与先帝汉桓帝葬在一处。
可窦家素来是宦官们的对头,汉灵帝年纪又小,万事离不了这帮“没把儿”的主。
所以,该以何种礼仪入殡,皇帝与太监发生了矛盾。
太尉李咸,七十多岁了,是个硬骨头,不顾年老体衰,撑着拐棍打算上朝,对夫人说:
“若天子依礼安葬太后,一切好说;若听任宦官胡来,我就先了断余生!”
老夫人吓了一跳,仔细一看,老爷子身上并未藏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八成是唬人吧?
李咸望着老伴,神秘地一笑,拍了拍腰鼓鼓囊囊一物:“我把椒鼓捣好了,都带在身上了(捣椒自随),随时吞服。”
什么椒,如此烈性?
辣椒要等到明代才传入中国,“辣椒说”不靠谱。
那么就只剩下胡椒和花椒了。
胡椒倒是后汉时由西域零星传入中国,可直到唐,都被当做香料,是奢侈品,拿来杀人,而且还是胡乱抓一把塞嘴里?简直暴殄天物。
所以,李咸兜里揣的,一定是花椒。
如果继续考据,一定还会注意到,《汉书》针对汉平帝的死因,提出过阴谋论——说是王莽某日向皇帝进献了一杯以椒酒为基酒的“鸡尾酒”,又在里面加入某种毒药,完成了史上第一次毒酒弑君的操作。
汉平帝在汉灵帝之前160余年,若王莽鸡尾酒弑君是真事,只能说明随着科技昌明,人们发现配制“花椒鸡尾酒”过于繁琐。
一个偶然,发现花椒本身也可以用来杀人,索性连故作姿态都省了,赤裸裸直接塞嘴里,真个是嘴麻心塞。
02
公元577年(北周建德七年)十月某日黄昏,阴雨。
21岁的北齐后主高纬,瘫坐在雨中。
“谋反、赐死…”
这是一个亡国之君必然的下场,只是来得有些突然。
高纬想起若干年前被他诬杀的高长恭,不禁吼道:
“兰陵王若在…”
没有假如了!
几个武士一拥而上,不用刀,不用绳索,直接掏过一大把花椒,高纬等人,顷刻之间就被堵上了嘴。
哇,这是什么味儿,刺鼻、呛喉,一炷香不到,高纬觉得整个嘴已经麻木。
那顺着零星唾液咽下的汁水,很快侵染了咽喉…
唔,吞咽好像也没感觉了。
未几,感觉呼吸开始急促,出的气比进的气多、猛,整个口腔好似火烧。
呵,原来,这就是死亡,老子原以为多么可怕!
“天子恩典,念汝是前朝之君,免斩首、绞杀等酷烈痛楚之刑,谢恩吧!”
“我谢你姥姥…”
高纬感觉就像是从灵魂深处吐出几个字,接着,便晕死过去。
“…周武诬后主及延宗等,云遥应穆提婆反,使并赐死…皆以椒塞口而死。”
这段记录在《北史》中。
杀俘,尤其是处死敌对国的头目,在南北朝时代,不算是战胜国的污点。
但杀戮之法有若干种。
一代枭雄宇文邕为何不光明正大地磨刀霍霍或者抛出丈二白绫,单选这样一种诡异的杀法——塞花椒?
03
两个案例,齐齐指向花椒是杀人凶器。
花椒表示:我就是一调味的玩意,这锅凭啥让我背?
不好意思,案例暂可不提,咱来点理论研究。
假托神农氏所著的《神农本草经》记载说,花椒乃中国土生土长的作物,主要有两大产地,陕西、甘肃一带称秦椒;四川、重庆一带生长的为蜀椒(或巴椒)。
“…五月开花,九月结果,果实大如赤豆…果皮紫红色而皱,熟则开裂…”
这里透露了一点:判断花椒果实是否成熟,关键看是否有开口。裂开口子的花椒,才能食用。
如果花椒不开口呢?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上写得清楚:
“(蜀椒)椒红(就是说果实)大热,多食令人乏气喘促…口闭者杀人。”
后又有一帮医生,通过充分的临床试验,纷纷留言:
“蜀椒闭口者有毒,戟人咽,气便欲绝,又令人吐白沫。”
显而易见,闭口椒者,杀人凶器也。
破案了!
