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vivo的“冬天”

2020-10-15新闻5

几次行业冬天,vivo都感受到了极度寒冷,却最终实现了成长。为什么?vivo高管披露关键秘诀

文/Welkin

回想最繁盛的时期,仅国产智能手机品牌就超过了500家。大浪淘沙,当下全球智能手机市场进入五强赛,竞争升级,每个品牌必须精心修订属于自己的生存法则。

发展二十五年,vivo自然经历过汹涌浪潮,有大洗牌式的行业寒冬,也有自身发展的瓶颈挣扎。

就像vivo创始人沈炜曾经不止一次强调“困难危机往往是转危为机的最好时机”,若翻阅数据与其历史境况逐一比对,会发现每轮大小危机之中,vivo都表现出了一股逆势生长的韧劲。

vivo的“冬天”

vivo不介意另类,独享寂寞的成功

市场发展放缓已久,渐进式创新徒增倦意,局势再生动荡……今日放眼望去,无论上游芯片领域,还是横向延伸的IoT产品链,都在积极向手机品牌商们招手,提供新鲜选择。

千变万化之中,拥有不被外界诱惑和分心的专注力,会成为一项出奇制胜的生存技能吗? vivo高级副总裁、首席营销官倪旭东认为,专注种因、聚焦于创造消费者需要的智能手机及相关产品,是vivo变与不变的生存法则。25年,不被分心的能力

1995年成立至今,我们就做了一件事:一直聚焦在通信终端行业。最早是步步高电话机,之后做了步步高音乐手机,然后从2G级到3G的时候,把品牌从步步高改成了vivo。

手机行业的变化还是非常大的。vivo能一步步走到今天,能在每个阶段活下来,离不开国内移动通信产业链的快速发展,也离不开vivo坚持的理念。

我们一直专注、聚焦于做消费者喜欢的产品,在意如何处理好每个阶段与合作伙伴、消费者的信任关系。vivo今天的份额也好,规模也好,只是一个结果,“因”在于这些理念。

做好“因”的事情,最终规模做大,只是一个结果而已。全球市场舞台,vivo不变

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地域上的全球化,我们始终坚持两点不会变:

一是企业理念。vivo想成为谁?包括坚持做消费者喜爱的产品、包括怎么对待员工、合作伙伴,在危机的时候应该怎么做。到现在为止,vivo海外的产品、理念,或者品牌定位跟国内并没有什么不同,都是vivo,都是一样的价值观。这些东西不会因为时间或者地域的变化而产生改变。

另一点不会变的,是我们持续对于一些围绕手机跟消费者使用场景相关的长赛道的技术投入跟创新。比如关于影像、手机设计的投入,对交互体验、性能等一系列的聚焦投入。

变化的方面,主要是在全球化过程中,跟随本土化思路探索后进行调整的地方。我们有一个观点叫“More Local,More Global”,怎么去更加懂当地的消费者、当地的合作伙伴?如何更加尊重当地的法律和文化、员工习惯?地域的不同会导致消费者对产品和服务的需求有差异,因此要不停地进行因地制宜做一些变化。长赛道,从消费者与手机的关系出发

最早2G网络解决的是人和人的连接,4G时代发展为人和数字世界的连接,现在5G时代要解决人跟物的连接问题。从连接的复杂度来看,这些是在不停变化的,但本质上,手机一直是消费者连接外界的途径,消费者对于视觉、听觉、触觉等这些方面的需求也都会存在。

根据消费者跟手机的关系出发,我们选择了影像、设计、系统交互和性能等长赛道。比如影像,消费者长期存在记录分享美好的照片、视频的需求;设计满足的是人对美的追求;性能则涉及使用电子产品时的流畅感,对愉悦的、使用舒适感的追求,这些需求是不会因为技术的变化而改变的。

也许不同地域对产品的要求会有差异,但消费者最底层的需求出发点是不变的。创新,要回应消费者需求

我认为一个企业是有能力边界的,我们第一阶段还是要把手机做好。保持专注,聚焦,这也是vivo的特点。当然,我们同时也有IoT的事业部在做研发,会陆陆续续推出一些跟手机交互或者联合后能带来更好体验的产品。

我经常想强调的一个观点叫“参数不等于体验,技术也不等于需求”。就是参数、技术含量再高,如果最后不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就失去了意义。

就像对于我们这样科技类或者通信类的企业,技术创新是非常关键的。因为技术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我认为在这个变化过程中所得出的创新,必须是要基于消费者需求的创新。如果只是单纯扩宽品类,为了扩宽而扩宽,为了创新而创新,消费者不认可,故事很难讲下去。企业要容忍创新失败

当然,我们内部也会容忍一定的失败,并不是所有创新都一定能够商业变现。

手机通信行业变化快,不创新肯定很快就会被淘汰。聚焦在哪几个技术赛道上面创新、能否将创新与消费者需求结合起来,非常重要。

创新也不仅仅是技术的创新。随着整个的社会的进步,消费者需求也在不停地变化。

比如说在2G的时代,消费者对一个手机的诉求就可能是耐摔,但是在3G一下子变化了,可能是要整个的体验交互,所以我们一定要对消费者需求的变化有快速反应,另外对技术的认知以及研发也要不停地去创新,这两者必须结合起来。

#物联网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