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某演员选秀节目上郭敬明和李成儒互怼,李成儒质疑郭敬明选人的标准,一个宝剑扎到胸口都不会表达痛苦的人凭什么给S卡,郭敬明认为按照规则他有选人的权力,所以他选人的标准可以全凭自己的喜好。
事实上,关于人才如何选拔的事情,古人早有探究,且让小编先简短介绍一下古代人才选拔的发展历程。
西周时期采用世卿世禄制,“卿”指的是与天子有血缘关系或姻亲关系的诸侯国君,“禄”指的是俸禄,每一代的子孙后代都得以继承诸侯国君的位置,并且享受封地收入。
不过这里指的是各诸侯,诸侯又如何选拔人才治理领地呢?其实西周已有学校,中央设立的称为“辟雍”,地方设立的称为“泮官”,读完九年书再通过考试就可以封官加爵了。而今九年只是义务教育而已,可见教育水平大有提升。
春秋战国之后由于生产力的提升,老百姓生活水平变好,读书的人也越来越多,而后在汉代有了察举制。察举制通过两个标准来甄选人才,一是德行,二是地位、财产。以前经常说“举孝廉”指的就是察举制,推荐上来还要问策,看看你处理问题的能力。
此时的察举制虽然有一定的流程,但是主要推荐权掌握在各地方官上。地方官通过“乡举里选”和“清议”来选才,而清议就掌控在世家大族的手里了,这可能是最早的舆论导向了。
以致后期,平民越发难以出人头地,直到三国时期曹操“唯才是举”,聘用了大量的寒门子弟,像著名的鬼才郭嘉就是其中之一,这也影响了晋朝的人才选用制度,也就是著名的九品中正制。
九品中正制有点类似察举制,不过以前掌控“清议”的世家大族变成皇帝任命的中正官。中正官通过研究所辖地区人才的家世和德才来定品,然后写份资料递给司徒府审核,司徒府审核通过后给到尚书省吏部去选官职,中书省则负责监督协调。
从察举制到九品中正制,初期也是为了打破世家大族的人才垄断,着重在才能的考察上,但后期却越来越重视家世,导致又一次将人才选拔权落到世家大族手里。
而后就是大家熟悉的科举制。可以说,科举制是一个很成功的制度,他有效打破了世家大族的人才选拔垄断,使得有才学的人能够被安排到相对合适的位置。
从世卿世禄、察举制、九品中正制到科举制,人才选拔的标准越来越细化,也越来越透明,选拔越来越公平、客观、严密,这保证了王朝的长治久安。
换句话说,用自身的权力和影响力来选拔人才,那是世家大族才会做的事情,因为他们要保证自己家族的利益。对国家和社会来说,通过严密的考核机制来选拔出有才学的人,这是更公平公正的选择。
所以,尽管李成儒总是倚老卖老,我还是站在他这边,对郭敬明以权力来替代标准的做法并不赞同。郭敬明说,他有自己的审美,有自己独特的角度,却不直接告诉我们他的标准是什么。
当然,这并不难猜透,郭敬明因《小时代》这部电影而晋升知名导演,里面多型男美女,看他选角,也知道他喜欢用颜值高的小鲜肉,所以很多人才会说他审美狭隘。
演员选拔是要更看重颜值呢,还是要选演技好的人呢?
当然是后者,这是无形的标准,或者说是导师选人的底线标准。如果他选择了颜值更高的人,就像当初世家大族利用影响力选择了更亲近他们的人、而不是有才学的人一样。
这种做法有点像是以前乡试的主考官,大家都去揣摩主考官感兴趣的字体,然后投其所好,明朝时期为了扼杀这种作风,专门作出相关规定,需采用“正文体”。
《礼部志稿》中有段记载嘉靖十二年题准《乡试条例》的相关规定:“
场中所作文字俱要纯雅通透,不用浮华、险怪、艰涩之词,策答不许引用谬误杂书,陈及时务需要斟酌得宜,便于实用,不许泛为夸大及偏执私意,有乖醇厚之风。俱遵照本部题准‘正文体’事例,着实举行。
”
字体可能还只是一种风格,但如果郭敬明这种做法形成一种惯例,可以想象该节目往后几期都会出现去整容的演员,以此满足他们出头的强烈愿望,这并不能怪这群人,只是当初郭导的错误导向而已。
再延伸下去,再过几年,郭敬明在该节目提拔的“门生故吏”众多,话语权越来越大,采用了更多高颜值而非演技好的演员,拍出一部部电影,在舆论导向的情况下大多叫好,于是中国开始输出此文化,却不知别国如何笑话?
韩国人可能会说:“这是我们的文化。”
是的,屈原我们不能承认是你的,孔子我们也不能承认是你的,李白我们也不能承认是你的,唯独整容我觉得可以是你的。
在此打住,再说下去未免有些过分,我还是很认同郭敬明对当代文学的贡献,很多文字是他独有的表达,具有感染力和想象力。只是在选人要用权力还是标准来考察这个问题上,我不认可小四,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