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咸阳市三原县水利局 泾惠渠的现行状况

2020-07-21知识10

陕西的旅游 截至2011年,陕西现有各类文物点3.58万处、博物馆151座、馆藏各类文物90万件(组),文物点密度之大、数量之多、等级之高,均居全国首位。目前陕西省A级旅游景区总数已达到257家,其中国家5A级旅游景区7家,国家4A级旅游景区70家,国家3A级旅游景区140家,国家2A级旅游景区54家,国家1A级景区2家。陕西可看到古代城阙遗址、宫殿遗址、古寺庙、古陵墓、古建筑等,如长城、秦始皇兵马俑、乾陵、茂陵、阳陵、黄帝陵、法门寺等,西安城墙、西安碑林、西安钟鼓楼、大小雁塔等。在陕西,仅古代帝王陵墓就有72座。陕西各地的博物馆内陈列的西周青铜器、秦代铜车马、汉代石雕、唐代金银器、宋代瓷器及历代碑刻等稀世珍宝,闪烁着耀眼的历史光环,昔日的周秦风采、汉唐雄风从中可窥一斑。在自然景观方面,有位于华阴市的西岳华山、宝鸡眉县的太白山,还有西安周边的临潼骊山华清池、终南山、翠华山,秦晋交界处的黄河壶口瀑布等。国家历史文化名城(6个):西安、延安、韩城、榆林、咸阳、汉中。省级历史文化名城(11个):黄陵、凤翔、乾县、三原、蒲城、华阴、城固、勉县、府谷、神木、佳县。西安景点荣誉简介图片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A级。西安在哪儿 西安简介地理位置:西安市位于黄河流域中部关中盆地,东经107°40′~109°49′和北纬33°39′~34°45′之间。东以零河和灞源山地为界,与华县、渭南市、商州市、洛南县相接;西以太白山地及青化黄土台塬为界,与眉县、太白县接壤;南至北秦岭主脊,与佛坪县、宁陕县、柞水县分界;北至渭河,东北跨渭河,与咸阳市市区和杨凌区、三原、泾阳、兴平、武功等县和扶风县、富平县相邻。行政区划:西安辖境东西204公里,南北116公里;面积9983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1066平方公里。辖新城区、碑林区、莲湖区、雁塔区、未央区、灞桥区、阎良区、临潼区、长安区、蓝田县、高陵县、户县、周至县。气候:西安市平原地区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季风气候,冷暖干湿,四季分明。冬季寒冷、风小、多雾、少雨雪;春季温暖、干燥、多风、气候多变;夏季炎热多雨,伏旱突出,多雷雨大风;秋季凉爽,气温速降,降霖明显。年平均气温13.0~13.4℃,最冷1月份平均气温-0.4~0.9℃,最热7月份平均气温25~26.6℃,年极端最低气温-20.6℃(西安1995年1月11日),年极端最高气温43.4℃(长安1966年6月19日)。年降水量558~750毫米,由北向南递增。7、9月份为两个明显降水高峰。年日照时数1983~。泾惠渠的历史渊源 1922年,著名水利专家李仪祉开始筹划泾惠渠工程,组织测量队勘测渭北地形,并写出《引泾论》、《再引泾论》、《陕西渭北水利工程局引泾第一期报告书》等论著,为泾惠渠工程的实施提供了理论依据。1930年,杨虎城将军主陕时,支持他兴修渭北水利工程的建议,成立渭北水利工程委员会及渭北水利工程处,兴建泾惠渠工程,渠首位于泾阳县张家山泾河上游,坝体为混凝土溢流坝,原设计灌溉面积64万亩。1932年通水,灌溉面积3.3万公顷。1949年后,经过扩建,改善排水系统,进行渠道衬砌,灌溉面积增加到9万公顷。1966年,渠首大坝被冲毁,后在原基础上修建了新坝。现在,灌溉面积达145.3万亩,灌区辖咸阳、西安和渭南三市的泾阳、三原、高陵、临潼、闫良、富平6个县(区),总人口120万人,是陕西省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之一。泾惠渠的管理机构 系协调全灌区事务的最高机构,建国后1951年设置,其委员由咸阳专区副专员、灌区县长或副县长、泾惠渠管理局正副局长组成。不定期召开会议,主要协调灌区各县的受益和负担问题;审查管理局提出的重大工程计划和灌溉排水计划;审查预决算以及规章制度的修订。灌委会成立38年来,共召开会议11次,灌区历次重大改革和建设,皆由灌委会形成决议后实施。60年代以后,各灌溉管理站、斗渠亦相继成立灌委会和斗委会。1982年后,斗委会解体。系泾惠渠灌区专业管理机构。民国23年(1934)春成立,由李仪祉先生组建,属前陕西省建设厅直接领导,初设于县城姚家巷小学(今改中学)东侧,今县委大院西院,初期员工百余人;内设工务、总务两科,下辖张家山(渠道)、社树、刘解、汉堤洞、磨子桥、三原、仁村、高陵8个管理处。初期业务以工程建设为主,32年(1943)后逐渐转入灌溉管理。建国后,管理局机构迅速扩大。1961年,迁三原县东门外今址。1963年,内设6个委、办、科、室,管理处增至10个,全局职工257人。“文化大革命”期间,泾惠渠改称“人民引泾渠”,管理局亦改称“人民引泾管理局”。1965年4月,改由咸阳地区行政公署领导。1973年12月收归省领导。1978年后,恢复泾惠渠管理局名称。1989年,局内科室增至7个,。全中国历史最悠久的城市是?? 西安市西安,2113古称长安;曾用名:大5261兴城,京兆,奉元,西京。是中华4102人民共和国1653陕西省的省会,中国15个副省级城市之一,9大区域中心之一,世界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西安是中国中西部地区重要的科研、高等教育、国防科技工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中国重要的航天工业中心、机械制造中心和纺织工业中心。西安拥有较强的工业基础,是中国西部地区科技实力最强,工业门类最齐全的特大城市之一。截至2005年年末,西安市常住人口已达806.81万人,其中城镇人口500多万。