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同沉积变形构造包括 沉积岩的层面构造主要有

2020-10-17知识9

沉积岩的层面构造主要有 一.机械成因的构造:机械作用形成的构造主要有三种类型其包括:层理、层面构造、变形构造。1)层理 是沉积岩中最常见的一种原生构造,它是通过成分、结构颜色等在垂向上的变化而显示的一种层状构造。层理的基本类型:水平层理、波状层理、斜层理、序粒层理、块状层理。2)层面构造 常见的层面构造有:波痕、泥裂、雨痕、雹痕、晶痕、冲刷面、流痕、槽模、沟模。3)变形构造 是在沉积物沉积的同时或稍后,沉积物尚处于塑形状态时,经变形所形成的构造。常见的变形构造有:负荷印模、球枕构造、包卷层理、滑坡构造、碎屑岩脉、盘状构造等。二.化学成因的构造 化学成因的构造很常见大致有三类:溶解作用形成的构造、凝聚作用形成的构造、溶解—凝聚作用形成的构造。三.生物成因的构造,包括生物生长沉积构造和生物扰动构造(生物侵蚀构造)。

同沉积变形构造包括 沉积岩的层面构造主要有

原生沉积构造特征 沉积岩的原生沉积构造是指沉积岩各个组成部分于沉积期形成的空间分布和排列方式。根据沉积岩原生沉积构造的研究结果,可确定沉积介质的营力类型及强弱,介质的流动状态,分析沉积环境,确定地层的顶底和地层层序,对恢复古地理环境及找矿等均有重要意义。目前对沉积岩的构造有多种分类方案,本教材采用构造的成因和形态分类(表4-3)。以下主要介绍层理、层面、同生变形和生物成因等最为常见的原生沉积构造。表4-3 沉积岩构造的分类图4-8 层理的基本类型和相关术语(一)层理构造1.层理构造的基本术语层理是沉积岩最重要的一种构造特征,是沉积岩区别于岩浆岩和变质岩的最主要标志。根据沉积岩的层理特征,不仅可确定沉积介质的性质和能量状况,而且还可判断沉积环境,有的层理还可确定水(风)的运动方向、确定地层顶底,有助于对比和划分地层。为了便于对层理进行描述和研究,首先要了解层理的基本术语(图4-8)。细层 细层是层理的最基本、最小的组成单位。厚度很小,常,最厚几毫米至几厘米,细层厚度与水动力强度和物质供应丰度呈密切的正相关关系。层系 层系是由一组在成分、结构、厚度和产状上都相似的同类型细层组成的。层系上下界面之间的垂直距离为层系。

同沉积变形构造包括 沉积岩的层面构造主要有

沉积岩的结构和构造有哪些特征 沉积岩分为 1陆源碎屑岩 2火山碎2113屑岩 3内源碎5261屑岩1陆源碎屑岩的构造有4102(1)流动成因构造-层理1653构造,分为水平层理 平行层理 交错层理 波状层理 块状层理 韵律层理等(2)同沉积构造-包卷构造 滑塌构造 砂球构造 碟状构造 帐篷构造等(3)层面构造-顶面(波痕 雨痕 泥裂 剥离线理等),地面(槽模 沟模等)2火山碎屑岩的构造有 a层理构造 b斑杂构造 c平行构造 d假流纹构造3内源碎屑岩构造较单一,有层理构造 还有一些特殊构造 缝合线构造等望采纳

同沉积变形构造包括 沉积岩的层面构造主要有

沉积构造 沉积岩的原生沉2113积构造是鉴别沉积环境的重要标志,5261如层理、波痕、生物遗4102迹、干裂、结核等。这些构造是沉1653积物成分、结构、颜色等不均一性而显示出来的岩石宏观特征,能很好地提供搬运介质(水、风、冰等)性质及其动力状况的信息。由于在露头上和钻孔岩心中易于直接地观察和测量,因而常被广泛用作判别环境的重要标志。1.层理层理是两个层面之间由于岩石的性质在垂直层面方向上,由成分、颜色、结构的变化所显示的层状构造。常见的层理有水平纹理(层理)、交错层理、平行层理、递变层理和块状层理等(图4-1)。图4-1 层理的基本类型(据赵澄林等,2001)水平纹理 在浪基面以下的低能环境或静水中,由细粒的悬浮物质缓慢沉积而成,由彼此平行的极细的水平纹层组成,纹层厚度通常为小于1~2mm,常见于湖泊中心、牛轭湖、泻湖、潮坪至次深海、深海环境中。平行层理 在急流的条件下,细砂、中砂、粗砂甚至细砾也可以形成互相平行的层理,它是由于高速水流形成的平坦床沙造成的,常见于河流边滩、海滩等环境中,在深海浊流沉积的特定部位也可出现。交错层理 交错层理是最常见的层理类型之一。它们由一系列与层理面斜交的内部纹层所组成,反映介质能量较。

