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第九章 传播制度与媒介规范理论 如何看待传播制度对媒介传播的影响

2020-07-21知识3

如何看待传播制度对媒介传播的影响 制度传播制度作为社会制度在大众传播领域的应用和反映,其内容十分繁杂,它体现了社会制度或制度性的因素在各个方面对传播媒介活动的影响和制约。传播制度研究既包括诸如媒介与政府之间的关系这种宏大的问题,也对一些较为微观的问题如媒介与社会群体以及广大受众的关系予以关注;既包括言论出版的自由与权利这种抽象的问题,也包括言论出版者所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等具体的问题。因此,可以说传播制度对社会整个结构和所有关系的复杂性都有所体现。影响传播媒介特别是大众媒介,因为拥有强大的社会影响力,所以传播媒介的发展一直被纳入到一定的社会规范、制度中进行约束,由此形成不同的传播制度。施拉姆等在《报刊的四种理论》中,将传播制度划分为“极权主义、自由主义、社会责任、共产主义”四种,传播制度中一项核心内容就是政府与大众媒介的关系,不同的传播制度中,传播媒介与政府关系不同。在古代以及近代时期,传播制度应属于极权主义范围,政府对传播媒介的发展采取的是干预主义的态度,政府与传播媒介是政治威权下绝对的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古代中国民间“小报”屡遭朝廷查封、禁止,在近代印刷技术出现后,英国王室对印刷有“特许制度”,甚至通过“印花税”来。传播学有什么理论? 1.子弹2113理论:早期大众传播学有“5261子弹论”,认为传播如4102同打枪,传播者一说1653话,接受者就会被语言的枪弹击中,传播效果就达到了。后来,这个理论受到了否定,传播效果的产生被认为由传播者与受众在复杂的交互作用下形成。2.传播流:“传播流”研究强调人际产播在大众传播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揭示了传播效果形成过程中的众多制约因素环节,对否定早期“魔弹论”的传播观起了重要作用,其代表学者是拉扎斯菲尔德,卡兹和罗杰斯等3.有限效果论其主要观点是:大众传播没有力量直接改变受传者对事物的态度,在人们作出某种决定之际,许多其他因素起着重要的作用,其中包括个人的政治、经济、文化、心理的既有倾向受传者对信息的需求和选择性接触机制,群体归属关系和群体规范,大众传播过程中的人际影响等等。4.议程设置功能该理论认为大众传播往往不能决定人们对某一事件或意见的具体看法,但可以通过提供给信息和安排相关的议题来有效地左右人们关注哪些事实和意见及他们谈论的先后顺序。5.沉默的螺旋如果一个人感觉到他的意见是少数的,他比较不会表达出来,因为害怕被多数的一方报复或孤立。这一理论假设人们总是在判断什么是公众的观点,而且。福建专升本新闻专业要考什么 一、考试要求《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专升本综合卷共计 300 分。考试科目涉及《传播学》和《广告原理》。考生在掌握下列指定教材中涉及到的具体章节的内容外,还要注意将这。传播学中,什么是媒介规范?媒介规范包括什么类型? 媒介规范是在特定的社会活动领域中围绕着一定目标形成的具有普遍意义的、比较稳定和正式的社会制度对大众传播的控制与规范,它包括政治法律制度、经济制度和思想文化制度等等。媒介规范包括:1.媒介的内部控制。2.传播媒介的自我规范。3.传播政策与传播法规。4.新闻伦理。5.客观性原则与平衡性原则。6.把关人与影响传播者把关人的因素。传播学有哪些著名的理论? 1.子弹理论:早期大众传播学有“子弹论”,认为传播如同打枪,传播者一说话,接受者就会被语言的枪弹击中,传播效果就达到了。后来,这个理论受到了否定,传播效果的产生被认为由传播者与受众在复杂的交互作用下形成。2.传播流:“传播流”研究强调人际产播在大众传播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揭示了传播效果形成过程中的众多制约因素环节,对否定早期“魔弹论”的传播观起了重要作用,其代表学者是拉扎斯菲尔德,卡兹和罗杰斯等3.有限效果论其主要观点是:大众传播没有力量直接改变受传者对事物的态度,在人们作出某种决定之际,许多其他因素起着重要的作用,其中包括个人的政治、经济、文化、心理的既有倾向受传者对信息的需求和选择性接触机制,群体归属关系和群体规范,大众传播过程中的人际影响等等。4.议程设置功能该理论认为大众传播往往不能决定人们对某一事件或意见的具体看法,但可以通过提供给信息和安排相关的议题来有效地左右人们关注哪些事实和意见及他们谈论的先后顺序。5.沉默的螺旋如果一个人感觉到他的意见是少数的,他比较不会表达出来,因为害怕被多数的一方报复或孤立。这一理论假设人们总是在判断什么是公众的观点,而且他们经常通过媒体来判断。。

#大众传播#传播学#制度理论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