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德哲学中的道德与《道德经》中的道德,哪一种论述对现实的意义更大? 其实对于哲学思想要历史地看待,不能纯学术化,康德哲学中的道德与当时的宗教教义有重合的地方,但它的可贵之处在于维护了哲学的主体性,所以从哲学不受神学干预的角度来说在当时是非常有意义的,暗助理性的启蒙功能,而《道德经》中的道德似乎结合了康德哲学的物理律与道德律,并具有朴素的辩证思想,所以康德的道德论述更贴近当代社会,西方的崛起与他们摆脱宗教束缚的关系很大,他们的哲学功不可没,而今西方人似乎忘记了他们的哲学根基,只是机械地从政体思维上找出路,这个很可惜,当然我们似乎对这些其实是人类共同智慧的思想更不多花心力汲取精华,因为西方在混乱,我们开始怀疑他们也是没办法的事,其实每一个国家都存在着重回蒙昧的危险,只要几代人启蒙失败,国家就会衰落,所以勿忘经典,坚持教育的非功利部分,人类才不会走偏。
评述康德道德哲学的主要内容
康德哲学是怎样确定一个道德标准的? 这个标准是“德福一致,”行为是好的,结果也是好的,就是道德。最初康德也讲“良知,”认为一个人只要出发点是好的,就是道德。后来意识到类似“农夫和蛇”的故事,于是开始强调“德福一致。康德的道德哲学分为三个层次、从低级到高级依次为“通俗的道德哲学”、“道德形而上学”和“实践理性批判”。一、通俗的道德哲学康德认为初步的道德价值在于行为的“善良意志”,而不在于它的实用性。也就是一个人的出发点只要是道德的,那就是道德。道德涵义必须是“出于义务”,而不仅仅是“合乎义务”。合乎义务的事从普通的道德理性来看是值得嘉奖和鼓励的,因而属于“普通的道德理性的知识”。二:道德的形而上学普通的道德都是经验层面的,而经验是靠不住的,因此这种道德不具备“普遍性”。这个“普遍性”是康德提出的一个比较重要的概念。比如说谎话,假如人人都说谎话,那么这个世界就没有了诚信,肯定是不行的。判定一个行为是否“道德”,就要看它是否具有普遍性,是否能够普遍适用。康德举了四个例子来对什么是真正的道德行为加以解释:1:做买卖童叟无欺(对他人的消极义务);2:不放弃自己的生命(对自己的消极义务);3:帮助他人(对他人的积极义务);4:增进自己的。
康德的道德哲学是以事物之间的区别为起点的,有的事物是工具性的善,有的是 有前提的善,共同之处是都有善果发生,因善事本身就存在善。唯一自身存在善的事 是一种善意志或。
康德的知识论是一场哥白尼式的革命,在解决知识是如何形成的问题上,康德颠覆了世俗:人们常常觉得知识是日常生活、习俗的积累,或者就是人类心灵的产物,经验论与唯理论展开了热烈而似乎无法停止的争论,康德说,我们的知识开始于经验,却绝不来自于经验。人能够为自然立法,知识的形成先天地决定于我们的理性。康德将这场哥白尼式革命的战火延续到了他的道德哲学的领域。日常的道德意识以及我们的道德直觉,或是以快乐幸福作为最终指向,或是将神的意志当作行为之决定根据,道德也就因此而成为或是对经验的总结,或者就是神的命令。康德则把道德的基础从经验的外在对象(物)转移到先验的主体(人)的意志中来,先确定先验的善良意志作为普遍必然的道德律令,然后再推至可能的道德现象。康德寻求着具有普适性的道德准则,该准则向最终定言命令的转化和实现究竟是如何可能的呢?康德经历了三个过程:对情感的恰当区分;由尊重决定人类行为;由自由确立定言命令。一.性情感康德道德领域里哥白尼式革命的意义不亚于他的知识论。L·W·贝克教授曾作过这样的评论,“在康德的道德哲学中,也能找到一种类似于哥白尼似的革命。我使用现代人中研究康德而深受欢迎的作家的。
对伊曼纽尔·康德的道德哲学有了解的来讨论下 可是这一点有悖于康德对非婚姻性行为(比如一夜情)道德的判断。“哪一点?没看明白。不过前面的内容的话,从康德的角度来看,道德是一场无法退出的游戏。所以,无论如何你。
康德哲学中知识与道德是什么关系
康德的哲学体系及其主要哲学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