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规划首次将绿色发展理念纳入国家的五年规划,着力补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短板。五年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力度之大前所未有,重大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深入推进,污染防治阶段性目标顺利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
河北省第二测绘院的飞行员吴刚每年都要执行几十次像这样的飞行测绘任务。
吴刚说,现在飞行,地面的山川湖泊都能看清楚,心情也豁然开朗了。吴刚的感受与国家正在实施的“十三五”规划紧密相连。
如何让天更蓝、水更清?让老百姓切身感受到身边环境质量的提高,成为“十三五”期间着力攻坚的硬任务,相继打响了“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
这五年,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各地不以GDP论英雄,加快调整产业结构、能源结构、运输结构,倒逼企业转型升级,淘汰落后产能,绿色发展方式带来各项指标越来越“绿色”。
2019年,全国规模以上企业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比2015年累计下降超过15%,相当于节能4.8亿吨标准煤;2015年至2019年,全国PM2.5浓度呈逐渐下降趋势,33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为82%;2019年,全国地表水质量达到或好于Ⅲ类水体比例达74.9%。
今年以来,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经济面临下行压力,我国推进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脚步坚定不移。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长江经济带建设稳步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高质量发展在沿黄九省区持续深化,第二轮第二批中央生态环保督察今年也如期展开。
“十三五”规划中还明确提出,实现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绿色、低碳水平上升。从事旧物回收行业的90后姑娘冯月月经常会录制一些视频,教大家如何进行垃圾分类。
“十三五”期间,各地加快推动形成绿色生活方式。2019年,中国46个重点城市中,生活垃圾分类的小区超过八成。低碳婚礼、关灯一小时、少开一天车、空调调高一度、杜绝“舌尖”上的浪费,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逐渐成为全民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