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此次在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的大推力无毒姿控发动机上获得成功应用,则标志着我国在HAN液体推进技术的应用领域居于世界领先地位。
“出一趟远门”,意味着什么?对于还没成为院士的他,可能从胸无大志,变成踌躇满志;对于还没上过天的小生命,可能从“油腻细菌”,变成采油神器。
“你可能要出一趟远门。”孙象兴这样告诉袁渭康。那是1978年,改革开放那一年,与支部书记孙象兴先生的一次谈话,成了袁渭康院士的人生转折。在10月16日,作为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系统第2季“伟大工程”系列示范党课之一,以“感悟化工强国之路”为主题的华东理工大学示范党课上,现年85岁的中国工程院院士袁渭康自我解剖式地分享了在母校成长的故事。
【胸无大志、年近半百也能学习追赶、合作并跑】
新中国成立初期,袁渭康于1953年考入华东化工学院(即华东理工大学),1962年毕业后被分配到北京化工学院(即北京化工大学)。工作了11年后,他在1973年重新回到母校任教。他向课上的师生们坦言,“那时的我就是一个胸无大志、年近半百的中年教师,只求平稳度过一生。”
然而,支部书记孙象兴找他谈话时说的这趟“远门”,让他开始志存高远。“远门”是去麻省理工学院做两年访问学者。在当时,出国访学是袁渭康根本没有想过也不敢想的事情,更何况是去世界一流大学MIT。但是,在学校推荐和国家批准下,这成为了事实。
“国家给了我如此大的肯定和机会,我不能给中国人丢脸。”在国外两年多,袁渭康刻苦努力,全身心地投入学习和研究工作中。“这两年零两个月的留学生活,使我初步有了国际视野,了解了什么是高水平的研究生,应该如何对待研究,应该怎样做研究。”
归国后,袁渭康很快就被任命为化学反应工程研究所所长,开始一步步走向科研工作的前沿:给中国石化提供技术支持,解决一些工程上的反应问题;和清华大学等高校联合成立化学工程国家联合重点实验室;和美国、法国等国家合作开展了近十年的大项目,双方都比较满意地完成了合作;发起成立亚太化学反应工程理事会,促成了重要国际会议在欧洲、美国、中国三地轮流开展。
袁渭康院士长期从事工业反应器的研究与开发,为我国化工事业从学习追赶到合作并跑,作出重大贡献。他见证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化工行业的辉煌历程,也亲历了华东理工大学建校以来的奋斗足迹。校党委书记杜慧芳作党课导读表示,“欲知大道,必先为史;守牢初心,勇于担当。”
【助推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绿色”飞天】
说起“远门”,离开地球、飞上太空,可算远门中的远门了。在载人飞船上天之前,不载人的飞船试验必不可少。
就在今年5月8日,国人喜称“胖五”的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成功发射。随着一封感谢信的到来,华理人助力这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飞天的故事才慢慢被人所知。
在课程访谈中,化学学院应用化学研究所黄永民教授解密这封感谢信的幕后。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了解到,这封信来自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六院801所,主要感谢黄永民团队为载人飞船试验船的无毒姿控发动机研制了核心功能材料——HAN分解催化剂。在这次飞行试验中,这一催化剂性能稳定,技术指标符合预期,为飞船首飞任务的圆满成功提供了重要的硬件保障。
黄永民告诉师生,为了让大火箭更为“绿色”,团队从2009年起,花了十余年才研制出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HAN分解催化剂,于2018年1月在国际上率先成功应用于卫星推进系统,领先美国和日本。此次在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的大推力无毒姿控发动机上获得成功应用,则标志着我国在HAN液体推进技术的应用领域居于世界领先地位。
【系统分析研究“胖五”上最小“乘客”突变】
事实上,搭载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飞天的,还有一个华理“小小乘客”——华东理工大学生物采油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的采油菌种。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把采油菌种送上太空。
菌种是微生物采油“卡脖子”的核心要素,是目前国际上研究的热点。访谈中,来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的刘金峰解释了太空培育采油菌种的重要意义。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了解到,目前,采油微生物菌种多数来源于地表自然环境或地下油藏环境,它们性能相近,特异性不强。采用紫外诱变、化学诱变等技术进行育种试验,也已经见到了积极的诱变反应,但效果还不够理想。
因此,到太空去出一趟远门,就能利用太空极端环境对原始野生菌株进行诱变,有望获得特异性强、性能更加突出、具有工业应用价值的突变菌株,提升和强化微生物采油应用效果。同时,也将在具有工业应用价值的微生物菌种诱变育种方面积累宝贵经验。
刘金峰介绍,这次搭载“胖五”,就为团队探索太空育种新途径提供了极为珍贵的试验资源。目前,团队正在进行系统分析研究,包括菌种生理生化性能测试评价、基因组测序、基因突变位点辨识等。在这些研究基础上,将进一步构建具有重大应用价值的工业菌株,探索微生物采油菌种选育的新途径,最终为提高我国油田开发水平,对缓解原油供需矛盾进行有力技术支撑。可以说,“最小乘客”的此次“太空远门”十分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