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小李子结出致富果!中石油精准扶贫以“小资金”撬动“大产业”

2020-10-15新闻9

小李子结出致富果!中石油精准扶贫以“小资金”撬动“大产业”

重庆市开州区白鹤街道沃柑种植基地。孙梦宇 摄

公元216年,三国时期,刘备划朐忍县(今重庆市云阳县西)西部地置汉丰县,寓意“汉土丰盛”。而后,汉丰县几经易名,于明初定名开县。

2012年,三峡工程中的开县水位调节坝建成。开县老城被因此形成的汉丰湖所淹没,同时开县移民新城滨湖而立,构成“城在湖中,湖在山中”的美丽画卷。虽然三峡工程为其开通了水路,但这样一座拥有1800多年历史的古镇,仍因区位封闭、自然条件差、基础设施薄弱而长期贫困。

从2012年起,中国石油开始对口支援开县。2016年,开县撤县建区,成为开州区。2018年,开州实现脱贫摘帽。2019年,开州人均可支配收入较5年前增长两倍。

昔日的贫困县逐步走向繁荣,在此过程中,中国石油精准扶贫不搞大水漫灌,以“小资金”撬动“大产业”,为开州的可持续发展贡献着石油力量。

打造产业链条小李子结出致富果

“这清脆李,酸甜可口,北方没有!”果农大姐廖世琼背着竹筐,刚刚采摘了一大筐清脆李,抓了一大把说,“没有农药,绿色有机,放心吃!”

从开州驱车一个小时,到达海拔800多米、与万州仅一山之隔的市级贫困村东阳村。山里水汽环绕山间,朦朦胧胧,不一会儿就下起雨来。

“因为湿度温度适中,这里适合种植一种晚熟的清脆李。不过以前这里只有一片果园,位置偏僻,销量有限。”南门镇东阳村书记左文开说,“开发成农家乐后效果不错,之前想都没想过。感谢中国石油啊!”

东阳村坐落在开州南部片区铁峰山脉旅游开发的重要组成板块,具备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发展条件。2017年,中国石油调研考察后,立项投资300万元援建东阳村观光果园,带动当地旅游经济,将天鹅池、马尾曹连线,与大垭口、万州桐槽成片,形成旅游开发合力,源源不断地吸引着来观光的游客。

“我们2018年铺设了采摘道路,有了垂钓台、观景台、接待中心、停车场、路灯,建成了配套齐全的农家乐,人气越来越旺,一年能接待2万人。”农家乐经理马建光说,“从这往山上走还有越野摩托车等配套娱乐场所。一到周末,附近的房间就都住满了。”

农家乐吸纳了周边46位员工,其中有20多个人是贫困户。留在村里的老弱妇孺在果园摘摘果、除除草、施施肥,轻轻松松就把钱挣了。

“以前靠种地养鸡没什么收入的,住在黏土房里。现在搬到了砖房小洋楼,每个月增收近3000元钱,生活有盼头啊!”果农黎远青,50多岁,丈夫在外打零工,有个30多岁、智力发育缓慢的儿子。这样一份工作,为她的家庭减轻了些许生活压力。

“果园辐射周边300亩土地,每年每亩地能增收土地流转费300元,有效利用了闲散土地。清脆李广受市场欢迎,年销量达到30多万公斤,按8元/公斤算,年销售额可达240万元。”左文开说。

项目打通了南门镇与万州区之间的旅游通道,助推了当地旅游开发,拓宽了乡村发展思路。目前,东阳村已发展李子1400亩、樱桃50亩,配合已规划的油茶园、冬桃园等乡村振兴项目,通过精品水果采摘、果园观光、休闲避暑等农旅多元化结合思路,增加村集体经济和贫困户收入渠道。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如今,东阳村已由重庆市级贫困村蝶变为开州区乡村振兴示范村,贫困户也从2018年援建之初的78户锐减至2户。

