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山村一角靓丽的文化墙
“绿蜡笔,画青山;蓝蜡笔,画小河;黄蜡笔,画麦穗;红蜡笔,画艳阳……”
村口的娃娃又搬着小板凳开始画画了,边画着眼前的美景,边喃喃自语,时而还被自己的“佳作”美得乐了起来。
孩子眼中这个美丽的地方,便是黄梅县城东梅山脚下的杉木乡梅山村。
村南,巍巍的梅山宛如绿色屏障,满眼苍翠。
村西,古老的悠悠河水绕村而过,直奔县河。
然而,早在几年前,这里却还曾是土坯破瓦,道路坑洼的贫困村。
近几年来,在村支部一班人的带领下,在邮储银行湖北省分行驻村帮扶工作队的大力支持下,梅山村阔步走在奔向全面小康的道路上,村里的集体经济日益强大,梅山人的幸福指数越来越高。
旧貌换新颜,共圆小康梦。
梅山村的扶贫路上,是谁将脚下的泥土捧上了心间?听听老乡怎么说!
有什么困难肯定会直接找你!
——80岁的宛师傅
从四面透风的土坯房,搬进干净整洁的新房子,“房子住的比原来舒心,感觉身子骨都硬朗不少!”80岁的宛师傅笑的合不拢嘴。
宛师傅是村里的五保户,也是邮储银行湖北省分行驻黄梅县杉木乡梅山村第一书记周治国的包保对象。在一次进村入户的走访调查中,周治国被宛师傅家破旧的景象愣住了,低矮的土坯房,光线昏暗,房子因年久失修,外面下大雨,屋内下小雨。
“被雨水打湿的黄土屋里,散发着潮闷的气息,老宛清瘦的背影瞬间让我眼睛发酸。”周治国现在回想起初见老宛的情景,还止不住沉思许久。
老宛,是周治国对宛师傅的“爱称”,因为在家里,他有时唤自己的父亲也是以“老周”相称,因工作的机缘能回到“老家”驻村扶贫,让本就是黄梅人的周治国觉得更加不能辜负乡亲们的期望,而梅山村就像自己的另一个家,对待老宛就像善待父亲一样,更需要真心实意。
想到那颤巍的老房时刻都有被雨水浇垮的危险,周治国便心头一紧,改善老宛的居住条件,刻不容缓。
2019年3月,周治国和村干部一道,来到老宛家勘查地基,商讨方案。短时间内为他申请到危房改造项目,为老宛争取到了2.2万元的危房改造金,加上村集体支持的1.3万元,就这样,老宛的新家有了着落。
白墙红瓦,再次走进老宛家里,周治国的手被老宛紧紧拉着不放。
“房子修的还可以吧?不漏雨了,没有安全隐患我就放心了,以后有什么困难记得直接跟我说啊!”周治国握了握老宛的手,好像这样能使老宛更安心些。
“好,房子好,政策好,共产党好,我还能有什么困难呢,有你这样的好干部,有什么困难肯定会直接找你!”老宛眼里闪着泪花连连点着头。
安全住房问题是“两不愁,三保障”里的一项重要内容,危房改造是扶贫任务中的重中之重。每个人都希望拥有一个遮风挡雨的港湾,贫困户更是如此。截至到今年8月,邮储银行湖北省分行驻村扶贫工作队和村两委,累计向上争取到38万多元的危房改造资金,160多万元易地扶贫搬迁项目资金,让梅山村34户贫困户搬进了窗明几净的新家。
梅山村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安置房整齐排列
有你在,明年还想搞个旋耕机啊!
——村民梅展新
走进梅展新家的小院儿,两扇气派的不锈钢大门,印衬着门上的“福”字都闪着光亮。
“梅哥,在忙什么呀?”周治国笑着望向正在院内忙活的梅展新,言语间的熟络已掩不住的亲切起来。
“这个收割机有点小毛病,我把它修理一下。”
“这两年这个机子用得怎么样啊?”