全市人口中,男性为416.82万人,占总人口的51.66%;女性为389.99万人,占总人口的48.34%。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为106.88。一、历史简况西安与雅典、罗马、开罗并称为世界四大古都,从公元前11世纪到公元10世纪左右,先后有13个朝代或政权在西安建都及建立政权,历时1100余年。自公元前约11世纪至公元9世纪末,西安曾长期是古代中国的政治、经济与文化中心,并历来为地方行政机关—州、郡、府、路、省和长安、咸宁两县的治所。在多数朝代,西安属于郡、府级建制—京兆府(郡)辖区,元代改京兆为安西路(后改奉元路),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废奉元路设西安府,。泾惠渠的现行状况 新中国成立后灌区情况简介泾惠渠灌区,位于陕西省八百里秦川腹地,是一个由泾河自流引水的大型灌区,承担着咸阳、西安两市的泾阳、三原、高陵、临潼、闫良五县(区)135万亩农田的灌溉任务。引泾灌溉历史悠久,始于公元前246年的郑国渠,随后经历汉代白渠,宋代丰利渠,元代王御史渠,明代广惠渠、通济渠,清代龙洞渠,距今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1930年我国近代水利专家李仪祉先生主持修建泾惠渠。于1932年6月通水灌溉,引水流量16m/s,设计灌溉面积64万亩。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以后,历经改善扩建,使工程规模不断扩大,灌溉面积由50万亩发展到135万亩,粮食亩产从亩均不足100公斤提高到550公斤以上,社会、经济、生态效益巨大,已成为陕西省重要的粮食基地。泾惠灌区北靠黄土台塬,西、南、东三面有泾河、渭河、石川河环绕,灌区东西长约70km,南北宽约20km,总面积1180km。灌区海拔高度为350—450m,地势平坦,灌区属大陆性半干旱地区,多年平均降水量538mm,年蒸发量1212mm,多年平均气温13.4℃,无霜期232天。灌区总人口118.04 万人,其中农业人口99.1万人,人均耕地面积1.38亩,人均水地1.27亩。现今渠首枢纽工程已经过了三次大改建、加固和扩建。第一次是。三原是什么地方? 我认为三原是三原最好的城市~三原地处关中平原中部,古称池阳,自北魏太武帝真君7年(公元446年)置县,已有1556年历史,因境内有孟侯原、丰原、白鹿原而得名。原内有清峪河、浊峪河、赵氏河三大水系,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修,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地势北高南低,以四十里原坡为界,北部为黄土台原区,南部为泾渭冲积平原区。按水利条件分为大灌区(泾惠灌区)、小灌区(清惠灌区)和原区(前咀子、玉皇阁灌区)。全县总面积576.9平方公里,辖10镇4乡(城关镇、安乐镇、陂西镇、独李镇、大程镇、西阳镇、鲁桥镇、陵前镇、马额镇、新兴镇、高渠乡、渠岸乡、徐木乡、嵯峨乡)336个村,人口39.6万,耕地面积52万亩,县城面积10平方公里。三原区位优势明显,是省会西安的北大门、西南距咸阳、北距铜川均约30余公里。交通比较发达,西铜一级三原县文化积淀深厚、名人辈出,唐卫国公李靖,明吏部尚书王恕、工部尚书温纯,清代“天下第一长联”的作者孙髯,近代的国民党元老、书法大师于右任以及当代书法名家刘自椟、谢德萍等古今名人都出生于三原。三原是省级历史文化名城,文物荟萃,境内有文物景点114处,其中城隍庙、唐高祖李渊陵、唐武宗李炎陵、唐敬宗李湛陵属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城隍。陕西省的介绍,各方面 陕西,简称陕或秦,也称“三秦”,是中国的西北地区的一个省,省会西安市,位于中国内陆的腹地,属于黄河中游和长江上游,地理坐标处于东经105°29′~111°15′,北纬31°42′~39°35′之间。面积约21万平方千米,人口3733万,下辖10个地级市。东邻山西、河南,西连宁夏、甘肃,南抵四川、重庆、湖北,北接内蒙古,居于连接中国东、中部地区和西北、西南的重要枢纽。西周初年,周成王以陕原为界,原西由召公管辖,后人遂称陕原以西为“陕西”。陕西省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在历史上较长时期一直简称为“秦”。陕西,犹如镶嵌在中国西部腹地的一颗明珠,地域南北长、东西窄,南北长约880公里,东西宽约160~490公里。全省纵跨黄河、长江两大流域,是新亚欧大陆桥亚洲段和中国西北、西南、华北、华中之间的门户,周边与山西、河南、湖北、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重庆8个省市接壤,是国内邻接省区数量较多的省份,具有承东启西、连接西部的区位之便。总面积20.58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为3762万人(2008年),汉族人口占总人口的99.4%以上,境内还有回族、满族、蒙古族、苗族、羌族等。陕西境内主要河流有黄河、渭河、汉江、嘉陵江等。北山山脉、南山山脉(即秦岭。西安综合实力分析 西安,古称长安,京兆,是陕西省的省会,世界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西安是中国中西部地区重要的科研、高等教育、国防科技工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中国重要的航天工业中心,。

#陕西西安#陕西经济#陕西旅游#灌溉农业#西安建设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