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清朝妃嫔养尊处优,她们的花销从何而来?原来放到今天也是高水平

2020-10-18新闻6

清朝的妃嫔每日在皇宫中养尊处优,她们的花销有朝廷供给,如果将她们从内务府领到的例银与物资换算成今天等值的金钱,会是怎样的水平呢?

清朝妃嫔养尊处优,她们的花销从何而来?原来放到今天也是高水平

清代后宫嫔妃的制度,主要是继承明朝时期的后宫制度,而明朝的制度在朱元璋的影响之下,不论私下里会有怎样的贪腐行为,但在制度内,确实是最节俭的一个朝代。

所以,清朝后妃们的供给其实并不算多,尤其是对生活品质要求比较高的后妃们,他们的年例看似丰厚,却经常捉襟见肘。

清朝妃嫔养尊处优,她们的花销从何而来?原来放到今天也是高水平

清代后妃在这样制度下,主要获得外部收益的渠道有两个,分别是年例、恩赏。首先咱们先说说年例,因为年例的内容比较多,不仅有银子,还会有一些日用的吃食供给,所以这里引用一段对皇后年例的叙述,供给读者品读:

皇后年例:银1000两,蟒缎2匹,补缎2匹,织金2匹,妆缎2匹,倭缎4匹,闪缎2匹,金字缎2匹,云缎7匹,衣素缎4匹,蓝素缎2匹,帽缎2匹,杨缎6匹,宫绸2匹,潞绸4匹,纱8匹,里纱8匹,绫8匹,纺丝8匹,杭细8匹,绵绸8匹,高丽布10匹,三线布5匹,毛青布40匹,粗布5匹,金线20绺,绒10斤,棉线6斤,木棉40斤,里貂皮40,乌拉貂皮50

从皇后的年例中,我们可以看到,皇宫对于皇后的供给十分充足,除白银1000两外,还有制作四季服侍的面料以及棉线等。

清朝妃嫔养尊处优,她们的花销从何而来?原来放到今天也是高水平

除了年例以外,皇后还有日常的供给,包含一些日常食用的伙食以及用度:

皇后日用:猪肉16斤,羊1盘、鸡、鸭各1只,新粳米1升8合,黄老米1升3合5勺,高丽江米1升5合,粳米粉1斤8两,白面7斤8两,荞麦面8两,豌豆3合,白糖1斤,盆糖4两,蜂蜜4两,核桃仁2两,松仁1钱,枸杞4两,干枣5两,猪油1斤,香油1斤,鸡蛋10个,面筋12两,豆腐1斤8两,粉锅渣1斤,甜酱1斤6两5钱,清酱1两,醋2两5钱,鲜菜15斤,茄子20个,王瓜20条,白蜡5支,黄蜡4支,羊油蜡10支,羊油更蜡1支,红箩炭夏10斤、冬20斤,黑炭夏30斤、冬60斤

皇宫对于后宫的皇后、妃嫔们的供给,基本包含了衣食住行的费用,也就是说,如果对于生活品质没有更高的要求,衣食住行根本不用额外投入银两。

皇后的1000两例银,主要可以用于打赏下人、逢年过节采买一些贵重礼物孝敬皇太后,给下人开俸禄,以及购买一些年例中没有的物品,比如胭脂等。

当然,皇后在后宫的地位很高,乃是后宫之主,除她以外自然没有如此高的待遇,在清代的十二宫当中,后宫的嫔妃等级制度森严,形成无法逾越的壁垒,她们因为等级不同,年例的份额自然也有很大区别。

清朝妃嫔养尊处优,她们的花销从何而来?原来放到今天也是高水平

仅以年例中的银两数量来看,除皇后达到千两外,其余妃嫔都没能突破这一大关,甚至地位最低的答应,年例银子仅有30两而已。

皇后:年薪银子1000两,宫女\太监10名;

皇贵妃:年薪银子800两,宫女\太监8名;

贵妃:年薪银子600两,宫女\太监8名;

妃:年薪银子300两,宫女\太监6名;

嫔:年薪银子200两,宫女\太监6名;

贵人:年薪银子100两,宫女\太监4名;

常在:年薪银子50两,宫女\太监3名;

答应:年薪银子30两,宫女\太监1名。

从年例银的数量,可以轻而易举的区分各个等级妃嫔的地位高低,相对应的伺候她们的宫女、太监数量也不尽相同。

其实这一点很容易理解,因为她们等级低的妃嫔,不仅例银数量减少,而且其他的日常物资也都会相应减少。

由于四季衣服的材料和日常食物供给减少,自然无法承担更多人口同时存在,所以,最低级别的答应,能够有一位宫女服侍,就已经是很不错的事情了,即便如此,如果她不能尽快得到晋升,主仆二人也只是过着节衣缩食的日子而已。

