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的影视小说当中,秀才往往成为了必不可少的角色,比如《武林外传》中的吕秀才,虽然有着书生气质,然而只能屈居在小小的酒楼,成为一名管账先生,而在《儒林外史》当中,范进在中举之前,考中了秀才,面对拿了一副猪大肠给他庆祝的丈人胡屠户,依然是唯唯诺诺,从这些地方我们似乎不难看出,过去的秀才,似乎并不是什么值得显摆的身份,那么放到如今,秀才又相当于什么学历,本科生能考上吗?其实你可不要让电视剧给骗了,考上秀才,可不是什么容易的事情。
我们不妨先来看上一组数据,欧洲学者在1979年出版的《清代中国教育与大众文化》(Education and popular literacy in Ch'ing China)文章当中提到,光绪六年(1880年),民众的识字率应在下至16.6%与上至28%之间,其中女子的识字率在2%-10%,男子在30%左右。然而这也仅限于识别几个简易的汉字,而上过私塾的人,只占据了整体人口的17%。
实际上,在印刷术发明以来,这个数字已经是非常好的结果,要知道在20世纪50年代,汉字未曾简化前,全国文盲率竟然一度高达惊人的80%。
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何古人去看官府发布的告示,总得有人大声读出来,周围的人才能明白是什么意思,而至于秀才,又得从为数不多能够认知的人中挑选出来。它的难度有多高呢?
按照明清期间的科举制度,想要步入功名的人,首先得经历寒窗酷暑,通过地方州县的考核,才能获得继续参加考试的资格,这一级别被称之为县试,又称之为童试,通关者即可被称之为童生。
在成为童生之后,便可以参加三年举行两次的院试,通过这一次审核,方能够被称之为秀才,别看这小小一道坎,却难住了不少人,比如鲁迅笔下的孔乙己,就是一个久考不过的老童生,而范进也是在50多岁,才堪堪考上。至于曾国藩的老爸曾麟书,苦读数十年,一直到43岁,考了十三次,才成为秀才(府君于是年四十有三,应小试者十七役矣)
在考试过程中,秀才也分为了三等,成绩最好的称“禀生”,由公家按月发给粮食;其次称“增生”,“附生”,不供给粮食。
根据史料统计,清代大约出了200多万童生,共计46万秀才,乍一看这个数字,录取率四分之一,岂不是和一本差不多?然而这么想的话,你可就是大错特错了。
这涉及到一个浅显的数学题,当读书人成为童生的时候,只有16岁的平均年纪,然而秀才的平均年纪,却达到了24岁,期间足足八年,这也就意味着,在秀才考试过程中,你还得和那些大上十几岁,甚至是几十岁的“重考生”一起竞争。
而在乾隆三十年的东台县考核当中,一共有上百名童生参考,秀才却仅仅只有10人,录取率只有仅仅10%。这还是在童生的基础上。考试的难度,显然远远的超过了一本的录取。
从另外一方面来说,清代270多年,才出了46万的秀才,而在2020年,高考人数1071万,假设一本是5%,那也有将近50万人,显然秀才的难度,还要大上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