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昔日煤矿人的“绿色”新生活

2020-10-16新闻15

昔日煤矿人的“绿色”新生活

万盛经开区丛林镇,汽车行驶在农村公路上。近年来,当地通过规模植绿行动和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将绿色还给矿山。(摄于9月9日)特约摄影 曹永龙/视觉重庆

因煤而立、因煤而兴,在煤矿资源逐渐枯竭后又因煤而困、因煤而衰——作为全国第二批、重庆首个资源型枯竭城市,万盛经开区不断探索资源型城市转型之路。

通过重构产业体系、重塑矿区形象、重建绿色生态,2018年万盛成为全国资源枯竭城市转型绩效考核7个优秀城市之一;去年,万盛地区生产总值迈上200亿元台阶,是2009年的5倍。

重构产业体系

“煤三代”做起出口订单

10月15日下午,万盛经开区平山工业园区耀皮工程玻璃厂内,镀膜玻璃生产线正在生产一批将发往迪拜的棕色镀膜玻璃。

繁忙的生产线上,27岁的徐维东沉着地检查玻璃质量。作为厂里的技术骨干,他已当了两年多的班长。“其实我是个‘煤三代’,在18岁参加工作的时候,根本没想到会到‘地面’来上班。”徐维东笑着说,把“地面”两个音咬得很重。

徐维东的爷爷上个世纪六十年代从四川老家进了南桐煤矿采煤队,是资深的煤矿工人;1986年,徐维东的父亲又进入煤矿,成为一名钳工。

万盛煤炭产量一度占四川1/4、重庆的一半,为重庆乃至全国煤炭、钢铁工业作出了重要贡献。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前,能进煤矿前途无量。

2012年,18岁的徐维东进了煤矿救护队,“我待了两年就出来了,因为那时当矿工已经是‘前途无亮’了。”

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由于煤炭市场持续疲软,万盛也陷入发展窘境:1999年,GDP负增长,有的煤矿企业曾连续几个月发不出工资。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万盛开始提出产业转型,直到2008年,才以“资源型城市转型推进年”为主题,正式吹响转型发展冲锋号。

2014年,徐维东进了新建成的耀皮玻璃厂,在发运岗位工作。这家企业的产品主要发往西南地区,作住宅门窗玻璃用。2017年,企业决定转型升级生产幕墙玻璃。与传统玻璃相比,镀膜玻璃产值要高出1倍。徐维东报名参加镀膜生产线的技术培训并当上了班长。

现在,耀皮生产的幕墙玻璃年产量超过200万平方米,产品销往全国各地,还出口澳大利亚、阿联酉、日本。

徐维东及家族长辈的经历,折射了万盛重塑产业体系的历程。

通过三十多年重构产业体系,万盛坚持壮大接续产业、发展替代产业、培育新兴产业,实现产业由“地下”到“地上”的转变:通过“退矿进一”,大力发展水果、蔬菜等特色农业,使其成为经济转型中新的增长点;通过“退矿进二”,利用已有工业优势,形成煤电化工、新型材料、装备制造三大传统优势产业和医药健康、电子信息、通用航空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构成的“3+3”产业集群;通过“退矿进三”,依托独特的喀斯特地貌发展旅游业,黑山谷等成为重庆知名旅游胜地。

目前,万盛煤炭采掘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由最高72%下降到5%。“3+3”产业集群产值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超过80%,累计认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30户、市级科技型企业192户,高新技术企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超过1/3。与此同时,“全域旅游·活力万盛”也深入人心。

重塑矿区形象

老矿工从棚户区搬进“公园”

今年69岁的范昌荣,每天健身走的步数在1.3万步以上。“每天早饭后,从家出发沿着孝子河散步,莫提有好安逸!”范昌荣穿着运动鞋,甩开手臂大步走起来。河边树荫下,健身的人们三五成群,一边谈笑一边健身走。

范昌荣曾是南桐煤矿洗选厂工人,他说,孝子河是万盛的母亲河,但以前河边有三四个煤矿,污水全往河里排,把河水也染成了黑色。

“以前的万盛是个‘光灰’城市。”范昌荣感叹,“倒回去三十年,哪能想到,我们会有一天住进公园。”范昌荣父亲也是煤矿工人,最初家就安在五零一片区。这一片都是连排的矿工宿舍,每个矿工一间。在范昌荣家里又陆续添了4个弟妹后,他和父亲用碎片贴着单间宿舍修起了两间“干打垒”。这样一来,原来的过道变成了仅容一人过的“一线天”。“当时住房困难,矿区家属区到处是这样的‘扩建房’,这儿的棚户区就是这么来的。”范昌荣说。

2010年,范昌荣和家人搬进了楼房,告别了曾经22户人共用一个水龙头的艰辛日子。

目前万盛完成采煤沉陷区、工矿棚户区、城市棚户区“三区”改造243.8万平方米,城市建成区面积扩大至21平方公里。这也让2.5万余户像范昌荣这样的居民能以较低的成本搬进新居,为产城融合奠定了基础。

在“三区”改造同时,城区还建起大量绿地: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3%;各类公园数量达到40余个,居民离家两三百米便能遇到公园;累计改造村容村貌10余万平方米,美丽宜居、绿色示范村庄占比达53%。

重建绿色生态

矿工靠生态“吃饭”

最近一段时间,望着已长到乒乓球大小的青色沃柑,关坝镇凉风村刘荣桂天天都乐得合不拢嘴:“沃柑是晚熟柑橘,明年初才成熟,但国庆来预订采摘的游客已有好几拨了。”

今年55岁的刘荣桂和大多数村民一样,曾是关坝煤矿的矿工。“一家只有两三亩地,种的粮食只够自己吃,不下井娃都养不起。”刘荣桂回忆道。

在一次事故中,刘荣桂的大腿骨折。这意味着他失去了下井的机会,只好回家打点零工。2015年初,他家被识别为贫困户。

凉风村所在的关坝镇是万盛小煤窑较为集中的区域,许多农民靠进矿打工维生。2014年底时村里贫困发生率为13.8%,其中有相当比例是因为矿井事故而致残、致病。

作为全国中小城市综合改革试点地区,万盛38家地方煤矿全部关停,淘汰煤炭落后产能260万吨。转型,成为凉风村这样的“煤矿村”的首要课题。

为此,该村确定了在修复、发展生态的基础上,重点发展特色休闲垂钓、生态果蔬种植的乡村旅游发展路子。

2017年,刘荣桂在干部的帮扶下流转60亩地种植晚熟柑橘。今年初,刘荣桂试挂果的沃柑每公斤售价达12元。

“我的沃柑只准备搞游客采摘,正常情况下预计年收入可以达到5万元以上。”刘荣桂说,“以前我这个靠煤炭吃饭的,以后就靠种树吃生态旅游饭了!”

据统计,万盛通过持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完成造林育林26.8万亩,全区森林覆盖率达55.3%,成功获批国家第二批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在转型过程中,万盛不少农村地区自觉践行“两山论”,通过“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找到新的增收途径。 本报记者 罗芸

(责编:陈易、张祎)

#棚户区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