带动社会消费双渠道打通滞销点

消费扶贫一头连着贫困地区的“钱袋子”,一头连着城市的“菜篮子”“米袋子”“果盒子”,是社会参与脱贫攻坚的重要途径。

紫水乡位于开州区西北部,距离城区57公里,是一个典型的边远山区农业乡镇,经济社会发展严重滞后。

为更好地拉动紫水乡经济发展,由乡村集体经济联合社、商会、社会资金投资建成的紫水印象电商服务中心应运而生,为紫水乡本地和周边乡镇的农户特别是建档立卡贫困户提供代卖服务,使农户的优质农产品与消费市场的需求有效对接,切实增加贫困群体收入。

在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开州突然遭遇疫情和洪涝双重挑战。今年1月,刚组建的紫水电商服务中心遭遇农副产品滞销,产品积压成了农户们的心头大事。

“没办法啊,东西虽然好吃,但没销路、没需求一样卖不出去,全部压在手里了。”紫水乡农颜合作社的农户们都在为手头的货发愁。

面对农副产品滞销问题,石油人迅速加入了线上线下双渠道的消费扶贫大军。中国石油挂职干部、时任重庆市开州区政府办公室党组成员、副主任的张晓冬,积极协调中国石油,直接为开州拉出80多种农副产品消费清单,线上线下一起帮助农户销售农副产品。

“刚出了一批西南油气田重庆气矿川东作业区订的货。中国石油是我们的第一大客户!”8月24日,电商服务中心店长谭红霞说。

截至目前,电商服务中心销售额已近400万元,其中中国石油帮销就达到199万元。

销量喜人,农户种植规模也越来越大。

“以前田坎豆年产量就几吨,其他品种也不敢种,种多了怕卖不出去。一是紫水交通不便,土路大家都不愿来,运输成本高。二是销路不广,也就靠亲戚朋友介绍,拉来些零售小生意。”紫水乡农颜合作社负责人梁能彬说,“现在这些都不用担心,我们又承包了一片大土地,田坎豆今年产量预计有20多吨吧!”

紫水乡基础设施较为薄弱,特别是市级贫困村天元村地处偏远高寒山区,交通闭塞、道路通行能力差,严重制约了地方经济发展。2019年,中国石油投资120万元硬化紫水乡天元村公路近4公里。“路好走了,货好送了,极大地缓解了我们的运输成本压力。”谭红霞说。

“感谢中国石油,去年一个镇靠消费扶贫就增收100万元!”紫水乡党委书记周昌说。

支持社区发展便民服务托起百姓安康

走进开州区文峰街道木桥村,一栋栋楼房映入眼帘,村内路面干净,村容村貌整洁,很难想象木桥村原是开州的市级贫困村。

“这是中国石油投资建设的木桥村集体物流仓储中心,刚刚建成验收,目前已经出租,所得将由木桥村集体共享。”文峰街道办事处主任张立夫指着一栋400多平方米大的二层小楼说。

长期以来,中国石油通过加强产业支撑、盘活土地资源、强化社区建设等途径,激发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活力,集中力量攻坚消除集体经济收入“空白村”,增强村级组织的“造血”功能。

2019年,张晓冬带领相关人员实地调研考察,中国石油在每年投入300万元的基础上,追加了100万元用于支持物流中心和社区便民中心的建设,切实让老百姓受益。

距离物流仓储中心10分钟车程的地方,中国石油投资完善的文峰街道便民中心也刚刚竣工验收,将于短期内投入使用。

文峰街道人口众多,社区管理压力大。疫情期间,文峰街道社区9名管理人员,要对上万人进行走访、排查、安排隔离、记录数据,平均一个人对应1000多人。

“那时候,他们的嗓子都哑了,很辛苦。”张晓冬说。

便民中心集居民办事大厅、养老中心、留守儿童托管所、党建活动中心、居民调解室等功能于一体,不仅方便了街道办事员的工作,而且无论老人小孩还是年轻人,都可以找到属于自己的活动场所。百姓的幸福感、获得感得到进一步增强。