渐新世—第四纪同沉积构造变形阶段和冲断构造发育时期 库车陆内挠曲盆地第三纪地层发育齐全,根据岩性—岩相接触关系、构造位置和剖面结构等特征(张义民等,1986),划分为南、北、中三种沉积类型。北部型主要分布于库车盆地北缘,为滨湖、河流、冲积扇相粗碎屑沉积,岩性为砾岩、粗砂岩和少量粉砂岩。中部型主要分布在与库姆格列木—依奇克里克断层相关的褶皱带(见第五章)上,为一套盐岩、膏岩、砂岩、泥岩和少量砾岩等细碎屑湖相沉积。南部型分布在秋立塔格冲断前锋带,为膏盐岩、泥岩等浅湖相沉积。图2-4为古近纪—渐新世岩相古地理图,从图中可以看出库车盆地为汇水盆地,冲积扇相仅分布在盆地边缘,其沉积范围小于20 km,其余均为湖相细碎屑岩沉积。图2-5为新近纪中新世吉迪克组岩相古地理图,该图也显示出库车盆地相对古近纪沉积范围扩大,但冲积扇相范围和河流相范围仍然很窄,盆地大部分地区仍以湖相细碎屑岩沉积为主;靠近塔里木河一带为洪泛平原相区(董砚如、唐平山,1992)。根据笔者的1∶5万库车地区岩性填图,也反映新生代粗碎屑沉积仅局限在盆地边缘,盆地内大部分地区为细碎屑沉积。图2-4 库车陆内挠曲盆地渐新世岩相古地理图图2-5 塔里木北缘库车中新世岩相古地理图库车陆内挠曲盆地第三纪沉积岩相。

软沉积物变形构造类型及特征 在地层记录中,软沉积物变形构造表现为多种形态,人们创造了许多相关的术语来对其进行描述;在这种情况下,就难以把软沉积物变形构造与其他类型的变形构造进行对比。此外,对同一类型的软沉积物变形构造,不同的研究者之间对其的成因解释也可能偏差很大,有人把它们归结于单纯的沉积因素(Anketell et a1.,1970),而有人则把它们解释为地震振动诱发(Alfaro et a1.,1997)。为了区分地震和其他因素对松软沉积物的影响,这一领域内的研究者曾提出过许多标准。但是,目前公认的标准有四个:①与震源同期的变形;②从时间和地层上都受限制的层位内广泛发生的变形;③变形可显示出向可能的震中区变形在频率和强度上系统地增加;④排除其他可能因素的能力(Ettensohn et a1.,2000;McAlpin,1996;Obermeier&Pond,1999)。由于这些标准在理论上决定于地质记录,所以以上面这四个标准为基础寻找地震成因变形具有很大的帮助,越符合这些标准,地震成因的可能性就越大。在对软沉积物变形构造进行分类时,主要要考虑到两个因素:一是软沉积物变形构造形成所需的能量大小(Lowe,1975,1976;Guiraud&Plaziat,1993),强调注入的能量愈大,变形构造的类型愈多,变形强度。

主要变形构造 (一)砂岩脉 砂岩脉(sand dike)是重要的软沉积变形构造,随着古地震学的发展和对震积岩的研究,很多学者认识到软沉积变形层中的砂岩脉与地震作用有着密切的关系,并且。

