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傲慢”的中国人(四)——华夏政治的开端

2020-10-18新闻8

前文提要:

“傲慢”的中国人(一)——宗教信仰之争

“傲慢”的中国人(二)——混乱的神话体系

“傲慢”的中国人(三)——先祖的战争

政治,顾名思义,执政者治理国家的方针策略。

关于政治,处于列国纷争时代的东方政治早已设计出了多套能统御庞大帝国的政治体系,而西方政治却深陷城邦制停步不前,同时期的西罗马帝国,直到毁灭的那一天,连区区一套完善的官僚体系都不曾拥有。这就是东方政治在初衷上的“傲慢”之处。

今天我们就先聊一聊东方政治理论的起源,“道”与“法”。

严格意义上讲,道家和法家都没有机会作为长期的“执政党派”治理国家,他们的主流思想更多的被“唯一执政党”儒家(不算先秦和西汉初期)借鉴。但不可否认的是,道家思想和法家思想共同开启了东方政治的大门。

提到政治,大家第一反应是,法家提出的“法、术、势”,但事实上,最早把先秦哲学从理想主义窠臼中解放,推向现实主义的人是老子。老子在《道德经》中,提出了关于“法、势、利、力”等政治概念,而后人也愿意尊奉黄老之学为东方政治的启蒙。

“傲慢”的中国人(四)——华夏政治的开端

相比于道家的清静无为,法家走向了与黄老之学截然相反的道路。可惜的是他俩走太远了,这也导致了这两家最终只能被“中庸”的儒家吸纳,最终成为一个可以真正统御一个广袤帝国的学说。

纯法家的森严,大家可以说耳熟能详。毕竟纯法家只作为王朝的执政党,存在了十四年。秦二世而亡,关于秦的严苛,在网上广为流传的有“连坐”、“先秦流水线”、“徭役”,但事实上,这些在中国历史上,都是常规操作,不仅仅秦朝有,其他朝代也有,拿流水线来说,这明明是高生产力啊。所以,网上有很多言论,说“暴秦”是一种抹黑。但其实,所谓的“暴秦”,所谓的“严苛”,并不简单体现在刑罚上,而是在纯法家执政的秦帝国,它要求每个官员甚至每个百姓要严格的按照国家制定的章程行事,不得违背。而这些章程的约束者,就是刑罚。如果只是制度压得人喘不过气,也不一定会“天下苦秦久矣”,最可怕的是,违背制度的代价,难以承受。

“傲慢”的中国人(四)——华夏政治的开端

大秦帝国之天下——嬴政

举个例子,在秦朝偷东西,五个人团伙盗窃,赃款超过一钱,砍掉左脚趾,同时刺面。一钱在秦朝有多少购买力,《史记》中记载,亭长刘邦出远门,朋友随份子(践行送礼),基本都送三钱,最多的也就是萧何,送了五钱。大家对比一下就知道,秦朝的刑罚有多重。再举个例子,秦朝对文字狱的判罚也是极重的,妄言者无类,换句话说,这是要诛族的。

暴秦之所以“暴”,用现在的话来讲,直接原因是犯人一旦入刑,就没啥好下场了;而根本原因是,太容易入刑了。这就是不仅仅是商鞅所提倡的“轻罪重罚”导致的,核心原因还是制度本身。当然,在制度这一层面,商鞅一样跑不掉,就跟他最后的下场一样,因为他也是制度的核心制造者之一。

反观“道家”,道家就没有像法家这样严苛的制度。黄老之学更加推崇“休养生息”。道家希望达到的最终目的是“万民自化”,而不是像法家那样,人们都背着枷锁生活。道家也注重法律,也推崇“依法治国”,汉律也没有那么宽松,但道家同样推崇“宽刑简政”和“刑德并用”。纯粹的黄老之学,只在汉初主宰了庙堂。可能是先秦的“纯法家”过于严苛,黄老之学的时代反而对国家社会起到了一定的正向作用,史书上的“文景之治”正是得益于当时的以“道”治国。

能够让黄老之学在汉初成为显学的主要功臣,就是“街溜子”刘邦。虽然刘邦对黄老之学一无所知,但是在刘邦入关中的时候,刘邦给我们留下了一个成语,叫“约法三章”。刘邦并没有在攻进咸阳后继承秦朝严苛的法规,他作为先秦的基层干部,他知道百姓渴望的是什么。于是他和百姓约定了三件事,“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

“傲慢”的中国人(四)——华夏政治的开端

楚汉传奇——刘邦

而他的两任继承者,汉文帝和汉景帝,也明白彼时的大汉需要什么,继续采取与父亲类似的政治思路,将“黄老之学”作为治国主体思想方针,举国上下休养生息,家底也是日渐厚实,为汉武帝的“雄才大略”夯实了基础。我甚至怀疑,他们早就知道会有这个能“作”的后代,天天就知道打匈奴。有人说,男人的结婚是第二次命运转折,我信了,因为如果没有娶到卫子夫,那哪来的卫青和霍去病打匈奴呢?

“傲慢”的中国人(四)——华夏政治的开端

汉武大帝——刘彻

如果说,秦的灭亡是“纯法家”走下了政治舞台,那汉武帝的即位,也宣告着“纯道家”永久失去执政资格。有人说董仲舒是儒家的罪人,但在我看来,董仲舒在“儒家政治理论”的完善上是功不可没的,甚至说,董仲舒为东方政治理论描绘出了雏形。随着“儒家”吸纳了“法家”和“道家”的政治思想,独尊儒术的时代开启了。

虽然“道家”和“法家”失去了显学的地位,甚至被尘封在历史长河,但在历朝历代的儒家学者中,二者的铁杆粉丝也不在少数。它们不再有往日的极端,也变成了儒家的一份子,但他们的思想偶尔还会登上历史的舞台,唱个几十年主角。

比如法家的铁杆粉丝,有北宋的王安石“青苗法变法”,还有明朝的张居正“一条鞭法”。历史留给人的教训就是,人往往不听历史的教训。这句话完全适用于法家的铁杆粉丝。变法的道路是曲折的,哪怕这条路走成了,结果也不一定是好的,但他们还是不顾后果,毅然决然地走了下去,这大概也是自称为“士”的人对自身责任的一种追求吧。“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反观道家的铁杆粉丝,其实就没有!

没想到吧。这就是为什么说董仲舒之后的儒家,是儒皮法骨。因为法家走的比道家远的太多了,为了中和法家的严苛,儒家中的“黄老之学”几乎连影子都看不到。“休养生息”,成了东方政治理论中的一个常规操作。而“万民自化”也变成了“为生民立命”,毕竟儒家要教学,而“万民自化”这件事本身也太乐观了。至于“刑德并重”,这不仅道家提倡,儒家也提倡。剩下的“宽刑简政”正好拿来中和“纯法家”的森严制度了。于是,“道家”的政治思想也不剩什么了,这就是为什么后世提到“道家”,满脑子都是“清静无为”,甚至满脑子都是“修仙”了。

关于“道家”和“法家“的政治故事,到这里也就告一段落了。接下来政治舞台,不出意外就是外儒内法的”董儒“的独角戏了。中国封建历史还有很长,关于”董儒“的故事还有很多,列位看官且温上一壶酒,待到明日,我们继续观赏,”董儒“的庙堂独舞。

看到“董儒”大家就知道了,后面还有朱熹和王阳明,没错,我就是因为讨厌程朱理学,尤其讨厌朱熹,所以给董仲舒之后的儒家学派取名“董儒”,因为这样就会有“朱儒”!

#诸子百家#商鞅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