“拳头要打得出去,投资要用在刀刃上。”张晓冬说,“没有党建活动,就无法凝聚人心。没有养老中心,那么开州如此庞大的退休群体在交给社区管理后,压力会很大,所以对地方社区管理的支持一定要加强。”

“感谢中国石油全心全意支援我们开州,将党中央的关怀、将中国石油的关心传达到我们库区。通过项目的支持、资金的支持、人才的支持和技术的支持,多年重复覆盖,为我们开州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开州区水利局副局长张德明说。

开州虽已脱贫摘帽,但中国石油始终坚持摘帽不摘责任,持续发力,久久为功,不断以造福人民为目标,振兴乡村巩固提升脱贫成效。

背景链接

代表项目:东阳村扶贫观光果园配套设施建设、白鹤街道沃柑种植基地山地果园单轨运输建设项目、南门龙王乡村旅游示范区配套设施建设生产生活用水改造工程、冷水鱼养殖扶贫基地配套设施建设

1997年,中国石油投资250万元建设开县东城片区天然气供气主干线及配套设施,使广大搬迁居民用上天然气。2012年,在原国务院三峡办的统一安排下,中国石油与重庆市开县(现开州区)建立对口支援关系。援建项目主要包括乡镇公路硬化、饮水工程、中小学校舍修建等基础设施。2015年后,实施精准扶贫,每年投入300万元,完成3个援建项目。

除了项目和资金对口支援外,还开展知识扶贫,每年协助开州区开展电商经营与管理扶贫专题培训,从“输血”向“造血”迈出坚实的一步。

2018年8月,重庆市开州区整体脱贫。按照国务院脱贫不脱政策的要求,中国石油继续对重庆市开州区实施对口支援。

各方声音

开州区政府办公室副主任周云:中国石油做出了很大的努力,不仅帮助我们招商引资,还将我们的扶贫产品推上中国石油内部的消费扶贫网站,把我们开州老百姓的扶贫产品推出去、卖出去。尤其是作为我们开州消费扶贫主体的西南油气田,组织员工购买开州扶贫产品,帮助解决贫困户农产品销售难题。总之,我们非常感谢中国石油为开州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的贡献。

开州区水利局副局长张德明:不管是西南油气田公司还是历任扶贫干部,都对开州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讲政治,讲大局,讲奉献,讲担当,全心全意支援开州,将党中央的关怀和中国石油的关心传达到我们三峡库区,通过项目的支持、资金的支持、人才的支持和技术的支持,多年重复覆盖,为我们开州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特别是带动本地村民就业,为老百姓在家门口就业提供了平台,非常值得肯定。

开州沃柑种植基地经理郭伟:中国石油支援的这100万元单轨运输项目,极大地缓解了我们生产遇到的困难。这个项目一是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二是降低了劳动强度,三是扩大了当地群众就业面,四是提高了劳动效率,五是起到了引领示范作用。我们作为直接受益企业,非常感谢中国石油。我们也保证会爱惜爱护设施设备,充分发挥其功能和作用,为产业的发展特别是为贫困户脱贫助力。

开州紫水印象店店长谭红霞:今年受疫情影响,我们产品销售特别不好。中国石油大量采购了我们的农产品,用“以购代捐”“以购代扶”“以买代帮”的模式,仅紫水印象这一个店就帮我们扶贫消费了199万元,占消费总额近一半。非常感谢中国石油帮助我们紫水贫困百姓,解决疫情带来的农副产品滞销问题。

开州区南门镇东阳村主任万启兵:我从出生到现在,第一次看见到我们那个弯弯(地方)来采摘果子的有这么多人、这么多车。如果中国石油没有对口支援这个项目,没来投入到我们地方,我们就没有产业,就发展不起来,东阳村就还是老样子。

