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湿地退化对生态环境的危害 黄土高原主要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2020-10-18知识16

冻土退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多年冻土分为上下两层,上层为夏季融化,冬季冻结的活动层,下层为多年冻结层。我国的多年冻土主要分布于东北高纬度地区和青藏高原高海拔地区。东北高纬地区多年冻土南界的年平均气温在–1°~1℃,青藏高原多年冻土下界的年平均气温约为–3.5°~–2℃。由我国自行设计、建设的青藏铁路格(尔木)拉(萨)段成功穿越了约550千米的连续多年冻土区,是全球目前穿越高原、高寒及多年冻土地区的最长铁路。多年冻土的活动层反复冻融及冬季不完全冻结,会危及铁路路基。青藏铁路建设者创造性地提出了“主动降温、冷却路基、保护冻土”的新思路,采用了热棒新技术等措施。青藏铁路格拉段,其中西大滩至安多为连续多年冻土分布区。青藏铁路路基两侧的热棒散热工作原理:热棒地上部分为冷凝段,地下部分为蒸发段,当冷凝段温度低于蒸发段温度时,蒸发段液态物质汽化上升,在冷凝段冷却成液态,回到蒸发段,循环反复。(2015·新课标)青藏高原形成多年冻土的年平均气温比东北高纬度地区低的原因:青藏高原纬度低,海拔高,太阳辐射强;(东北高纬地区年平均气温低于-1℃~1℃,可以形成多年冻土。青藏高原气温年较差小,当年平均气温同为-1℃~1℃时,冬季气温高,冻结厚度薄。

湿地退化对生态环境的危害 黄土高原主要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湿地减少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 近年来由于湿地围垦、生物资源的过度利用、湿地环境污染、湿地水资源过度利用、大江大河流域水利工程建设、泥沙淤积、海岸侵蚀与破坏、城市建设与旅游业的盲目发展等不合理利用导致湿地生态系统退化[中国湿地资源的退化及其原因分析],造成湿地面积缩小,水质下降、水资源减少甚至枯竭、生物多样性降低、湿地功能降低甚至丧失.近几百年来,湿地遭到了严重破坏.虽说湿地干涸是自然进程的必然结果,但当前不少湿地的迅速消灭与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有重大联系.(1)土壤破坏是破坏湿地的一大因素.人类不合理使用土地,导致了土壤的酸化与其他形式的污染,这严重破坏了湿地内的生态环境;(2)环境破坏.比如水污染、空气污染.这一类污染造成了水体营养化、石油泄漏污染等重大破坏,导致成千上万的水生物及鸟类的死亡;(3)围湖、围海造田.这一类经济活动会直接地减少湿地面积.比如我国洞庭湖.当今地洞庭湖面积与几百年前的形成鲜明对比;(4)河流改道.这一类工程虽说大大地对农业生产做出了贡献,也对防洪工作起到了巨大作用,但却影响了河流对湿地的水量补给作用.比如我国的一些河流截弯取直工程,就破坏了一些湖泊.

湿地退化对生态环境的危害 黄土高原主要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湿地退化是指湿地生态系统退化吗 湿地退化成因分析 2009-11-28 9:58:47 向海保护区媒体:吉林日报

湿地退化对生态环境的危害 黄土高原主要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湿地功能及其退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在人类社会的很长一段时间内,湿地的作用一直没有被人们所认识。世界各地的人们通过排干湿地进行农业生产或其他活动,获得了不小的利益。但近几十年里,湿地锐减也带来了人们不愿看到的恶果,如地下水储量降低、灌溉用水需求增加、洪水肆虐、区域气候变干燥、污染物积聚、湿地资源及其内的各种生物资源减少等,人类遭受的损失甚至比获得的利益要大得多。一些热衷于保护水禽和鱼类的自然保护工作者,首先呼吁发达国家制止对湿地的破坏,并帮助发展中国家合理利用湿地资源,以充分发挥湿地在维护自然生态平衡中的不可代替的作用。一、湿地的功能湿地是目前自然界中物种最丰富、结构最复杂、功能最齐全的一种自然生态结构,能产生社会、经济、环境、生态的功能和作用,这是其他生态系统所不能代替的。湿地不仅储存大量的水土资源,而且蕴藏着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和矿产资源,其生态旅游的价值也是很大的。特别是巨大的涵水功能和促进“三水”积极循环和转化的作用,被人们称之为“自然之肾”。湿地还潜藏着尚未被人们认识到的功能和用途。湿地的功能和作用首先体现在生物多样性,是许多动植物的家园和避难所,因为湿地隐蔽性强,食物丰富,活动范围广,水土条件好。三江。

湿地对于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湿地的功能是多方面的,它可作为直接利用的水源或补充地下水,又能有效控制洪水和防止土壤沙化,还能滞留沉积物、有毒物、营养物质,从而改善环境污染;它能以有机质的形式。

公路穿越湿地会对环境带来哪些影响? 公路建设对湿地生态系统整体结构的破坏最为显著。由于公路的永久性阻隔,将自然生境切割成孤立的岛屿,并造成地表水及地下水径流方向改变,这对公路沿线湿地生态系统的结构。

#环境保护#环境污染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