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坚守自己心中的美,你的感受会与众不同

2020-10-17新闻5

读书读原著,不要被译者左右自己的思想。坚守自己心中的美,你的感受会与众不同。

坚守自己心中的美,你的感受会与众不同

上中学的时候,有种求书若渴的感觉,尤其是对于名著,有种很强的阅读欲望。有一次,拿到了一本英国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简·爱》,便兴致勃勃地读起来。

此前读过艾米丽·勃朗特的《呼啸山庄》,所以对她们三姐妹的作品都抱有很高的期望。

但是我读了几个小时却发现脑子里什么也没留下,整本书给人一种不知所云、乏味无聊的感觉,于是就果断放弃了。

坚守自己心中的美,你的感受会与众不同

多年以后,无意中得到一本英文版的《简·爱》,随便翻了几页,竟然很快被故事情节吸引了,忍不住一口气读完了这本书。

我上学时候的英语并不好,但是感觉阅读这本书还是够用了,这也许是很多人不敢读英文作品的原因,认为自己可能读不懂,其实英语成绩好不好与阅读能力关系并不大。

倒是那个翻译过的版本,让我觉得晦涩难懂,这或许就是一个翻译者的水平扼杀了一部优秀作品吧。

坚守自己心中的美,你的感受会与众不同

前几天就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露易丝·格丽克的诗歌译作发表了一些个人观点,认为诗歌是最难翻译的文学作品,外国诗歌在国内不受欢迎,与翻译者有极大的关系。

其实不仅是诗歌,任何一种作品在经过翻译之后,都会与原作产生很大的差距,比如我读过的《简·爱》。

其实对于外国作品如此,对于中国古文也是一样,所以我读书也不喜欢看别人的赏析、解读,因为我认为那也许不是我的感受。

坚守自己心中的美,你的感受会与众不同

记得在我最初读到南宋词人蒋捷的《一剪梅·舟过吴江》时,被词中的意境深深打动,先看看这首词吧:

“一片春愁待酒浇。江上舟摇,楼上帘招。秋娘渡与泰娘桥,风又飘飘,雨又萧萧。何日归家洗客袍?银字笙调,心字香烧。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让人不由自主地感受到一种远方的思家情怀和愁绪,尤其是那句“秋娘渡与泰娘桥”,让我仿佛看到烟雨江岸、依稀雾蒙的桥上,一个打着伞惆怅行走的女子。

坚守自己心中的美,你的感受会与众不同

不好意思,我的感觉或许与江南烟雨、雨巷有点混了,但是这首诗就给我了这样一种唯美的哀愁。

但是后来无意中读到关于这句诗的争论,原来还有“秋娘容与泰娘娇”一说,而且大多数专业人士认为秋娘渡、泰娘桥是两个地方,也就是说根本不可能有我想象中的女子,也不会有那种凄美。

但是这也形成了另外一些人士认为这如果是两个地名,就与全文显得极不协调,于是支持“秋娘容与泰娘娇”。

坚守自己心中的美,你的感受会与众不同

但是无论是地名说,还是“秋娘容与泰娘娇”,都让我觉得索然无味。也许我的理解是错的,但是我所感受到的那种美感却不是这些专业分析所能有的。

对于诗歌的“三分在作者,七分在读者”,这七分也许真的需要自己去体会,而不是将别人的体会强加于自己心中。

就如同《简·爱》译本和原文给我的感受,露易丝·格丽克等诺贝尔文学奖诗歌给中国读者的感受,以及蒋捷的《一剪梅》,我们自己能体会到的,也许和别人是不一样的。而我们的体会,也是别人所不能体会的。

坚守自己心中的美,你的感受会与众不同

所以,我更愿意并希望读原著,不受翻译、解读、赏析影响,去原作中寻找自己的感受。哪怕是错了,我也宁愿感受心中那份烟雨江岸、美女哀愁的唯美,而不是去想像东一个渡口、西一个大桥的不知东西。

至于“桥”与“渡”这样冰冷枯涩的东西,就交给那些鉴赏、翻译的人去做吧。

肃竹2020.10.16.14:07于勉县(原创作品,严禁侵权)

坚守自己心中的美,你的感受会与众不同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