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软土地基换填法图片

2020-07-16知识6

什么是换填土层法? 换填土层法简称换土法。所谓换土法是指将路基范围内的软土清除,用稳定性好的土、石回填并压实或夯实。在公路施工中,一般采用的是开挖换填天然砂砾,即在一定范围内,把影响路基稳定性的淤泥软土用挖掘机挖除,用天然砂砾进行换置,开挖换填深度在2m以内,采用分层填筑、分层压实、分层检测压实度的方法施工。从而改变地基的承载力特性,提高抗变形和稳定能力。在换填过程中,对于换填的天然沙砾中石头的粒径、含量和级配也应充分考虑,最好做试验检测,避免无法压实而引起沉降。浅层处理和深层处理很难明确划分界限,一般可认为地基浅层处理的范围大致在地面以下5m深度以内。浅层人工地基的采用不仅取决于建筑物荷载量值的大小,而且在更大程度上与地基土的物理力学性质有关。地基浅层处理与深层处理相比,一般使用比较简便的工艺技术和施工设备,耗费较少量的材料。一、原理及适用范围换填法(Replacement Method、Cushion)就是将基础底面以下不太深的一定范围内的软弱土层挖去,然后以质地坚硬、强度较高、性能稳定、具有抗侵蚀性的砂、碎石、卵石、素土、灰土、煤渣、矿渣等材料分层充填,并同时以人工或机械方法分层压、夯、振动,使之达到要求的密实度,成为良好的人工地基路基软基处理的常用方法有哪几种 根据地基土的工程特性,选用适当的处理措施。经过长期的实践,在公路、铁路中形成了多种形式的软土地基处理方法,结合很多的施工企业多年施工经验及有关专家学者的论述进行总结归纳如下:1 换填垫层法当软弱土层厚度不很大时,可将路基面以下处理范围内的软弱土层部分或全部挖除,然后换填强度较大的土或其它稳定性能好、无侵蚀性的材料(通常是渗水性好的中粗砂)称为换填或垫层法。此法处理的经济实用高度为2~3m,如果软弱土层厚度过大,则采用换填法会增加弃方与取土方量而增大工程成本。通过换填具有较高抗剪强度的地基土,从而达到增强地基承载力的目的,满足构筑物对地基的要求。主要加固方法有换填、抛石挤淤、垫层、强夯挤淤几种。垫层法根据材料的不同可分为砂(砾石)垫层、碎石垫层、粉煤灰垫层、干渣垫层、土(灰土、二灰)垫层。代表方法有砂垫层法及换填法。砂砾垫层:当路堤高度小于极限高度的2倍,软土层较薄,填筑材料比较困难,或雨季施工时,采用砂砾(砂)垫层,在填土与基底之间设一排水面,从而使地基在受到填土荷载后,迅速地将地基土中的孔隙水排出,加快固结速度,提高地基的承载力,减少沉降,防止地基局部剪切变形。要注意控制填土速度,所用软土路基的处理方法 一、软土路基浅层处理方法(一)加筋土法(二)强夯法(三)换填法(四)袋装沙井法二、软土地基深层处理方法(一)深层搅拌法(二)排水固结法(三)石灰桩法(四)高压喷射注浆法软土地基处理施工的主要方法有()。A. 表层处理法B. 换填法C. 重压法D. 围堰法E. 垂直排水固结法 正确答案:ABCE软土地基处理施工具体方法有几十种,按加固性质,主要包括:(1)表层处理法;(2)换填法;(3)重压法;(4)垂直排水固结法;(5)其他软基处理施工技术。所以选项什么是换填地基? 地基换填是指开挖完基础坑后,原状地基土不能满足地基承载力要求,把基础坑中原来的土挖去一定高度,用其他优质材料进行替换,从而满足地基承载力要求。土方回填:基础坑或沟槽施工完毕后进行的回填。换填法又称换土法。所谓换土法是指将路基范围内的软土清除,用稳定性好的土、石回填并压实或夯实。在公路施工中,一般采用的是开挖换填天然砂砾,即在一定范围内,把影响路基稳定性的淤泥软土用挖掘机挖除,用天然砂砾进行换置,开挖换填深度在2m以内,采用分层填筑、分层压实、分层检测压实度的方法施工。从而改变地基的承载力特性,提高抗变形和稳定能力。在换填过程中,对于换填的天然沙砾中石头的粒径、含量和级配也应充分考虑,最好做试验检测,避免无法压实而引起沉降。浅层处理和深层处理很难明确划分界限,一般可认为地基浅层处理的范围大致在地面以下5m深度以内。浅层人工地基的采用不仅取决于建筑物荷载量值的大小,而且在更大程度上与地基土的物理力学性质有关。地基浅层处理与深层处理相比,一般使用比较简便的工艺技术和施工设备,耗费较少量的材料。回填土,指的是工程施工中,完成基础等地面以下工程后,再返还填实的土。