至少从东汉李咸那个时代开始,国人就参透了这道“闭口椒”技法,或杀人,或自杀,杀法文雅、死相温柔(相比断头、绞杀,吞服花椒以至闭气喘息、咽喉肿痛,真算是慈悲为怀了)。
嗯嗯,值得推广。
04
行文至此,不寒而栗。
想起在菜场买花椒时,总会有一些没有开口的顽固分子混迹于“花椒联盟”中。
岂不是早已种下祸根?
且慢,这里面自然要涉及一个剂量问题。
在宇文邕“椒塞”高纬之口前八十年,南方的齐国,国君萧鸾担心前朝子孙响应叛党乱中取胜,打算搞一场大屠杀,特意安排太医院熬夜狂煮花椒200升。
同时准备数十具棺材待命。
幸得叛党中有萧氏宗族,良心未泯,效仿古希腊马拉松之役,一路狂奔入建康城伸冤,才在“椒口”之下抢下七十余条人命。
重点不在这一场惊心动魄的“以时间换空间”,而在于那200升花椒——看得出,萧鸾是一个资历深厚的“花椒杀人小能手”。
按八十人计算,一人吞服(塞口)闭口椒的数量差不多要2.5升,换算成现在的计量单位,1升相当1.5斤,人均吃椒量约为3.75斤,方能死翘翘。
汉代宫廷装修事务中,还专门让人把花椒做成涂料,抹在长乐宫妃嫔居所的墙上,发挥花椒性温的特点,名曰:椒兰殿。
一则保暖;二则会意,花椒多子,勉励女眷多多生育嘛;三则提升空气中香氛因子活跃度,恰如“忘情水”“印度神油”,调动男女主角的荷尔蒙…(此处省略文字若干)
说了这么多,既然闭口椒可做毒药,那按照相生相克的理论,定就有解救之法咯?
很简单,解铃还须系铃人,川人最擅长。
在厨房中拿出常用的豆豉,逼出沉底的原汁,猛喝几口即可。
若没有此物,那就直接就着水龙头灌凉水。
06
其实从南北朝中后期,关于服用闭口椒杀人或自杀的记载已经很少了。
高纬之死,大概就是花椒褪去恐怖面具之前的绝唱。
有人从史书上挖出北魏孝文帝的“黑历史”,说他赐死出轨的冯皇后,杀法恶劣,想灌毒药,怎奈皇后死活不肯就范,只得强行塞入花椒,“含椒而尽”,一口闷,万事休。
这都是艺术夸张的手法,大概率是升级了王莽当年的“鸡尾酒手法”——闭口椒在“鸡尾酒”里浸泡过七七四十九日,开袋即食,百发百中。
话又说回来,以上这些“椒麻了”(重庆话:焦麻了,意为担心、着急)的杀人手段,也只是人在穷极无聊的情况下才琢磨出来的玩法。
寻常百姓,哪有闲功夫搞科研?
在民间,自魏晋开始,花椒被普遍用作调味品,甚至是顶着“从犯”名声的蜀椒,也因为“大热”的特性,在蒸煮鸡、猪、鱼等硬菜的时候,被认定可以“去腥、散寒、祛湿”。
到唐代,陆羽煮茶,会加入各种香料,其中,花椒必不可少。
宋元之际,牛羊肉盛行,花椒的妙处更不待言。
明清时节,川菜、湘菜成型,到了不可一日无花椒的地步。
“闭口椒”杀人?
只是茶余饭后的谈资而已,若太认真,你就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