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i东营·魅力乡村系列报道|每村3-5个互助会,让基层文明实践活动更接地气

2020-10-15新闻4

中国山东网-感知山东10月15日讯 在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的开展中,基层队伍建设尤为重要。广饶县在每个实践站成立移风易俗、文化传承、扶危济困等3-5个文明实践互助会,吸纳村“两委”成员、部分“五老”志愿者、致富带头人、文化带头人等担任各类互助会会长,并以此为依托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第一时间为群众解难题、办实事。

村民有困难时帮一把

街坊四邻心里有底了

5月24日,广饶县广饶经济开发区东王村的赵淑荣收到了村里爱心互助会送来的2000元现金,虽然钱不算多,但对赵淑荣一家来说无异于雪中送炭。

赵淑荣自打2016年查出患有乳腺癌后,看病、手术、住院就成了她的常态,原本就不富裕的家庭3年来花费近5万元,报销后个人承担2万多元,全家的日子过的愈发艰难。在村民劝说下,她向村里爱心互助会提交了一份申请。很快,互助会到她家里进行了详细考察,村两委也组织召开了村民代表大会,决定对她家实施救助。

爱心互助会在东王村已运行近1年时间。去年,在村支书王仲武的牵头下,党员干部带头捐款,全体村民踊跃参加,这个仅有140户的小村很快就筹集了第一批爱心基金11万余元。“互助会成立的目的就是在村民有困难的时候帮一把,让街坊四邻心里有个底。”王仲武说。

i东营·魅力乡村系列报道|每村3-5个互助会,让基层文明实践活动更接地气

爱心互助会只是这个小村志愿组织的其中一支,东王村五老志愿服务队在村里也颇受欢迎。去年,村里十几名退休老人自发成立的东王村五老志愿服务队主动承担起全村孩子的课后作业辅导工作。他们还利用暑假、寒假、“五一”等假期在村委会议室义务开办历史、书法、家庭教育等课程,受到孩子和家长的支持。

i东营·魅力乡村系列报道|每村3-5个互助会,让基层文明实践活动更接地气

群众的需要和呼声在哪里

文明实践活动就延伸到哪里

花官镇张铺村的“巾帼志愿服务队”是广饶县最早成立的村级互助会之一,在张铺村党支部书记张春芳的号召下,村里所有妇女都参与了这支巾帼志愿服务队,通过开展志愿服务,凝聚群众、引导群众,以文化人、成风化俗。她们不仅主动承担了全村公共卫生、活动组织、关爱老人等工作,如今还为村民“抢险救灾”的主心骨。

i东营·魅力乡村系列报道|每村3-5个互助会,让基层文明实践活动更接地气

今年春天,张春山一家引取暖引发火灾,家具家电尽毁。巾帼志愿服务队第一时间赶到他家帮着清理、修缮,并拿来了家里的闲置家具和电器应急。在她们的号召下,村里很快组织村民捐款近6万元,帮张春山一家渡过难关。

依托村(社区)实践互助会,广饶县不断发展壮大群众身边的志愿服务队伍,解决农村生活困难、政府救助时效性不强等问题,用最直接、最快速、最有效的方式解决了群众身边的小事、难事和急事,受到了群众欢迎。同时,该县还通过新时代文明实践融媒体工作平台认领“微心愿”,帮助解决群众实际困难129个,真正实现了“群众的需要和呼声在哪里,文明实践活动就延伸到哪里”。

i东营·魅力乡村系列报道|每村3-5个互助会,让基层文明实践活动更接地气

在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实践活动中,实践互助会在宣传发动群众参与线下文明实践活动的同时,指导群众通过新时代文明实践融媒体工作平台进行会员注册、参与线上文明实践活动,并获得相应积分,积分可兑换物质奖励。通过线上线下发动,让更多基层群众参与到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中。目前,已有近3.8万名群众注册成为系统会员并常态化参与活动,参加各类线上线下文明实践活动4180场次,有效调动了群众参与实践活动的积极性。

“实践互助会作为最贴近基层群众的基层志愿服务组织,通过广泛征集群众需求,为基层群众吐露心声、反映问题、提出建议提供方便快捷的家门口‘绿色通道’,及时将搜集整理的意愿信息,经审核后补充到文明实践目录,在全县进行‘送单’推广。”广饶县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孙玉平说,目前,全县已形成7大类100多项文明实践活动目录供群众“点单”,促进上下联动,让基层的文明实践活动更接地气、更有活力。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