项目介绍

1997年6月,中国石油开始帮扶重庆开县(现开州区)。23年来,中国石油累计投入8338万元,建设实施了包括基础设施、民生、文化、教育、卫生、旅游等在内的36个对口支援项目。

◇高桥镇应急保障服务中心建设项目:项目所在区域为高含硫勘探开发核心区。该项目旨在切实提高辖区应急指挥和救援能力,快速高效处置突发事件。项目投入资金150万元,主体为砖混结构,占地约240平方米,高4层,建筑面积约950平方米。项目建成后能提升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和指挥调度能力,保障辖区4万余人的生命财产安全。

◇援建紫水乡天元村2019年深化脱贫攻坚农村公路建设项目:由于地处鲤鱼塘库区核心,同时也是天然气、煤矿独立工矿区,紫水乡发展严重滞后。中国石油向紫水乡天元村投资120万元用于深化脱贫攻坚农村公路建设项目(大屋基—砖屋),硬化道路全长3933.33米。项目实施完成后,彻底解决了天元村500余名群众出行难的问题,降低农产品运输成本,促进村集体主导产业(黄豆)的发展。

◇新建谭家镇南垭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南垭村地处谭家镇东北部,距镇政府35公里,海拔900~2270米,山高坡陡,属典型的喀斯特地貌,自然条件较为恶劣。中国石油援建了面积约450平方米的公共文化服务广场,新建一条人行便道,约1500米,彻底解决了全村出行需多绕行5公里的现状,惠及本村及锦竹村村民约900人、沿途群众300人。

定点扶贫大事记·开州区

1.东阳村扶贫观光果园配套设施建设(2017年)

就近常年解决贫困户劳动力5人,为贫困户增收10万元。

2.白鹤街道沃柑种植基地山地果园单轨运输建设项目(2018年)

带动建卡贫苦户20户51人,并已脱贫,帮助贫困人口实现转移就业40人。

3.南门龙王头乡村旅游示范区配套设施建设生产生活用水改造工程(2018年)

解决南门镇龙王头乡村旅游示范区及周边地区生产生活用水问题,涉及200人,促进龙王头村乡村旅游业发展。

4.高桥镇应急保障服务中心(2019年)

保障辖区4万余人的生命财产安全。

5.紫水乡天元村公路硬化工程项目(2019年)

彻底解决天元村500余名群众出行难问题,降低农产品运输成本,促进村集体主导产业(黄豆)的发展。

6.谭家镇南丫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2019年)

丰富了全村750人的文化娱乐生活,人行便道的修建降低了农产品运输成本,方便群众生产生活出行。

7.麻柳乡农庄等村人畜饮用水升级改造(2020年)

对农庄等村20处人饮工程进行修复,促使麻柳乡9个村居民的供水设施升级,保障2640名居民生产生活用水。

8.高桥镇双胜村人畜饮用水升级改造(2020年)

蓄(饮)水设施、水处理设施、输配水设施的建成,受益总人口888人,其中贫困户79人。

9.持续开展对口支援(2018年至今)

在开州区累计投入资金8338万元,建设了36个对口支援项目。2016年开始派出挂职干部到开州区政府工作,具体开展对口支援和地企协调工作。利用扶贫消费网点渠道优势,组织上百种扶贫产品进入。

图说开州

小李子结出致富果!中石油精准扶贫以“小资金”撬动“大产业”

在重庆开州区白鹤街道沃柑种植基地,果园技术员邵光炎自豪地介绍着柑橘。韩杰 摄影报道

小李子结出致富果!中石油精准扶贫以“小资金”撬动“大产业”

中国石油积极帮助销售农副产品。原挂职干部张晓冬(左)在听取电商服务中心负责人谭红霞介绍扶贫产品。韩杰 摄影报道

小李子结出致富果!中石油精准扶贫以“小资金”撬动“大产业”

支持乡村社区建设。韩杰 摄影报道

#扶贫#新冠肺炎_社会#贫困村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