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上半年疫情的原因,进出小区和出入超市、商场时,发现很多人测试的体温只有36℃多点。
即使用家用的体温计也很少有高于36.7℃的,让人百思不得其解,是记忆错误,还是人的体温下降了呢?
据有些医学工作者研究发现,人类自19世纪以来,成年人的的平均体温在逐渐下降,
在不足200年的时间内下降了0.4℃,从曾经的37℃下降到了36.6℃。
37℃已成历史?一份科学期刊显示:人类的温度不再是37℃
美国斯坦福大学医学院教授 Julie Parsonnet 及团队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 eLife 杂志上就曾发表一篇
《Decreasing human body temperature in the United States since 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工业革命以来美国人体温的下降)》
科学论文。
而在文中,研究小组提及了:随着工业革命以来,美国人的人体平均温度逐渐下降,在不到2个世纪以来,
人体体温已经从原先的37℃下降到36.6℃,足足下降了0.4℃。
而研究小组通过对比历史上三个历史数据,显示对比:
1860-1940 年:20000多名参与过美国南北战争的退役军人的体温数据;
1971-1975 年:美国的国民健康调查报告;
2007-2017 年:斯坦福大学数据库内的数据。
而通过数据对比分析:每相差10年,美国人的平均体温已经下降0.3℃,并且在文章还表明自己观点----
人类正常体温不再是37℃,而是36℃
。
不过值得注意,目前这种说法尚未有中国相关权威数据可以支持,因此国人的体温是否也下降,目前还在研究之中。
对于人类体温下降的原因,虽然医学界还没有给出确定的结果,但有分析认为与这几个方面离不开关系:
1、现代人缺乏运动
科技进步给人类的生活方式带来了很大改变。
在100多年以前的人类,要想获得食物,需要辛苦的劳作,每天有繁重的体力活,即使生活在城市,在家都要亲自做家务活,出门常步行。
而现代人大部分都是脑力劳动者,四体不勤,不用出门就可享用到美食,就算出门也是以车代步,人们的身体越来越懒了。
而运动会促进人体新陈代谢,人体温能升高,因此少动的现代人,自然体温不会高。
2、空调,使体温调节中枢不再敏感
炎热的天气,最愿意待的地方莫过于空调房。
人的身体虽然得到了舒适的享受,但长期呆在空调房中生活和工作,人的
大脑下丘脑
的体温调节中枢会失去接受刺激的机会,时间一长体温调节中枢会反应迟钝,对外界温度缺少敏感度,从而出现体温下降的现象。
3、现代人生活压力大,皮质醇过量分泌导致肌肉分解
现代人生活的节奏比较快,要处理的人际关系比较复杂,加上家庭和财务等重大压力,人会长期处于应激状态中,需要靠身体分泌皮质醇来维持正常功能。
而皮脂醇不仅能分解肌肉,还能促进脂肪存储。当生活压力加重时,会导致
皮质醇长期过量分泌
,而
基础代谢下降
,继而体温降低。
4、人体的炎性反应减少
随着医疗技术的提升,人类的病死率大有减少,使得人体的平均体温可以平稳在较低的水平。
而以前的人们时常生病,在身体发生炎症反应时,体内的免疫细胞更有活性,会促使体温升高,因此那个年代的人体温要相对更高一些。
体温越低,是否越好呢?
有人认为:当人的整体温度降低后,可以延长人的寿命。
主要是由于高的体温需要高的消耗和运行,而体温低,机体处于低运转状态,人的寿命或将运行更长久。
不过也有人认为:
体温越高,会激活人体免疫系统,会更有更多的免疫细胞参与,从而更能消灭入侵的病原体,以及保护好人体健康。
而一旦体温下降后,意味着免疫系统下降。
人的体温每下降1℃,免疫力会下降30%,
导致免疫系统会漏掉近1500个癌细胞及大量细菌、病毒,增加了癌症的患病率。
而体温高的人占很大优势,虽然他们生病时身体有强烈反应,但是病来的快去的也快,甚至很多疾病都可以自行痊愈。
不过问题是,正常体温标准只是参与多数人的数值,并不是说套在个体身上,就能作为绝对值来看。
由于每个人的基础体温不同,即便将相同的体温套在两个不同人身上,引发的反应也会不同。
所以各位朋友们,还是没必要去追求正常范围内的高体温。
毕竟体温这种东西都存在个体差异,适合自己才是最好。
参考文献:
【1】Global warming threatens human thermoregulation and survival[J]. Rexford S Ahima. Journal of Clinical Investigation. 2020(2)
【2】Decreasing human body temperature in the United States since 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J].Protsiv Myroslava,Ley Catherine,Lankester Joanna,Hastie Trevor,Parsonnet Julie.eLife,2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