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扣6分罚200元,没及时进入转弯待行区就算闯红灯?

2020-07-21新闻5

从避让行人到交替通行,法规日趋完善的今天,依旧还是有许多奇葩判罚。

今天泰哥一到公司就看到了一个让人奇怪的新闻,说是一个车主收到了一张电子监控拍下闯红灯罚单。司机查看违法监控后发现只不过是因为自己没有按规定进入左转待行区“等待”,所以按闯红灯处理。

于是车主和向警方申诉,表示“只是没有进入待行区,不算违法”。而申诉内容被直接驳回了,言下之意就是“只要不在车道内就算违法”。

车辆不进待转区

不算制造拥堵,算闯红灯?

这事情一曝光之后泰哥着实有点无语了!虽说开车的时候遇到不进入待转区待行区的确有制造拥堵之嫌,但从来没法规规定一定要进入待行区。如果说一些不熟悉路况的车主老爷们不敢随便进的话,那要是避让行人跟着前车压到横道线的话,那难不成也要算不按规定行驶,等个红灯能吃3张罚单了?

要是老爷们乍一看这样的照片,第一感觉就是典型的电子警察误判。这样典型的错误车主申诉还被驳回的话那就实在是有点“创收”嫌疑了。不过,泰哥冷静下来觉得这个事情“不太对劲”:首先这个事件的真实性存在疑点。疑点主要是以下几方面:

首先,闯红灯由三组照片来记录闯红灯的整个行为路径。一般来说就是停车线内2拍张、然后在路中间拍2张、最后在对面车道内时拍摄2张。这样闯红灯的所有照片才能构成证据链。而在左转右转车道一般会有配套的短视频采集,作为执法依据。

在朋友圈里的截图来看,车主只是放出了一张拍摄为车辆未穿越停车线的定格照片,作为交警部门通知的处罚依据,那这样的内容就是不完整的。车主申诉被驳回其实也有一种混淆视听的嫌疑,泰哥还是比较怀疑这件事的真实性。

而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车主即使不进入左转待行区在理论上是不会触发地面的感应线圈进行拍摄的,那警方又是如何判定车主有闯红灯的动作呢?在这样的路口都有白色实线分割车道,执行信号灯也处于绿灯状态,所以也不会出现其他车辆触发路面的监控线圈进行拍摄。

因此从技术和应用角度上来说基本不存在误判的可能!

交警官方发布真相

有是一个车主“误判”申诉

从法学角度来说,上海交警的执法相对还算是比较规范的,基本上能保证执法有理有据。比如就我所知,上海交警检查“闯红灯”还是违规变道等项目时收到申诉一般还是通过调阅路面监控、并重新人工审核才作数的。

果不其然,交警就直接将当时车主违法的监控录像视频直接发布在视频网站上。

老爷们从视频里就可以很明显的看出,违章车辆在左转向箭头灯为红色,约倒数10秒左右,跟随前方的黑色奔驰V级MPV实施了左转弯行为,是毫无疑问确确实实的闯红灯行为!同时,它的后车同样也没有注意到红色左转信号灯也实施了闯红灯行为。

所以,关于“没有及时跟随进入待行区,算闯红灯”完全是无稽之谈。

而当事车主受到电子处罚通知后,没有合适具体违章行为就擅自下定论在朋友圈发表言论。但没成想却引来了媒体和交警部门的官方辟谣,还好传播面不大没有造成恶劣影响,不然这位车主老爷行政拘留套餐是免不掉了。

搞不清待行区

4个原则弄懂全搞定

对于许多开车多年的老司机们来说,每次开在陌生道路上最容易犯错的路口一般都是在在“左转待转”路口。特别是对路况不熟悉的老爷们来到这种路口,特别容易懵逼到底是走是停?

但其实所谓的左转待转,指的是前方信号灯同时有标注直行、左转的路口,而左转道往前又还有一个待转区域(等候区)的情况。但不是每个路口都是完全一样的设计,所以有的路口左转一般会设置两个信号灯,进入待转区前有一个,进入待转区后对面道路上一样也会设立一个的,而有些老爷却完全搞不懂了。

对于这种容易误解的情况,路口往往会外加一个待行屏。

待行屏幕其实非常好解读的,那泰哥就好好捋一遍:

1. 近处、远处信号灯均为红灯,待行屏幕现实绿色可以进入,此时所有车辆进入待行区(此前均在停止线后方)。

2. 待行屏幕灭了,远、近信号灯均变为绿灯,此时所有车辆可开始通行。

3. 近处信号灯变为红灯,远处信号灯仍为绿灯,此时已进入待行区的车辆及时通过路口,车辆则禁止进入待行区,需停在停止线后。

4. 远处信号灯也变为红灯,所有车辆禁止通行,也禁止进入待行区,回归1的状态。

所以这就非常简单了,在全待行路口,待行显示屏是告诉你是否可进入待行区的标志,而至于是等待还是通行,看两处红绿灯就没问题了。

目前,左转待转路口在全国各地都很常见,车主老爷们看完这篇文章应该也是不会再在遇到的时候一脸懵逼了;而现在全待行路口,在许多拥堵的一二线等各大城市出现,下次遇到,老爷们这下不会懵逼了吧!毕竟6分200元还是很宝贵的!

#用车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