清朝妃嫔养尊处优,她们的花销从何而来?原来放到今天也是高水平

不过,大家也不用因此而为答应感到委屈,因为年例30两在后宫看来确实是拿不出手的数字,但是放在外面,却是实打实的高薪。

根据清朝的《大清会典则例》记载,清代的正九品官员一年的俸禄也就只有33.1两而已,而且官员还没有答应每日提供的吃喝用度,可见,答应虽然银子少,但是却要远比九品官待遇好,如果算上日常的供给,恐怕比七品官也不遑多让。

一品180两,二品155两,三品130两,四品105两,五品80两,六品60两,七品45两,八品40两,正九品33.1两,从九品31.5两——《大清会典则例》

清代的官员生活尚且如此,如果答应和普通百姓比,生活更是无比优越,因为当时的一户普通家庭年收入也仅仅在2-3两之间,如此微薄的收入,要打发一家人一整年的衣食住行,十分不易。

清朝妃嫔养尊处优,她们的花销从何而来?原来放到今天也是高水平

清代后宫妃嫔们的花销虽然高低不同,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在当时绝对属于高薪人群,远不是普通老百姓能比,更不会过上上顿接不上下顿的寒酸苦日子。

除年例以外,后宫嫔妃还有“恩赏”这项重要的获取金银的渠道,逢年过节,或者生下皇子,再或者取得皇帝或者太后的欢心,这些事情都有可能得到“恩赏”。

“恩赏”的内容包含皇帝给的首饰,这种最亏本,因为这种恩赏可以戴着美观,却不能换成钱,毕竟这御赐之物没人敢卖。

但如果皇帝恩赏了金银,那便是最实在的赏赐,因为皇帝恩赏的金银,自己可以放心使用,能将自己生活品质提升不少,低级的嫔妃也可以用这个钱去讨好皇帝或者太后、皇后,谋求晋级获取更大的利益。

清代后宫的嫔妃,有不少来自大家族的闺秀,也有一些强大家族的联姻,这些有身后背景的嫔妃,除恩赏和例银之外,她们还可以向家里索要银两来保证自己日常开销和交际用度,家族一般对这种情况比较支持,因为家族加她们送进宫中,就是希望能够通过她在后宫地位提升,在宫外获得更多利益。

清朝妃嫔养尊处优,她们的花销从何而来?原来放到今天也是高水平

清朝的一两银子,可以兑换一千文钱,当时最常用的流通货币也并不是银两,而是铜钱,毕竟一家人一年收益才2-3两,百姓又有多少人会有条件使用银子消费呢。

根据《中国近代史》中的记载,一石粮食约等于60.453千克,大概是今天的120斤左右。再根据清朝军机处的档案记载,顺天府的粮食每石计银一两四钱。

按照今天大米3元每斤的价值算,120斤大概就是360元左右,一两银子的价值大概是257元。这样算下来,

皇后:年薪大概是257000元

皇贵妃:年薪大概是205600元

贵妃:年薪大概是154200元

妃:年薪大概是77100元

嫔:年薪大概是51400元

贵人:年薪大概是25700元

常在:年薪大概是12850元

答应:年薪大概是7710元

清朝妃嫔养尊处优,她们的花销从何而来?原来放到今天也是高水平

通过清代后宫妃嫔的年例与今天价格的转换,大家可以看到,皇后年薪放在今天也属于中产水平。

或许读到此处,会有朋友质疑,后宫嫔妃的费用这么低吗?其实这种想法只是关注了后宫嫔妃的年例,却没有看到皇后的日常用度。

皇后的日用品,几乎包含了柴米油盐等所有日用品,咱们就保守一些估计,算1000元,一年下来也有365000元,再加上年例中的各种貂皮面料,保守算价值50万吧,加起来的福利待遇价值也有86万5千元,这还是一个保守估计的数字,而仅仅貂皮一项价值多少,相信大家也都有了解了。

即便是后宫最低位的答应,如果日用供给全都算上,也有10万的花销可用,相比于这些福利来说,她们的年例更像是一种“零花钱”。

清朝妃嫔养尊处优,她们的花销从何而来?原来放到今天也是高水平

综上,清代后宫的嫔妃,除衣食无忧以外,还有自己的零花钱,如果遇到皇帝打赏,还可以买些自己喜好的用品,一旦生下皇子,则飞上枝头变凤凰变凤凰,吃穿轻奢、出入相迎,这样的生活水平你们觉得如何呢?

#清朝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