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甲亢:小心身体内部的“蝴蝶”效应

2020-10-16新闻9

一只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热带雨林中的蝴蝶,偶尔扇动几下翅膀,可以在2周以后引起美国得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这就是蝴蝶效应。在人体中,有一个内分泌器官外形酷似蝴蝶,虽然它所分泌的激素含量非常低,但是这只“蝴蝶”扑闪着 “翅膀”在人体中就足以产生非常剧烈的生理反应。这只“蝴蝶”就是甲状腺,它分泌的甲状腺激素在人体的含量非常低,需要用非常精密的仪器才能测定出数值,但是只要这只“蝴蝶”多挥动几下“翅膀”,就能产生惊人的能量,甚至导致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亢”)。

甲亢是什么?

甲亢,顾名思义,就是我们机体中的甲状腺素增多了,多到一定程度以后出现全身代谢亢进。三国时期有位风云人物——张飞,书中描述“豹头环眼,暴饮暴食,心情暴躁”,这些在医务人员看来,同样也是对一个甲亢患者典型症状的如实描述。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那对瞪大如铜铃的眼睛,甚至连晚上睡觉都是睁着眼睛的,好不骇人,其实这可能是甲亢导致的突眼。

为什么甲状腺素会异常增多?

实际上,人体的甲状腺激素是处于一种相对平衡的水平,这主要归功于我们身体中存在多种调节甲状腺的机制,其中最重要的是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作用于垂体,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TSH)作用于甲状腺,甲状腺才能分泌甲状腺激素。如果甲状腺激素分泌多了,就会抑制上游激素的合成,如果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上游激素的合成就会增加,从而将最终的甲状腺激素保持在稳定范围。因此,一旦这个调控系统出现问题,比如垂体长了瘤,促甲状腺激素就会大量分泌,那下游的甲状腺只能在上游激素的作用下不断分泌甲状腺激素。最常见的Graves病,就是由于促甲状腺激素受体抗体(TRAB)增多,产生类促甲状腺激素样作用,刺激甲状腺不断分泌甲状腺激素,却不被调控。另外,还有可能是甲状腺自身出现问题,出现炎症等情况时,原先待在甲状腺里面的甲状腺激素一下子全跑到血液里面了,也会出现甲亢症状。

甲亢:小心身体内部的“蝴蝶”效应

出现甲亢怎么办?

首先应该明确病因。对于垂体瘤,则可能需要手术切除相关肿瘤。如果是甲状腺的炎症,那甲亢则是暂时的,之后甚至会转化为甲减,因此,需要根据病情的不同阶段采取相应的对症治疗。而对于最常见的Graves病,目前有三种方法可供选择:抗甲状腺药物治疗、同位素碘治疗和手术治疗。简单来说,抗甲状腺药物的治疗原理在于抑制甲状腺合成甲状腺激素,使体内的甲状腺激素恢复到正常水平;同位素碘治疗是让甲状腺摄入一定剂量具有破坏性的放射性碘,从而破坏甲状腺组织,减少甲状腺激素的释放;而手术治疗是通过切除部分甲状腺,以减少甲状腺激素的释放。三种治疗手段都可以达到治疗甲亢的作用,但各有利弊,需要综合多方面因素以采取最适合的治疗方案。

甲亢:小心身体内部的“蝴蝶”效应

如何正确使用抗甲状腺药物?

抗甲状腺药物治疗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一般1~2年),需要定期复查甲状腺功能,并根据甲状腺功能调整抗甲状腺药物剂量。抗甲状腺药物主要药物有两种,分别是硫脲类(甲基硫氧嘧啶、丙基硫氧嘧啶)和咪唑类(甲巯咪唑和卡比马唑)。其中,甲巯咪唑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药物,其作用持续时间更长、服药次数少、起效较快,并且药物副作用发生率低。甲巯咪唑正确的服药方法是每日1次,早餐后服药。早期妊娠和甲状腺功能亢进危象时,可将丙硫氧嘧啶作为首选药物,丙硫氧嘧啶正确的服药方法是每日3次,餐前服药。在开始抗甲状腺药物治疗之前和治疗过程之中,需要进行血常规和肝功能检查,对于出现严重的白细胞减少或肝脏转氨酶升高的患者,不推荐使用抗甲状腺药物。

作者:江苏省镇江市第一人民医院 主管药师 陈昕晟

审核专家: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主任药师 李国辉

中国药学会科技开发中心、光明网科普事业部联合发布

来源: 光明网

#内分泌疾病#甲状腺疾病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