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人到中年,夫妻再恩爱也不要走得太近

2020-10-18新闻8

人到中年,夫妻再恩爱也不要走得太近

人与人之间的相处是一门学问,更是一门艺术,在把控与他人距离之间,处理得当能够相得益彰,处理不当,则两败俱伤。

人们常常说"距离产生美",这里的距离是一种恰到好处的舒适度。

美国心理学家邓肯提出社交距离论:"1.2米是人与人之间的安全距离,除非是你特别信任、熟悉或者亲近的人,否则无论是说话还是其他的交往,逾越了这个距离,都会让你产生不安全的感觉。"

距离的远近在于亲疏,但没有绝对的零距离,即便是两个无比亲近的人,距离过近,也会彼此产生压迫感。

人到中年,夫妻再恩爱也不要走得太近

距离产生的美学

距离美学在心理学中也被称作"审美心理距离",由美学家爱德华.布洛提出,他认为当对待自然物和艺术品的欣赏时,人需要保持一种心理距离。

其实不仅是对于物品,人与人之间的相处同样在距离中产生美感,正如张爱玲所说的,男人一生的两朵玫瑰花,红玫瑰和白玫瑰,得到的任何一朵都会变成饭粘子,蚊子血,没得到的都会成为朱砂痣和白月光。

这不过就是因为近距离的相处失去了原本产生的美感,在人类的相处中,很大程度上来说,越接触发现的不是对方的优点,而是喜欢找出那些曾经没发现的缺点。

如果能够正确地理解距离美学,创造彼此一种舒适的距离和相处模式,其实对于双方来说都是最好的"长此以往"。

陈果说:"人与人之间应当保持恰当的距离,因为如果你没有距离的话,你根本没法领略对方的美。"

无论是再亲密的人也要懂得保持距离,对于中年的夫妻,这一段距离能够缓解矛盾,升华感情,让彼此能够在舒适的空间里走得更远。

人到中年,夫妻再恩爱也不要走得太近

连续高强度刺激产生的审美疲劳

审美疲劳来源于心理学中的"感觉适应",通过大量的心理学研究发现,任何频繁的刺激最终都会被人体适应,也就是说很多外部的刺激给予人类也只能是短暂的幸福感。

面对男女之间的感情,同样存在审美疲劳,对待婚姻,一旦出现了某种心理生理上的饱和,就极其容易产生厌恶感,这种感觉适应对于夫妻之间的关系是极大的考验。

因此我们时常都在说,感情之中一定要学会创造和发现,懂得更换感情的刺激点,才能避免这种过度适应产生的消极连锁反应。

而控制夫妻之间的距离是一个很关键的因素,人到中年再恩爱的夫妻也不能走得太近,给彼此空间,在百无聊赖的婚姻生活中寻找新的突破点。

人到中年,夫妻再恩爱也不要走得太近

一、婚姻里朦胧的美感,是保鲜的秘诀

婚姻不是一百米冲刺,始终都保有热情,婚姻是一场马拉松,重在经营,贵在坚持。

人到中年,对于大部分人来说感情已经到了一个倦怠期,如果距离走得太近很容易产生情感饱和,而中年婚姻里朦胧的美感就是保鲜的秘诀。

婚姻里的朦胧美其实就是学会创造新鲜感,而这种新鲜感依靠于不远不近的距离把控,距离美学是新鲜感的来源。

不同于年轻时那样你侬我侬,学会把控夫妻间的距离也是一种智慧,在各自的精神独立中又相互依赖,让爱情保鲜是一种雾里看花,云中望月的期待感。

人到中年,夫妻再恩爱也不要走得太近

二、改变情感培养方式,转换相处模式

到了中年,再恩爱的夫妻也不要走得太近,懂得转换相处模式,给对方空间和自由。

不妨试着一个人去旅游,不妨去拥有自我独立的朋友圈子,给自己不同于以往新的生活体验,也给对方创造新的相处模式。

在这种有距离的情感模式中,面对矛盾能够各自冷静,面对情感饱和又能有自我放松的空窗期,这种情感培养方式对于中年夫妻来说再好不过。

人到中年,夫妻再恩爱也不要走得太近

三、绝对拥有,相对自由

爱情里最好的相处方式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我爱你,但我也能成为我自己",到了中年最好不要再为对方设立诸多限制,也懂得热爱自我,忠于自己。

中年夫妻的婚姻再也不需要过分捆绑,在长时间的压抑之下,婚姻会像一张网,越收越紧,把彼此都憋得喘不过气来。

互相尊重,给对方留有空间,让对方能够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在相互鼓励中成长,相处之中只有给足了自由,才会觉得彼此享受,共同幸福。

人到中年,夫妻再恩爱也不要走得太近

婚姻就像放风筝,把风筝线握得太紧,会嵌入肉里,疼痛不已,握得太松,爱人又会飞走,从此不知所踪,所以彼此之间把控适中的距离才是最好的状态。

#婚姻关系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