沉积构造分类 沉积岩构造是指沉积岩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空间分布和排列方式。其中,在沉积期形成的构造称为原生构造。沉积后形成的构造,有的是在沉积物固结成岩之前形成的,如变形构造;有的是沉积物固结成岩以后产生的,如缝合线、叠锥等化学成因构造。沉积岩沉积构造非常复杂,种类繁多,可按形态、成因、形成阶段,以及沉积构造在层内或层面的位置等进行分类。通常按其成因可分为物理成因、化学成因及生物成因形成的沉积构造。物理成因包括流体流动成因、同生变形成因及暴露成因等形成的沉积构造;化学成因包括结晶作用、压溶作用、增生与交代作用等形成的沉积构造;而生物成因包括生物遗迹、生物扰动、生物生长及植物根痕等形成的沉积构造(表3-6)。表3-6 沉积岩成因-构造分类续表但事实上,有些沉积构造的成因是非常复杂的,往往由多种因素共同形成,例如,鸟眼构造、皮壳状构造等既是孔隙水化学淀晶作用的结果,同时又是沉积物(岩)暴露的结果,因此,沉积构造的成因要视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根据各种沉积构造的主要成因分类,对常见的沉积构造分述如下。

沉积结构构造 (一)结构特征1.陆源碎屑岩中、新元古界的长城系部分组段和青白口系的陆源碎屑岩主要是:沉积石英岩、石英砂岩,其成分主要为碎屑颗粒和胶结物,有时见含量极少(3%—5%)的泥质和石英细粉砂呈杂基出现;碎屑颗粒包括石英、长石、岩屑和磁铁矿、绿帘石等重矿物,以石英为主,常见长石和岩屑(包括燧石岩屑和喷出岩屑),长石表面可见钠长石双晶和网格双晶,有的石英颗粒表面可见不规则的破裂纹。大红峪组SiO2化学成分含量高,超过40%,与本组石英碎屑组分多是一致的(宋天锐等,1987)。2.燧石硅质岩长城系和蓟县系地层中各种形态的燧石硅质岩是由二氧化硅组成的各种硅质矿物的集合体。在沉积岩中硅质矿物的有:细-粗晶石英、隐-微晶石英(隐-微晶玉髓)、纤维状玉髓、水玉髓、球粒玉髓、方英石和蛋白石。十三陵大红峪组、高于庄组和雾迷山的燧石岩中所见的硅质矿物有:微晶玉髓、细-粗晶石英和纤维状玉髓,以前两者为主,后一种少见。(1)微晶玉髓:通常无色,但常因包裹有杂质而显浅褐色,在显微镜下一般隐显小米粒状,在扫描电镜下均呈小于1μm的粒状集合体,粒间多孔隙,一般称为海绵状结构。微晶玉髓一般是胶体二氧化硅重结晶而成的,是硅岩的主要矿物,在。

与大型变形构造相关的沉积盆地 (一)拉分盆地是走滑断层系中拉伸形成的盆地。它是Burchifel(1966)研究圣安德列斯走滑断层控制的死谷盆地时首次提出。此后在研究圣安德列斯断层和亚喀巴湾一死海裂谷系中建立了相应模式(图7-16)。拉分盆地几何特点:盆地形似菱形。盆地两侧长边为走滑断层,两短边为正断层。菱形断陷盆地从形态上分为“s”型和“z”型,左行左阶雁列式走滑断层控制下形成的拉分盆地为为“s”型,右行右阶雁列式走滑断层控制下形成的拉分盆地为“z”型。拉分盆地的规模变化很大,大者长逾百余公里,宽数十公里,小者长数百米宽仅数十米。根据世界上已查明的拉分盆地的长宽比统计,比值约为3。拉分盆地的演化:盆地是在两条雁列走滑断层或是在一组雁列走滑断层控制下发育形成的。一组雁列走滑断层控制下发育的拉分盆地,各盆地先单独发育再相互连接组成复合盆地。一个大型拉分盆地内部可能存在次级拉分盆地,形成盆中盆或堑中堑构造(图7-17)。次级地堑中又会发生断块隆起,从而构成堑中垒构造。拉分盆地一般窄而长,在形成演化过程中,宽度相对稳定,决定于两条边界走滑断层的间隔。初始长度决定于两条边界走滑断层的重叠距,但是随着走滑断层的持续滑动而不断增长。一般长宽比达3即停止发育。所以,决定。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