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情绪即将大爆发,怎么办?

2020-10-20新闻11

棕 妈

亲子

教育

观点

“丢了一颗钉子,坏了一只蹄铁,折了一匹战马,伤了一位骑士,输了一场战斗,亡了一个帝国。”

这是发生在15世纪英国的一个真实历史事件。

我们可以把它理解为细节决定成败,也可以看做是连锁反应,蝴蝶效应。

某个微小的事件,如果处理不当,就可能造成不可避免的损失,或是发生不可逆转的灾难。

同样,情绪也是如此。

当我们有负面情绪时,通常会有两种极端的错误做法。

第一种:情绪传递。

比如说,某天有个人被老板臭骂了一顿,于是憋着一肚子气下班。

公交车上,对着按照惯例叮嘱他“刷卡”的司机师傅一顿怒吼;

回到家,冲着正在看电视的孩子大声质问:“作业写了吗?给我好好学,别整天一副没出息的样子!”

孩子妈妈在一旁看不下去,说了几句,于是怒火又朝她烧了过去......

就这样,坏情绪就像一根链条,不断传递下去,链条上的每个人,都难逃一劫。

这就是心理学上著名的“踢猫效应”。

人受到环境的影响,会产生负向情绪,如果没能妥善地处理,负向情绪就会像一根链条一样向下传递。而人性中趋利避害的意识,会让我们选择比自己更弱小的人或是小动物来发泄情绪。

一般来说,当外部给我们一个刺激,我们会做出相应的反应。通常我们是把刺激和反应连在一起的,这叫做“猝不及防的反应”。

自己都没反应过来,情绪就发泄出去了。

正向的事情我们做不做反应,都没有关系。但一旦发生负向的事情,就需要把刺激和反应拉开,否则,很容易形成“踢猫效应”。

负情绪链条,一环扣一环,制造着破坏,最容易“躺枪”的,则是我们最亲密的人。

假如我们有了负向情绪,应该怎么做呢?

不要把不属于家人之间的情绪带回家庭。

回家之前,可以通过一些动作来给自己做心理暗示。比如说拍一拍身体,把一天在工作中的不痛快都拍掉,不带进家门;或者做深呼吸,把所有的烦恼都呼出去,不留在体内。

当我们养成了觉察意识,就可以有效地控制负向情绪的传递。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费斯汀格,提出过“费斯汀格法则”。

生活的10%,是由发生在人们身上的事情组成。而另外的90%,则是由人们对所发生的事情如何反应决定的。

所以说,如何处理负向情绪,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左右我们的生活质量和亲密关系的质量。

第二种:生憋。

我们知道随意发脾气会让孩子受到伤害,所以有时候会选择有脾气忍着不发,但其实,“生憋”同样会导致严重的后果。

当我们“生憋”时,所表现出来的温和是装的,只是表面不发作而已,心早已是波涛汹涌,暴风骤雨。

别小看孩子,他们是很敏锐的,“出厂设置”都自带X光全套设备,时时关注着跟他有着亲密关系人的情绪状态,可以分分钟完成对我们内心和情绪的透视,然后再展开“打假”行动。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明明看上去没有发脾气,努力保持着“温和”,但孩子仍然跟我们对抗的原因。

关注“生憋”的过程会发现,负向情绪有一个堆积的过程,像病毒一样不停裂变,当聚合到一定量级的时候,在一个完全预测不了的点位上“砰”地一下,就炸了。

所以,憋也是白憋,早晚会爆发。而且,憋的越久,脾气越大,火力更猛,破坏力更强。

那么,“生憋”的破坏力都有哪些呢?

第一,吓坏孩子。

想象一下画面:一大一小,表面上看风平浪静,实则暗流涌动,尤其是大人。突然,大人再也受不了了,“嚎”一声,原地爆炸。

这一前一后的反差实在是太大了,就像是犯了病,还是那种突然发作的精神病。

第二,亲子关系恶化。

假如类似的情形发生多了,孩子会自行做出一个判断:

“爸爸妈妈对我不好,总是无缘无故发脾气,他们不爱我了。”

长年累月堆积下来,亲子关系很难再“亲”,孩子内心的安全感也被破坏了。

第三,孩子对自己不认同。

孩子会从自己的角度做出判断:“我不好,很差劲,很糟糕,不值得被爸爸妈妈爱。”