“去年搞了16000块钱,前年搞了7000块钱,一年比一年好。”梅展新边回答边拍了拍手旁的收割机,一副自豪的模样。
不仅能脱贫,还能自发创收,这是曾经作为村里贫困户的梅展新想都不敢想的事。
两年前,当驻村扶贫工作队走进梅展新家,问到他有什么想法和需求时,紧张的梅展新是壮着胆说了句“想买台收割机”,他觉得有了收割机既可以服务乡亲,又可以赚点收入,也许就是最大的梦想了。没曾想,没过多久,驻村扶贫工作队竟真的主动帮他申请到了5万元的小额免息贷款,支持他买到了收割机。
然而买了收割机也还只是个开始,如何使用,怎么创收,周治国又开始紧锣密鼓地张罗起来,去年一年,梅展新服务周围的农田有200多亩,已然成为村里的农机能手。
“有你在,明年还想搞个旋耕机啊!”梅展新抓抓脑壳,笑容里透着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坚定。
“这个想法好,我们一定全力支持。”周治国笑着说:“到时候,咱们再在村里成立一个农机合作社,希望乡亲们越来越好。”
为了让贫困户真正融入产业发展并长期受益,邮储银行湖北省分行持续将扶贫小额信贷作为助力贫困群众增收脱贫的重要抓手。从2015年至今,邮储银行湖北省分行驻村扶贫工作队累计向梅山村的贫困户发放了230万元的小额扶贫贷款,并在2019年帮助梅山村建设成为黄梅县的信用村,为他们打通了金融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邮储银行驻梅山村第一书记周治国(左)入户走访
年底请你吃鸡蛋,来我这里看成效!
——养鸡场的黎老汉
“原先仅靠家里的几分田,一年收入不到2000块钱。现在我和老伴儿在家门口的养鸡场打工,忙是忙,但收入一年能有15000块钱咧!”75岁的黎老汉一脸幸福。
像黎老汉这样年龄大、田地少的乡亲在村里不算少数。俗话说,大河有水小河满,脱贫攻坚,根本之策还是得壮大集体经济,发展产业项目,变“输血”为“造血”,才能从源头拔起穷根。
为了帮村集体增收,吸纳更多像黎老汉这样的村民在家门口就业,今年4月,周治国和驻村扶贫工作队向邮储银行湖北省分行争取到了10万元资金,支持村里发展林下养鸡。如今,600多棵杨梅树枝繁叶茂,上万只土鸡在其中觅食嬉戏。
“走,走,咱们去棚子里转转。”说话间,周治国便被黎老汉领到了身后的鸡棚。
“养鸡场一共有三个棚子,万把只鸡,我这个棚子就有4000来只,平时把灯和灭蚊器全部都打开,灯火通明,也不怕打雷下雨,鸡在这里吃得好,睡得香,欢快得很咧!”一说起自己看护的这片养鸡场,黎老汉的话头就止不住地敞开来,老伴儿嫌他话多,忍不住拉拉黎老汉的衣角,但眼神却默默望向鸡群聚集的地方,情不自禁地点着头。
“等到年底,鸡产蛋后就能见效益,收益就来啦!”黎老汉指了指眼前冠红肚圆的土鸡笑着说。
“好,等您老赚钱了我再来沾沾光呀!”周治国也打趣起来。
“没问题,年底请你吃鸡蛋,来我这里看成效!”黎老汉的自信显得倍有底气。
村里有产业,乡亲们就有希望。据悉,2017年村里虽然成立了合作社,但由于没有项目做支撑,合作社一直未能运转。去年在邮储银行湖北省分行驻村扶贫工作队的帮扶下,梅山村建了苗木基地和林下养鸡场。现在,依托合作社,12个贫困户实现在家门口打工,年人均收入达到8000元。到今年年底,土鸡产蛋进入销售期后,又可为村集体增收20余万元。
梅山村通组公路全部亮化
文化广场成了村民休闲娱乐的好地方
“炒炒炒,炒黄豆,噼呖啪啦翻跟斗……”一阵孩童的笑声响起,原来是画画的娃娃放下手中的蜡笔和小伙伴儿们在村文化广场嬉闹游戏。
看着孩子们可爱的笑脸,周治国说,希望他们永远不会经历贫苦的岁月,永远能美好如山中林,云中鸟,自强且自由,安定并富足。
在驻村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周治国和工作队一起,帮助宛师傅等23户乡亲改造了危房;争取贷款,圆了梅师傅的农机手梦想;提供金融帮扶,支持村里发展了苗木基地和林下养鸡。目前,一期规模100亩左右,总投资近300万元的香菇大棚也即将正式投产,帮助更多乡亲实现致富梦。
“撸起袖子,加油干!”周治国觉得,只要乡亲们能过上幸福的小康生活,再辛苦都是值得的。
据悉,截至2020年8月,邮储银行湖北省分行已为梅山村争取各类项目资金220万元,扩宽硬化村级主干道2.2公里,全村通组公路全部亮化,新建1500平方米的村文化广场,实现了全村79户187人全部脱贫。
一个民风淳朴、经济活跃、宜居宜业的新梅山正阔步走来!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来源: 人民日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