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成渝双城经济圈发展论坛在成都举行

2020-10-16新闻12

成渝双城经济圈发展论坛在成都举行

人民网成都10月16日电(记者李平)10月16日,四川省经济学会2020年年会暨“成渝双城经济圈发展论坛”在成都举行。川内外数十位经济学界专家学者结合当下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及国家政策,围绕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重点难点、创新路径等问题进行交流和探讨,积极为政府决策和企业发展建言献策。

美籍华人科学家、晓龙基金会董事长曾宪章博士以“未来世界新格局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与对策”为题发表演讲。在他看来,在构建创新中国的进程中,作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两个极核,成都和重庆要向国内外一流创新城市看齐,参照奇点大学、西湖大学等构建创新人才聚集和培养新模式,抢占未来发展先机。

中共四川省委决策咨询委员会资深专家杨继瑞教授,则从以畅通国民经济循环为主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视角,阐述了这一新发展格局的理论逻辑及其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发展的指导意义。他认为,这一新发展格局遵循了国民经济循环理论和国别经济发展的必然规律,也是我国掌握经济发展主动权、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西部地区是中国经济的最大回旋余地,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要在科技创新、对外开放等方面加快体制机制突破,为这一新格局的形成做出川渝地区的贡献。

中共四川省委决策咨询委员会资深专家丁任重教授,从四川如何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角度讲述了他的观点。在他看来,关键是要推动合作发展、错位发展和定向发展, 着力构建“双核一轴、两翼三带”联动发展新格局。“两翼”中,南翼重点是推动川南经济区一体化发展,北翼重点是推动川东北经济区振兴发展;“三带”是指沿江经济带、成德绵乐广攀经济带以及成南达万经济带。

成都大学商学院院长助理张千友教授梳理了从成渝经济区到成渝城市群再到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政策发展脉络。在他看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辐射范围虽然超过其行政区划,但仍以成渝城市群为主要“骨架”。其面临的一个现实问题是资源竞争和“虹吸”效应造成的核心城市背向发展和次级城市发育不足,破解困境的关键在于平衡资源的集中高效利用和合理辐射带动关系。

此外,西南财经大学《财经科学》编辑部常务副总编赵磊教授、中国白酒学院常务副院长杨柳研究员、四川省经济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谭焱心研究员等,分别围绕经济学研究的内卷化问题、设立成渝城市群都市农业示范区的建议以及如何打造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人才聚集制高点等问题等发表了观点或研究成果。

据了解,四川省经济学会是成立于1979年的省级学术团体,汇聚了数百位知名经济学专家和实业界高端经济人才,专门从事经济学术研究与交流,长期为各级政府和企事业单位进行各类经济发展重大课题研究,成立40年来推出了一大批有影响力的研究成果,有效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完)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