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咸阳市的汉阳陵出土之后,曾经惊现大量的文物,极大地丰富了我国历史文化宝库。更重要的是,同样出土于汉阳陵中的三个陶俑,其身上还充满了许多难以解释的谜团。至于这些陶俑究竟是什么?又会存在哪些谜团?如果您想知道,就让小编来为您揭秘: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
1990年5月,在陕西省咸阳市机场专用公路修建的过程中,施工队员偶然在地下发现一座古墓。此事立即震惊了当地高层,并迅速从陕西省考古研究抽调经验丰富的考古专家,前去施工现场进行考古勘探发掘。在考古发掘的过程中,考古专家们从地下发现葬坑数个,并从中寻找到大量文物。至1991年,此项发掘成果被评为“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受到了国内外各界的普遍关注。
据考古专家称,汉阳陵是汉景帝刘启及其皇后王氏的合葬陵园,陵寝占地面积约为20平方千米,修建时间长达28年左右。但遗憾的是,汉阳陵因为树大招风,致使千百年来被盗掘数次,大量文物因此而遗失。即便如此,考古专家们还是于墓葬内找到文物近10万件,其中大部分文物为各类陶俑。不过值得一提的是,在众多陶俑中,有三件陶俑最为特殊,同时它们的身上充满了大量的谜团。下面我们就来分别说说这些不一样的陶俑:
汉阳陵中出土的陶俑,高度约为60厘米,与秦代时期的兵马俑相比,似乎小巧了许多。但是从艺术风格上来看,汉阳陵陶俑造型优美、做工精细,其身体各部分比例无不精雕细琢,符合人体结构比例,甚至连毛发、窍孔等细微之处也毫不含糊。从种类上区分来看,汉阳陵内的陶俑,分为骑兵俑、武士俑、侍女俑等等,他们神情各异,且能生动地体现出年龄和个性特征。
在汉阳陵南区10号外藏坑处附近,考古专家们从土中清理出大量的武士俑,这些武士俑神采奕奕、威风凛凛,展现了汉代武士俑的风姿。武士俑深埋于土中,大部分都已经出现了风化的迹象,但是其中也有一些保存比较完好的铠甲武士俑,其头戴武弁、身穿铠甲,腰间佩有铁剑,有不怒自威之势。
前面我们提到,大部分武士俑的铠甲皆已朽烂,但从遗迹上看,其铠甲的原材料特征依然能够被清晰辨认,确定其为皮革所制。在陶俑的腿部位置,甚至可以看到丝织物缠绕的痕迹。经过专业鉴定发现,这些都是在士兵行军打仗时的绑腿,古人称之为“行藤”,它不仅能够防虫、防潮,而且还可以有减少肌肉疲劳的重要作用。
更加尤为瞩目的是,在这一批从汉阳陵出土的文物中,存在一批双腿分开作骑马姿态的陶俑,但是其马匹却不见了踪影。专家推断,陶俑胯下应该存在战马,但是由于马的材质为木质,所以早已经彻底朽烂。另外从陶俑的面部特征上观察,发现这些陶俑的颧骨尤为突出,嘴部及眼部存在凹陷,推断她们皆是女性,也就是说,在汉景帝时期可能存在一批女性骑兵。
最有趣的,当属陵墓内出土的宦官俑。在史籍资料中记载,自秦代时期,朝廷之内便已经出现了宦官。但是宦官本身的样貌与衣着却无人进行过详细描述,此次发现的宦官俑,是我国发现的最早的宦官模样,证实了宦官这个群体出现年代较早的记载。
西汉南越王博物馆馆长吴凌云指出,“从来都无人见过古代真实的宦官模样,而汉阳陵出土的宦官俑给了世人一个最直白的答案”。
汉阳陵出土的陶俑,在一定程度上让考古界与历史界的专家们达成了共识,即秦汉文化存在本质性的区别。秦代时期,国家刚刚统一,社会尚且存在诸多不稳定因素,其国家法治也颇为严厉,朝廷一直奉行着以威驭民的统治手段。因此来说,秦兵马俑才会采取真人比例大小,展现大秦兵士的雄壮与威武,用以震慑天下。
然而到了汉代时期,经历了文景之治的经济大繁荣后,国家已经从秦末战争余波中解放出来,人民的生活水平也有了显著提高。与此同时,汉代帝王也吸取了秦朝灭亡的教训,将“黄老之术”作为治国理念,大大提升了民众对国家的亲和度。自然而然的,汉代陶俑便显现出了富足、祥和、温馨的一面。
谈到这里我们也有所感叹,虽然此汉阳陵曾遭遇过盗墓贼的毒手,但是墓内幸存的大量俑人却也成为了难得的宝贝。可能这也应了那句话,叫做“真正的文物并不在于其经济价值,而是其背后的历史及文物价值。而我们能够掌握其历史,知道其文物价值,这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儿。
文澜海润工作室主编文秀才,本文撰写:特约历史撰稿人:常山赵子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