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0月14日,记者走进《宅生记》,这是一个设置在普通居民公寓里的艺术展……
安福路225号的铁门上贴了一则展览信息,色调与铁门颜色相近,不经意就错过了。
开展首日,两位女孩走进空间,问作品在哪?感觉很新奇,厨房里放着的面包,打开冰箱布满灰尘的饮料瓶,衣厨里的热水袋,地上被踩了一脚的鞋,作者将作品放置在不同的空间,不经意间给生活增添一份诙谐。
不经意就会错过海报。
融入生活的展品,第一眼可能还发现不了。
展览以“宅生记”为名,想法源于疫情期间。
上海大学美术学院版画系教师罗尔奇和妻子平时最大的爱好就是去现场看展,但疫情期间无展可看,“我们不能等着去一个艺术的地方,为何不把艺术融入生活?”这个想法与策展人庞海龙不谋而合,城市里画廊很多,有些作品并不一定适合在画廊空间里展出,找一个能体现作品温度和力度的地方,让艺术更接近大众,于是他们想到了安福路。
机缘巧合,这家租客到期,并且带走了家具,房间里只剩一张桌子和一个大衣柜。
于是,物尽其用,展览将观众视角放在视平线或俯视的角度,让作品走进生活中间,并将人们认为的无用之物作为材料进行艺术化创作。
一个替代空间、一场沉浸式艺术体验,同时又能实践博伊斯的“社会雕塑”的艺术主张。
冰箱里布满灰尘的饮料瓶。
衣服旁的热水袋,让人倍感亲切。
作品《橙色光》。
这可能是观众留下的脚印。
用砖头打磨成的杯子。
作品《初中时暗恋的那个额头上有露水的女孩》,把那个女孩名字的草书笔迹做成对称连续花纹的窗帘,阳光下会在屋内洒满斑斑点点的光影,她的名字隐藏其中,这是记忆参与此刻的方式。
随处可见的灰尘,当其附着于物体时才得以显形。
用飞机餐的餐盖制作的“山丘”。
作品《非场所》。
展览涵盖了绘画、雕塑、装置、影像等多种媒介形式及特定场域的30多件作品,分别来自中央美院、上海油画雕塑院和华东师范大学等单位机构的24位艺术家。
展览本身也是一次创作,艺术家和策展人试图在日常中呈现独特的视觉温度,让观众在熟悉的起居环境里,遭遇寻常与不寻常,与生活空间既亲近又疏离。
策展人庞海龙说:“安福路是一条网红街,展览的加入可以让这条街的文化内涵更加丰富多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