回填土是指基础、垫层等隐蔽工程完工软土地基处理 软土地基处理的主要措施有1、复合地基法:水泥土搅拌桩、粉喷桩、碎石桩等;缺点:造价较高2、排水固结法(1)塑料排水板联合堆载:工期长,效果不理想(2)塑料排水板联合真空预压:工期90天以后,效果容易控制,成本低3、强夯法:缺点:质量不可控,易形成“弹簧土”。4、无排水砂垫层真空预压:新型工法,工期短 造价低 成本比塑料排水板联合真空预压节约三分之一,效果可靠施工现场常用处理软土路基方法在施工中经常碰到的情况多数不是软土地基,因为如果有软土地基一般情况在设计时应该根据地质资料,提出处理方法。多数情况是有局部地段地质情况和原来设计不同,出现局部地基承载力达不到设计要求,或者由于局部地段含水量过大(原有排水系统不畅,原有地基土质渗水性不好)造成地基软弹(翻浆,弹簧土地段)。根据出现的这些情况一般常用的方法主要有:1、换填。这是最常用的方法。这种方法最大有效处理深度3米。采用人工或机械挖除路堤下全部软土,换填强度较高的粘性土或砂、砾、卵石、片石等渗水性材料。换填的深度要根据承载力确定。2、抛石填筑。就是在有软土或弹簧土以及有积水的路段填石头,填石的高度以露出要处理的路段原有土层(或积水)高度为宜软土地基的常用处理方法有哪些? 软土路基处理方法较多,分类也各有不同,常用的处理方法主要如下描述:1.砂垫层法砂垫层法是在软土地基顶面铺设厚度为0.6-1.0m的砂垫层(具体厚度视路堤高度、软土层厚度及压缩性而定,太厚施工困难,太薄效果差)作为软土层固结所需要的上部排水层,以加速沉降的发展,缩短固结过程的方法。砂垫层可作为路堤内的地下排水层,以降低堤内水位,改善施工时重型机械的作业条件。砂垫层法具有施工简单,不需要特殊机具设备等特点。主要适用于以下情况:路堤高度小于2倍极限高度;软土表面无透水性低的硬壳;软土层不很厚、或具有双面排水条件的情况;当地有砂,且运距不太远,施工期限不甚紧迫的工程。采用砂垫层,砂宜采用中砂及粗砂,要求级配良好。颗粒的不均匀系数不大于5,且含量不宜超过3%-5%。砂垫层一般用自卸汽车及推土机配合摊铺,摊铺应均匀,注意不要有很大的集中载荷作用。当路堤为粉土类土,透水性不好时,路堤坡脚附近砂垫层被路堤覆盖,可能会阻碍侧向排水,必须注意做好砂垫层端部的处理。在路堤的填筑过程中,填筑的速度要合理安排,使加载的速率与地基承载力增加的速率相适应,以保证地基在路堤填筑过程中不发生破坏。通常可利用埋设在路堤中线的地面沉降板换填法和换土法有何区别 换填法是为建筑基础提高承载力做准备的,而换土法的范围就很广,如路基边坡换土,是为了更好地种植草皮;挡土墙后面换土,是为了挡土墙身更加稳固,消除不可预见的土压力影响.软土地基处理施工的主要方法有( )。 A.表层处理法 B.换填法 C.重压法 D. 参考答案:A,B,C,E解析:软土地基处理施工具体方法有几十种,按加固性质,主要包括:(1)表层处理法;(2)换填法;(3)重压法;(4)垂直排水固结法;(5)其他软基处理施工技术。软土地基常用处理方法 最低0.27元开通文库会员,查看完整内容>原发布者:龙源期刊网摘要:工程建设中经常遇到各种各样地址条件不好的地基或软弱地基,这样的地基不能满足承载力要求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e78988e69d8331333433633335,需要进行加固或处理。软弱地基是指由软土(淤泥及淤泥质土)、填充土、杂填土、松散沙土及其他有高压缩性的土层构成的地基。这些地基的共同特点是承载力小。地基处理的目的就是针对软土地基上修建建筑物可能出现的问题,采取各种手段来提高地基承载力,改善地基的压缩特型,从而达到满足工程建设的要求。关键词:软土地基;设计要求;处理方法一、概述:地基处理防范的具体选用,应从地基条件、设计要求、处理指标及范围、工程费用、工程进度、材料来源和当地环境等多方面综合考虑和研究,本着经济合理又安全可靠的原则,通过技术经济的比较科学选用。对此,本人结合工程实践,浅谈对集中常见软土地基处理方法的体会。二、常见处理方法1、换填地基。就是将不良地基土挖除,然后回填有较好压密特性或透水特性的材料进行压实或夯实,形成良好的持力层。从而改变地基出承载力特性,提高抗变形和稳定能力。当软弱土层厚度不大时,可将几面一下处理范围内

#软土地基#天然地基#基础垫层#地基处理方法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