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冷?冷?冷? 今年或遇60年极寒冬天?真相是......

2020-10-15新闻10

本文转自【央视新闻客户端】;

早在国庆长假的时候,不少地方的朋友就已经感觉到了寒冷,东北、华北多地最低温度跌破冰点,河南、四川、甘肃、内蒙古、吉林、黑龙江等地的众多景区更是雪花飘飘,早早就“解锁”了冬景模式。

与此同时,关于“最冷冬天”的各种帖子、小视频也在网络平台疯传。

“今冬将现60年来最冷冬天”

“拉尼娜冒头 今年冬天冷到哭”

那么,今冬真的是60年来最冷冬天吗?

网络传闻中提到的“拉尼娜”究竟指什么?

“拉尼娜”:赤道海温异常偏冷现象

“拉尼娜”在西班牙语中意为“圣女”,是指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水大范围持续异常变冷的现象 ,和意为“圣婴”的厄尔尼诺正好相对,所以“拉尼娜”又被称为“冷事件”或“反厄尔尼诺”事件。当这片东西长上万公里,南北宽上千公里的海域气温低出常年平均值0.5℃时,这片海域就进入了“拉尼娜”状态,持续6个月以上,就形成一次“拉尼娜”事件。

就在本月,国家气候中心发布了一则消息。根据监测,今年8月份以来,赤道中东太平洋已经进入了“拉尼娜”状态,预计秋季会继续维持,到今年冬季将达到峰值,形成一次弱到中等强度的“拉尼娜”事件。通常在发生“拉尼娜”事件的冬季,影响我国的寒潮冷空气活动频繁,中东部地区气温易较常年同期偏低。

冷?冷?冷? 今年或遇60年极寒冬天?真相是......

国家气候中心气候预测室研究员 袁媛: 最近来看“拉尼娜”的状态是在加强的,冷的幅度在增大。所以说我们考虑这个状态可能还会一直持续越过这个冬季,形成一次弱到中的强度的这样一次“拉尼娜”事件。

专家:近期降温为大气环流导致

“拉尼娜”果然来了!

难道刚刚那些网络传闻都是真的?

近期接连降温就是它导致的?

听听专家咋说

国家气候中心气候预测室研究员 袁媛: 秋到冬过渡过程中会有很强的冷空气的波动,这是很正常的现象。我们感受到比如说“十一”期间的冷空气,可能“十一”过后又有一股冷空气有降温,都属于天气的过程,这些过程往往是大气环流直接造成的结果,因为海洋是慢变,影响是持续性的,对于每一个小的过程是否有影响,我觉得没有必然的联系。

专家表示,从30年间的气候平均值来看,我国北方地区9月中下旬就开始出现初霜冻,也就是地面最低气温降至冰点。如此说来,进入10月后,北方及中东部大部分地区虽然气温较常年偏低,但这个季节也该到冷的时候了,突破冰点的最低气温、初霜冻、降雪等,都属按期登场。

冷?冷?冷? 今年或遇60年极寒冬天?真相是......

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 张涛: 今年是比常年平均肯定是要冷得早一些,但每一年的情况都不一样,这不算什么异常的现象。

超七成“拉尼娜”事件曾为我国带来冷冬

原来,“拉尼娜”还是个“老熟人”

国家气候中心数据显示

1950年以来

全球共出现过14次“拉尼娜”事件

统计分析表明,“拉尼娜”出现时,会影响到热带地区的大气环流,导致澳大利亚、东南亚大部、南美洲北部寒冷、潮湿;美国南部、东北亚地区高温、干燥;而我国则容易出现冬冷夏热。

但这也不是绝对的,数据显示,在1951年以来的“拉尼娜”事件中,我国冬季气温偏低或出现冷冬的概率在70%以上。2008年1月我国南方出现的低温雨雪冰冻,就与2007年的“拉尼娜”事件密切相关。

内蒙古中西部气温下降 即将开始供暖

近日,内蒙古中西部地区气温下降,即将进入为期6个月的供热季。相关部门已经做好准备,确保10月15日如期供热。记者了解到,目前内蒙古部分城市通过错峰启炉,已经开始供热。

记者从呼和浩特市公用事业管理局了解到,从10月10日开始,部分供暖企业已经点火升温,提前供热。

据了解,内蒙古中西部地区的乌兰察布市、阿拉善盟等地也将于10月15日开始供暖。

山西朔州:最低气温降至0℃以下 多地提前启动供热

受冷空气持续南下影响,近日,山西北部降温达4-8℃、局地10-11℃。在山西朔州,当地最低气温已降至0℃以下,为了保障居民生产生活不受影响,朔州多地提前启动供热工作。

为了保障市区居民生产生活不受影响,朔州市中心城区从10月1日就启动了城区供热。

目前,朔州市中心城区集中供热面积达3520万平方米。为了应对降温天气,朔州市现在已经有多个县、市、区提前启动了供热。预计在10月15日,朔州全市6个县、市、区的供热工作将全部提前启动,并将持续到2021年4月。

教您三招

识破天气谣言

“拉尼娜”的出现的确多与冷冬相连,但并不代表,它每次出现都一定会带来冷冬。

如今,天气变化与人们生活、社会发展息息相关,气候资讯的受关注度越来越高,但正因如此,也成为了谣言高发的领域。

如何识别天气谣言?教您三招↓↓↓

首先 关注发布渠道,中央气象台、各地官方气象台及其网站等,都是可以获取天气预报的正确途径。

其次 要慧眼识别“三无产品”。天气预报发布有三个基本要素一定要说清,那就是发布单位、发布时间和影响区域。

再看看那些谣言,既不写哪个气象台发布的,也没有发布时间,影响区域更是放之全国皆准。这样的“三无产品”一看就不靠谱。

最后 还要关注预报时效。目前公众接触到的天气预报主要是未来3到7天的天气情况,这种短期预报为“数值预报数据+人工修正”得出,准确率相对较高。而8到15天,甚至更长时间的中长期预报,由于时间跨度大,误差积累多,所以只能作为参考。

“您有一波冷空气订单,请查收”

小编温馨提示

识别完天气谣言

但冷还是真冷呀

秋裤快快安排上

#拉尼娜#冷?#冷空气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