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柯伊伯带是一个面 柯伊伯带之外会不会存在未知的大行星?你怎么看?

2020-10-15知识27

柯伊伯带指的是什么? 1951年,美国天文学家杰纳德.柯伊伯(Gerard Kuiper)通过对彗星的研究,推测出在太阳系的外围,应该存在着一个充满了微小冰质天体的冰封之地,它们主要是由太阳系形成之初的原始星云构成,是目前太阳系短周期彗星的发源地。由于当时的观测条件有限,在杰纳德.柯伊伯的有生之年,他的推测都没有得到证明,直到1992年,人们才在这个位置发现了除了冥王星以外的第一个天体“1992 QB1”。在接下来的时间里,随着观测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又在这里陆续发现了数以千计的其他天体,这与杰纳德.柯伊伯的推测基本相符,为了纪念他,人们将这片区域命名为柯伊伯带(Kuiper belt)。柯伊伯带有很多地方都与木星与火星之间的小行星带相似,但它的范围却比小行星带大得多。柯伊伯带的范围从海王星轨道(30个天文单位)之外,一直延伸到距离太阳50多个天文单位的地方。大多数的柯伊伯带天体,都集中在距离太阳42到48个天文单位的区域,它们沿着一条与黄道面倾角很小的、近似圆形的轨道围绕太阳运行。之前的天文学家认为,在太阳系形成之初,各种物质互相碰撞、吸积,慢慢形成了现在的类地行星、以及气态行星的固态内核。在这个过程中,很多挥发性物质被太阳风吹到了外围,它们在这里冻结成。

柯伊伯带是一个面 柯伊伯带之外会不会存在未知的大行星?你怎么看?

什么是“柯伊伯带”?(作虚心状)有选项 A有小天体构成,位于太阳系边缘1951年,天文学家柯伊伯提出,在太阳系外围可能有一大群小天体绕太阳运行。1992年,天文学家在海王星以外发现了一个直径200公里左右的暗淡天体,编号为1992-QB1,为柯伊伯的上述观点提供了直接证据,“柯伊伯带”从此不再只是假设,它位于海王星轨道以外,拥有几万个或可能更多天体,由冰和岩石组成。科学家相信,这些天体是早期太阳系中物质凝聚成各大行星的过程中剩下来的残渣。木星在海王星的太阳一侧,“柯伊伯带”在海王星外测。

柯伊伯带是一个面 柯伊伯带之外会不会存在未知的大行星?你怎么看?

柯伊伯带还有可能再发现大于等于冥王星的行星吗? 一,去年在读K,Btygin,M,E,Brwn,Astronm,j,151.22.2016时了解到距太阳60-1500亿km有个慧是仓库,也就是五十年前由吉纳德,柯伊伯提出的小星行带,故科学上称为柯伊伯带。二,冥王星PIuto运行在柯伊伯带的内缘边,所以科学家根据牛顿定律计算模拟,系与系,系与星,星与星的运行轨迹,引力大小等利学方法预测在柯伊伯带外侧应该存在一个比冥王星还大的星来影的整个带的运行!

柯伊伯带是一个面 柯伊伯带之外会不会存在未知的大行星?你怎么看?

柯伊伯带和奥尔特星云是什么关系? 太阳系的使者漫谈 ?www.zhihu.com ? 1.2K ? ? 56 条评论 ? ? ? 感谢 ? 139 人赞同了该回答 没错,就是奥尔特云包围着柯伊伯带。太阳系以太阳。

