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将诸葛亮奉为“智绝”,与其齐名者,恐怕惟有庞统。
庞统,字士元,汉末荆州襄阳人,其家族为荆州当地的六大家族之一。庞统有个著名的伯父,名叫庞德公,是汉末荆州大名士,他称自己的侄儿为“凤雏”,而称当地另一位大才子诸葛亮为“卧龙”。
这两个词的意思:虽然二人现在还没有发迹,但将来一定会成为人上之人。
不过,《三国志》记载,在同时期的荆州,还有一位名叫傅巽的人物评论家,他“瑰伟博达,有知人鉴”,而他对庞统的评价却是“半英雄”。
“半英雄”,也就是半个英雄。我们可以解释为是有严重缺陷的英雄,或者是没能达到自己人生目标却中途离场的英雄。结合庞统的人生轨迹理解,傅巽的这句话真是一语成谶。
一、名人热捧
在汉末三国时期,要想成走上成功的康庄大道,光有能力是不够的,还需要有名人背书。
青年时期的曹操,为此曾死乞白赖的去找相人大师许子将,直到他说出“子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的评语后才心满意足的离开。
庞统与曹操相比,委实要幸运得多,因为他的伯父庞德公、师父司马徽皆精通看人评人。
司马徽说:“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而且还补充道“(庞统)南州士之冠冕”。他认为庞统的才能,在南郡人士中是首屈一指的。
不光师长们努力为庞统鼓与呼、制造舆论,就连徐庶、诸葛亮这些同门校友们,也是相互无限度的吹捧。在他们的口中,自己好友们的才能总是“十倍于己”。弄得刘备一直搞不清楚,你们几个到底谁更厉害?
这告诉我们,人才之间互相抬举才能实现共赢,而若互相贬低,到头来损害的是每一个人的利益。
在荆州名士阶层的力捧之下,庞统的声名远播,甚至连不少江东名士都知道了他的名号。
那么,这是否有助于庞统的职业发展呢?答案是否定的。
二、阵营选择
庞统的名声在荆州地区传开后,依靠着家世与声望,他自然成为刘表治下南郡地区的一名功曹(古代郡守、县令的主要佐吏)。
这时,《三国志》记载了一段耐人寻味的故事。庞统当上功曹后,非常乐于称赞和扶持当地的人才,但是,他的赞语往往言过其实。
庞统解释说:“现在世风日下,如果不把这些人说得更好听一点,那么以后的风气就更差了。”
从庞统的话里了,我们也可以得知:“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这种话,听听也就算了。
提到“卧龙”,有人还会提出这样的疑问:刘备既然知道庞统与诸葛亮齐名,为何只“三顾茅庐”,而不去请庞统呢?
其实,我们可以这样解释:庞统已经先于诸葛亮迈入仕途,成为刘表的部下,刘备不方便直接挖墙脚,得罪刘表。
但奇怪的是,当曹操拿下荆州以后,也未重用庞统。《三国演义》中庞统献连环计的桥段纯属虚构。
这也可以说明,庞统虽在江南、江东有名气,但其影响力远未波及中原。
赤壁之战后,庞统面临着人生第一次重大抉择:追随曹操撤往北方,投奔新兴势力刘备,亦或者留下来任职东吴。
三、弃吴奔蜀
赤壁之战后,荆州被三家瓜分,南郡被东吴占据。而
庞统最后也选择了留下,继续担任功曹,只不过其顶头上司换成了南郡太守周瑜。
建安十五年,周瑜病逝,为他护送灵柩回江东入土的,正是庞统。
此时,江东一干名士纷纷前来拜访庞统,庞统也过了一把人物评论家的瘾,对他们进行了一番点评。这证明,庞统已经在东吴积累了不小的人气。
《三国演义》中,虚构了孙权亲自面试庞统并嫌弃其貌丑的情节,其实,庞统并没有留恋东吴,孙权也并无挽留庞统之意。
庞统为何最终舍弃较为强大的孙权,而最终转投刘备的怀抱呢?
庞统、诸葛亮、徐庶等人为同门,有着同一水平的抱负和人生目标。他们所需要的,是“尽其才”,而不是“尽其事”。
所以,有一个能够让他们发挥全部才能的舞台,其实比这个舞台本身的规模大小还要重要。
所以,庞统与诸葛亮其实想法是一致的,他们不约而同的选择了兵微将寡的刘备,而不是此时已经人才济济的孙权。
四、初任即免
庞统投奔刘备后,并没有如诸葛亮一样,获得刘备的重视。他获得了一个“荆州从事”的虚职,实际上担任耒阳县令一职,这与之前的功曹,几乎没什么区别。
庞统因为没有找到用武之地,甚至颇为后悔自己当初的选择,于是整日闷闷不乐,不理政事,最后竟然被刘备免了官。
刘备为何如此轻视庞统呢?按照《三国演义》的说法,他是因为庞统貌丑,所以才对其心生厌恶。
这种说法,未免太小看刘备了。刘备此时已经闯荡江湖30余年,阅人无数,而且早已听闻“凤雏”之名,不可能犯这种“以貌取人”的低级错误。
比较合理的解释是:刘备虽对庞统早有耳闻,但他潜意识里认为,荆州名士多名不副实(参照同为荆州人的马谡),他们夸夸其谈可以,但多数难堪大用。
所以,对于庞统,刘备是抱着试试看的态度的,先用一个“县令”去考验考验他。结果,庞统自视甚高,没有明白刘备的用心。
五、高光时刻
庞统被免官后,更加郁闷。而诸葛亮听说此事后,又多次当着刘备的面保荐庞统,东吴的鲁肃甚至亲自修书一封,称赞庞统的才华。
刘备再次找庞统深谈,才发觉自己几乎错失了一位与诸葛亮相同档次的人才。于是,庞统一跃成为军中的二号谋士。
庞统这才得以“脱胎换骨”,发挥了自己在军事上才华。值得一提的是,在战略方面,庞统似乎比诸葛亮更加务实:赤壁之战后,三家瓜分荆州,刘备几乎不可能实现对荆州的全占,所以“隆中对”只是空想;而庞统认为刘备应迅速攻占益州,追求落袋为安,而不应把主要精力放在守荆州上,而这样做才符合当时的形势。
长期被敌人撵得东奔西逃的刘备,可能更加懂得这个道理,所以,他与庞统其实更加心有戚戚焉。
但是,33岁的庞统在入川过程中,虽然也表现得足智多谋,可他的种种行为,也着实体现了一个年轻军师与一个老谋深算的权谋家之间的差距。
刘备比任何人都想吞下益州,可他比任何人都讲究吃相。所以,入川前,他扭捏作态,唱尽了高调;入川后,他与刘璋欢聚一堂,演技又爆棚。
对于庞统提出的种种迅速拿下益州的计策,他均予以否定。刘备首先要争取的是人心,然后才是终结刘璋及其老爸在益州长达10余年的统治。
与刘备相比,庞统更像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小伙子,虽才思敏捷,但在权谋方面还嫩得很。
而庞统之死,更加证明了这一点。历史上的庞统,并非被张任设伏杀死于落凤坡,而是在攻打雒城的战役中,因率军攻城而被守军射中,不幸阵亡。
一位军师,竟然亲冒箭雨指挥攻城,虽勇气可嘉,但这种行为未免太过于冒失了,这岂能是一位老成持重者的谋士所为?
傅巽当年说他是有严重缺陷的英雄,或者是未能功成却中途退出的英雄,这是很有道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