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苏联想加入轴心国是真的吗据说二战前期苏联想加入轴心国是真的吗他是为了什么想加入轴心国如果苏联成功加入轴心国会是怎么样的结局
莫洛托夫为什么能取代李维诺夫成为苏联外交人民委员? 这和苏联从集体安全到自己独立反法西斯的大方针有关。苏联战前的外交大方针是这样的二战开始前英法到底有…
莫洛托夫访问美国有哪些成果? 美国把对苏援助与开辟第二战场两个问题联系起来考虑。由于美国已正式参战,本国也需要大批武器装备及物资,因而满足苏联提出的数额有困难。但罗斯福同时也表示,“苏军可能的被迫后退会导致盟国整个形势的极大恶化”,因此美国将尽其可能地帮助苏联,提供援助和开辟第二战场都是这种帮助的体现。在会谈中,罗斯福总统几次明确表示美国希望于1942年开辟第二战场。参加会谈的美军参谋长马歇尔将军也基本同意罗斯福的意见,但提出准备开辟第二战场的工作将使美国已经非常紧张的海上运输工具和物资供应,变得更为严峻。美国方面提出,为加速开辟第二战场,不得不大大削减对苏援助的数额,在7月1日至1943年6月30日一年中只能提供250万吨援苏货物,这个数字远远低于苏联要求的410万吨。不过,削减的几乎全部是一般物资,未包括坦克、飞机、弹药这类军用品,因而苏联并非完全不能接受。苏联方面表示,如果第二战场能于1942年开辟,苏联愿意接受这个建议。美方承诺将立即在英美军方就开辟第二战场问题进行磋商并制订出计划。在苏美双方共同商定的联合公报中特意写明:双方“就1942年在欧洲建立第二战场的紧迫任务达成完满的协议”。莫洛托夫回国途中再次来到伦敦,受苏美谈判。
莫洛托夫—里宾特洛甫条约对二战的影响?
苏联30年至39年在位的外交大臣是谁 马克西姆·马克西莫维奇·李维诺夫(俄语:Макси?м Макси?мович Литви?нов;1876年7月17日-1951年12月31日。
马克西姆·李维诺夫的苏联外交家 1917年十月革命以后,列宁指定李特维诺夫为苏联政府在英国的代表。但是英国政府不承认他,1918年他被英国政府给逮捕了,原因是英国政府想用他作为人质来从苏联换回罗伯特·洛克哈特,洛克哈特也是一个外交官,但此时他正囚禁于苏联。回到苏联以后,李特维诺夫成为苏联政府的游说大使。在他的努力斡旋下,英国政府终于同意终止对苏联的经济封锁。起初他任驻爱沙尼亚全权代表,后来任副外交人民委员。在李特维诺夫的努力下,若干欧洲国家均与苏联签署了贸易协定。人民委员奇切林的健康状况日益恶化,他多次长时间地在国外治病,因此李维诺夫实际上成了人民委员。1930年,约瑟夫·维萨里奥诺维奇·斯大林任命李特维诺夫为苏联外交部长。并在这个职位上干了9年。与自己的前任契切林和列夫·达维多维奇·托洛茨基不同,李维诺夫是个现实主义者,非常讲求实际。他善于持强硬态度,坚持自己的观点和当面讲实话。他是个西欧主义者。奇切林和莫洛托夫认为俄国的主要伙伴是德国,而李维诺夫认为是英国、法国和美国。为了国家安全,他尽其最大努力来与英法两国营造一个良好的国际氛围。1933年他成功的说服了美国正式承认苏联政府为合法政府。这是他获得成功的时刻。为表示感谢,。
二战时期苏联为什么入侵波兰? 与其说是苏联苏联入侵波兰,不如说是德国和苏联的分赃大会,无论是希特勒还是斯大林都知道德国和苏联在二战期间必有一战。而且这决定意义的一场战争。他决定这欧洲是红色帝国,还是纳粹的世界,但一切的战争首先不得在自己的国土举行,如果在自己的国土举行,首先就意味着自己是侵略者,这对伟大的斯大林还是正确的希特勒都是无法接受了,最好的方式就是在第第三国举行,而横亘在德苏之 间的波兰就是成为德苏之间的最好祭品。波兰不仅成为了德苏之间的祭品,也成为英法与德国之间的交易品。但波兰混到如此地步,完全是咎由自取。在这一点上,首先是波兰在和苏联有宿仇的基础上,波兰破坏了东欧的安全基础,引起苏联的仇恨。当希特勒雄起的时候,英法唯一做的的就是绥靖和祸水东引。也就是必须让苏德互掐,D但问题是苏德没有边界,因为其中有个波兰。而且波兰的独立得到了英法的保护,但只要苏德互掐牺牲波兰也未尝不可,这是英法的不援助波兰的首要原因,但英法精明,但德苏也不傻,如果说德国是恶棍,那么苏联在波兰的问题上就是流氓了。波兰最大的作死节奏是,在苏联刚刚立国的时候,充当反苏急先锋,后期和法国结盟反苏联。一战结束后从德国手里抢来出海口,又武装干涉苏联。
历史小白问一下,二战期间丘吉尔为何不与希特勒和谈?
苏联拥有1300多万军队,为何不愿意加入对日本作战? 第一次世界大战有至少三个大输家:沙皇俄罗斯帝国的崩溃,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瓦解,德意志第二帝国灭亡。1917年旧的沙皇制度被推翻了,俄罗斯帝国解体。在俄罗斯帝国的尸体上,一连串国家取得了独立,作为在俄罗斯帝国最大的那部分,经过十月革命,成为了苏俄。二战前的东欧在十月革命成功的头几年,新生的苏俄在经济上和军事上都是脆弱的,经不起外部的进攻和内部的骚乱。当时列宁的方针是休养生息、防止外部干涉和吸收国外资金,为此他采取了富有弹性的、灵活的对外政策。在苏俄内战后的年代里,它不能,也不愿意触犯法国、日本、英国,甚至波兰。(苏波战争的失败让苏俄放弃了向西扩张的想法,详见本头条号苏波战争系列文章。到1923年,苏联成为一个实体,沙皇俄罗斯帝国传统的扩张政策,也几乎原封不动地保留下来,但在手法上有所选择:就是对德国复兴为军事强国,克里姆林宫极力忍气吞声,唯恐与这个大国提前发生冲突。1939年3月,德国吞并了捷克斯洛伐克,并使斯洛伐克成为一个单独的傀儡国家。德国吞并了捷克斯洛伐克立陶宛迫于德国的压力,识趣地向苏联归还了它在1923年占领的边境狭长地带梅默尔。此时的英国和法国政府觉得建立一条反对德国入侵的不可逾越的阵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