柯伊伯带指的是什么? 柯伊伯带是太阳系的组成结构之一,是八大行星的同胞兄弟姐妹,是太阳系的最外围区域。我们知道太阳系内有八大行星,处于最外围的是海王星,海王星距离太阳大约38.8个天文单位,在海王星更外围的是降级成矮行星的冥王星,冥王星距离太阳大概39.3天文单位。包括冥王星以及向外的一个圆环区域,大约距离太阳40~50个天文单位的位置有很多由尘埃和冰晶构成的小天体,目前发现的数量已经超过1000个,这些天体目前认为是太阳系原始星云的残渣,并没有形成较大的天体,这个区域最早是由荷兰裔美国天文学家柯伊伯提出的,所以就称这个区域为柯伊伯带。那么为什么会形成柯伊伯带了?查询资料发现,柯伊伯带和处于火星和木星之间的小行星带不同,主要是冰封物质,那么这些物质就不可能是在太阳附近形成的,因为如果接收到太阳的辐射太多,这些冰封天体有的可能消失。在形成地球等八大行星的同时,各种物质互相碰撞、吸积,也形成了很多微小的固态内核,这些固态内核最早主要集中在木星附近,后来被木星甩到了现在的位置,继续集聚冰晶和尘埃形成了现在的柯伊伯带。由于这些小行星本身不发光,距离太阳地球较远,因此发现是一个很不容易的过程,上图是荷兰裔美国天文学家柯伊伯。今天的。

柯伊伯带在太阳系的 什么位置上? 在海王星轨道外侧的黄道面附近,有一块天 体密集的中空圆盘状区域,它就是柯伊伯带,名 称源于荷兰裔美籍天文学家柯伊伯。柯伊伯带是 现在我们所知的太阳系的边界,也是。

柯伊伯带之外会不会存在未知的大行星?你怎么看? 我看回答这个问题,有必要先科普一下柯伊伯带在哪里?太阳系究竟有多大?柯伊伯带距离太阳约30天文单位(地球到太阳的距离是一个天文单位)!在海王星轨道外黄道面附近、天体密集的中空圆盘状区域。柯伊伯带的假说最初是由爱尔兰裔天文学家艾吉沃斯提出,杰拉德·柯伊伯发展了该观点。所以称为柯伊伯带。被踢出九大行星行列的冥王星,就是在柯伊伯带内的矮行星。也有许多人认为这里就是太阳系的边缘!如果是这样,这个问题就变的毫无意义!还有许多人认为,太阳系的真正大小要以太阳的引力范围为标准!也就是奥尔特云!它一直延续到距离太阳50000—150000天文单位的区域!本人也持这种观点,感觉人类一直未发现的第九大超级行星就应该在这一区域!这里是太阳引力束缚天体作圆周运动的最后区域,也即太阳系边界。“旅行者1号”以每年约3.5天文单位的飞行速度,还需要30000年才能飞出太阳系,正是基于奥尔特云延伸至100000天文单位,所以在柯伊伯带以外不但有能超过地球质量十倍以上的大行星,可能还远远不止一个!以后要是被证实它们是存在的!那将彻底颠覆了人类对太阳系的认知。大家知道,海王星的发现就是因为,天王星的运行轨迹由于受到海王星的影响,而且发生了有规律的。

旅行者1号能避开柯伊伯带密集的小行星碎片安全飞出太阳系吗? 关键不是能不能避开小行星,旅行者1号本身就已经跨越180亿公里之外的科伊伯带,目前已经飞到了日光层,处于星系物质和太阳系物质的过度区域,然而距离飞出太阳系还十分遥远。从现在的各种太阳系模型上来看,木星和火星之间的小行星带、海王星之外的科伊伯带都有大量动陨石、小行星分布,相互之间的距离看起来十分近,要穿越陨石密布的天体带似乎非常困难。但是木星和火星之间的轨道,乃至更远处的科伊伯带的周长实际上是非常大的,要知道火星绕太阳运行的半径是227,940,000 千米,周长则更长,科伊伯带就更不用说了,体积很小的陨石小行星等天体分布在狭长而广阔的轨道上,分布密度是非常低的,而旅行者1号、2号两颗飞行器在穿越这些地方的时候速度又非常快,撞击陨石的几率是非常低的,比在路上行走被车辆撞击的几率还低不少,目前这两颗都跨越了科伊伯带飞入了星际空间。旅行者1号的主要任务是探索木星、土星等太阳系外侧行星,在飞行的过程中必须精确计算飞行轨道,确保其能被这些行星的引力所俘获,绕着木星轨道运行,由于木星是太阳系最大的天体,要绕土星运行,旅行者1号的轨道必然和木星黄道面有较大的夹角,最后是利用引力弹弓,相当于是被木星等天体甩出去的,轨道面。

奥尔特云和柯伊伯带有什么联系吗?

#木星#柯伊伯带#海王星#冥王星#天文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