从心理学角度看,孩子幼小的时候,长年生活在原生家庭中,很多东西会根植于孩子的内心深处,内化成根深蒂固的信念,进入潜意识。

比如:“我不够好,我不值得被爱”。长大后,这些想法像是一层厚厚的雾霾,遮挡在孩子的心里。

这样的孩子通常缺乏自信,在爱自己和爱别人的路上畏首畏尾,跌跌撞撞,甚至放弃,丧失爱的能力。

第四,孩子习得了父母的行为方式。

受到父母行为方式的影响,孩子也会变得喜怒无常,情绪失控,能量不受自身控制,很容易发脾气。

“习得”,这个词在养育过程中非常重要——通过学习得来。孩子的学习绝不仅仅在早教课、兴趣班以及课堂上。在每个生活场景,孩子都伸展着“触角”捕捉信息,进行学习。

人固然有与生俱来的特点,但是后天的塑造才是关键所在。作为父母,我们给了孩子什么样的示范,孩子就会习得什么样的做法,这就是通常所说的“言传身教”的重要意义。

把脾气发出来,是本能。把脾气收拾好,是本事。

有脾气,不能憋着,那怎么办呢?

可以使用“情绪缓释法”。

“情绪缓释法”就是,在负向情绪还没有堆积裂变的时候,不憋着,不让它长大,看见并说出来,慢慢放掉。

可以分三步来进行:

第一步,做“憋感觉察”。

说真的,觉察自己不容易,这在心理学中是个人成长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觉察到自己的感受,就打开了通往真实自己的大门。

然而,遗憾的是,我们的教育中一直没有引入自我觉察这一课。但好消息是,在对抗“生憋大法”时,有一种感觉可以帮助我们,那就是“憋感”。只要有快憋着火的感觉了,就马上进入第二步,不要犹豫。

第二步,识别并接纳自己的情绪。

情绪不分好坏,不论是愤怒还是悲伤,所有的情绪都是正常的,都是应该被接受的。这一点,我们在本章的“一致性表达:如何正确地表达自己?”中也有分析。

第三步,“憋感释放”,做出一致性表达。

直接尽量平静地说出自己的感受。就像一个脓包,要切开引流,而不是等它长得越来越大,直到破溃。只要说出来了,负向情绪就因为被看见和被处理,而不再具有裂变的能力,至少缓解很多。

在“情绪缓释法”的操作中,有三点需要特别注意,不在意的话。很可能动作变形,雪上加霜。

第一,不能让情绪憋到一定量级了再疏导,而是有负向情绪之初,刚刚觉察到就说出来。不然,我们的语气、神态和肢体语言都不由自主地已经夹带火力,孩子捕捉到了就会选择对抗。

第二,释放“憋感”的时候,要用比喻。直接说道理,很干瘪。太枯燥,孩子不爱听。用孩子可以联想,迅速理解、代入的形式才能事半功倍。

第三,一定不要让最后一句话变成对孩子的威胁。

“我的耐心马上就要消失了,消失了就会生气,你想让妈妈生气吗?”这句话很像“最后通牒”,但是,语气用不好就成了威胁。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说话的态度和语气一定要温和、温和、温和。有时,我也会用比喻表达自己要生气了,比如“妈妈龙要喷火了” “妈妈身体里的大怪物要出来了”,等等。

“情绪缓释法”中的这些注意事项,就是要消除可能带给孩子的威胁感。

孩子如果觉得我们威胁他,无非两个选择,一是反抗,二是就范。如果反抗,又多了鸡飞狗跳、大吼大叫。如果就范,看上去当时是理顺了,但是副作用也要看到,那就是孩子日后在面对冲突的时候,容易选择顺从于强势一方,放弃自己;或者干脆自己成为威胁别人的那个人,这显然是不受欢迎的。

我们的养育,需要建立起长效观念,不能只看当时的效果,不然就是给未来挖坑。

养育,真的是难。但是既然选择了做父母,除了迎难而上,我们还有别的路吗?

处理负向情绪,有三点建议:

1.不要直接发泄情绪。这样会让负情绪链条向下传递,伤害到其他人。

2.不要“生憋”。“生憋”只会让负向情绪逐渐积攒,最后出现井喷式爆发。

3.应对负向情绪,可以使用“情绪缓释法”。这个方法有三步:“憋感觉察”;识别并接纳自己的情绪;完成“憋感释放”。

棕妈:

初中英语老师,10岁男孩妈妈;

读书达人,每年阅读书目200+;

电影狂人,每年贡献票房2000+

(暂时贡献不了了);

心理学感兴趣,小毛头hold得住;

人类灵魂的小裁缝,擅长自黑的不辣妈

#人生哲理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