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溶液法测量极性分子的偶极矩 溶液法测量极性分子永久偶极矩的要点

2020-10-18知识19

偶极矩的偶极矩测定 分子呈电中性,但因空间构型的不同,正负电荷中心可能重合,也可能不重合。前者称为非极性分子,后者称为极性分子,分子极性大小用偶极矩μ来度量,偶极矩定义为:μ=qd…(1)式中,q为正、负电荷中心所带的电荷量;d是正、负电荷中心间的距离。偶极矩的SI单位是库仑·米(C·m)。若将极性分子置于均匀的外电场中,分子将沿电场方向转动,同时还会发生电子云对分子骨架的相对移动和分子骨架的变形,称为极化。极化的程度用摩尔极化度P来度量。P是转向极化度P转向、电子极化度P电子与原子极化度P原子之和:P=P转向+P电子+P原子…(2)由于P原子在P中所占的比例很小,所以在不很精确的测量中可以忽略P原子,则(2)式可写成:P=P转向+P电子。只要在低频电场V或静电场中测得P;在V的高频电场(紫外可见光)中,由于极性分子的转向和分子骨架变形跟不上电场的变化,故P转向=0。P原子=0,所以测得的是P电子。这样可求得P转向,再计算μ。通过测定偶极矩,可以了解分子中电子云的分布和分子对称性,判断几何异构体和分子的立体结构。所谓溶液法就是将极性待测物溶于非极性溶剂中进行测定,然后外推到无限稀释。本实验是将正丁醇溶于非极性的环己烷中形成稀溶液,然后。

溶液法测量极性分子的偶极矩 溶液法测量极性分子永久偶极矩的要点

如何判断偶极矩是否为0? 偶极距用来判2113断分子是否具有极性。偶极5261距的定义是4102p=q*l,p是偶极距,q是电荷,l为两电荷间的距离1653,也可以看看该分子是否具有对称中心,如果是没有对称中心的极性分子,则必有偶极距不为0,反之,如果是有对称中心的非极性分子,则偶极矩为0。拓展资料:偶极矩是正、负电荷中心间的距离和电荷中心所带电量的乘积,它是一个矢量,方向规定为从正电中心指向负电中心,用符号μ表示,单位为D(德拜)。将正、负电荷中心间的距离d和电荷中心所带电量q的乘积,叫做偶极矩(dipolemoment),数学表达式为μ=qd。它是一个矢量,方向规定为从正电中心指向负电中心。偶极矩的单位是D(德拜)。根据讨论的对象不同,偶极矩可以指键偶极矩,也可以是分子偶极矩。分子偶极矩可由键偶极矩经矢量加法后得到。实验测得的偶极矩可以用来判断分子的空间构型。偶极矩的SI单位是C·m(库仑·米)。但传统上用于度量化学键的偶极矩的单位是德拜,符号D。这是由于电子电荷e=1.6022×10-19C,而键偶极矩的电量q的数量级为10-10esu,esu是静电单位的符号,1esu=3.335×10-10C,键偶极矩的长度l的数量级为10-8,两者相乘的数量级为10-18esu·cm,因而得到化学键的偶极矩单位—。

溶液法测量极性分子的偶极矩 溶液法测量极性分子永久偶极矩的要点

试说明溶液法测量极性分子永久偶极矩的要点,有何基本假定,推导公式时作了哪些近似?如何利用溶液法测量偶极矩的“溶剂效应”来研究极性溶质分子与非极性溶剂的相互作用?

溶液法测量极性分子的偶极矩 溶液法测量极性分子永久偶极矩的要点

试说明溶液法测量极性分子永久偶极矩的要点,有何基本假定,推导公式时作了哪些近似? 问老师呀。

溶液法测量极性分子永久偶极矩的要点 ?问老师呀!

求助怎样计算偶极矩? 距离为l,电量为±q的两个点电荷构成一个电偶极子,用电偶极矩(简称偶极矩)μ=ql来表征。偶极矩是一个向量,方向规定从负电荷指向正电荷。正负电荷中心不重合的分子可以抽象地看成一个偶极子,用它的偶极矩来度量其极性的大小。分子偶极矩中原子核电荷的贡献为,qα和rα分别为核a的电荷及其径向量;电子的贡献为,其中ρ(r)是空间r点的电子电荷密度。根据讨论的对象不同,偶极矩可以指键偶极矩,也可以是分子偶极矩。分子偶极矩可由键偶极矩经矢量加法后得到。实验测得的偶极矩可以用来判断分子的空间构型。扩展资料:分子由于其空间构型不同其正负电荷中心可以重合,也可以不重合,前者称为非极性分子,后者称为极性分子,分子的极性可用偶极矩来表示。偶极矩是物理学中的重要性质,常用来判断分子的空间构型。可以判断分子内原子排列的几何形状,化学键之间的角度,而且在有机化学理论上也很重要。利用了稀溶液的电容、密度、和折射率与溶质摩尔分数的线形关系。实验中通过测量宏观实际量来推算出理想状态下无穷量,测出某一温度下溶液和纯溶剂的这三个物理量,就可以得到溶质分子的偶极矩。

如何判断溶剂极性的大小 根据相2113似相溶原理,在看有机物的结构是否对5261称,若对称基本上成非极性的,分子的4102极性(永久烷极)1653是由其中正、负电荷的“重心”是否重合所引起的。下面具体介绍一下:1、烯烃中,乙烯分子无极性,丙烯分子,1—丁烯分子均不以双键对称,μ分别为0.336D、0.34D。2—丁烷,顺—2—丁烯的μ=0.33D,反—2—丁烯的偶极矩为零,即仅以C=C对称的反式烯烃分子偶极矩为零(当分子中C原子数≥6时,由于C-CO键旋转,产生不同的构象,有可能引起μ的变化),含奇数碳原子的烯径不可能以C=C绝对对称,故分子均有极性;2、炔烃中,乙炔、2—丁炔中C原子均在一条直线上,分子以C—C对称,无极性,但丙炔、1—丁炔分子不对称,其极性较大,μ分别为0.78D和0.80D;3、芳香烃中,苯无极性,甲苯、乙苯有极性,μ分别为0.36D、0.59D;二甲苯中除对一二甲苯外的另两种同分异构体分子不对称,为极性分子,显而易见,三甲苯中之间一三甲苯分子的μ为零,联苯、萘的分子也无极性。拓展资料:部分溶剂极性大小的顺序:水(最大)>;甲酰胺>;三氟乙酸>;DMSO>;乙腈>;DMF>;六甲基磷酰胺>;甲醇>;乙醇>;乙酸>;异丙醇>;吡啶>;四甲基乙二胺>;丙酮>;三乙胺>;正丁醇>;二氧六环>;四氢呋喃>;甲酸甲酯>;三丁胺>;。

#极性溶剂#电荷#电子#电荷密度#极性分子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