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抢抓机遇 激发厦门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2020-10-15新闻2

抢抓机遇 激发厦门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地区生产总值、财政总收入年均增长15.4%和18.7%,发展速度质量效益居全国前列……经济特区建立40年来,厦门从海防小城蝶变成“高颜值的生态花园之城”,实现经济发展高素质、生态环境高质量。

40年筚路蓝缕,厦门市发改委勇当改革先锋,先行先试,抢抓发展机遇,不断激发和释放高质量发展新动能,加快建设高素质高颜值现代化国际化城市。

跨岛大发展

城市实力显著提升

轨道1、2号线先后开通;保障房地铁社区陆续交房;环东海域美峰创谷、滨海旅游浪漫线建成……在厦门岛外,海沧、集美、马銮湾、环东海域等相继开发,一片片新城区强势崛起,聚集更多人气。

市发改委纵深推进实施“提升本岛、跨岛发展”战略,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层次高水平,推动“岛内大提升、岛外大发展”,实现了交通设施跨岛布局、城市空间跨岛扩展、产业结构跨岛优化、公共服务跨岛覆盖、生态文明跨岛提升。

40年来,厦门城市建成区面积由1980年13.8平方公里增加到2019年397.84平方公里,扩大了近28倍,城市综合实力显著提升。

产业转型升级

营商环境持续提升

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67.1%;服务业占GDP比重近60%;集成电路产业规模全国居前……经济特区成立以来,市发改委持续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全市产业规模迅速发展壮大,结构、质量和效益优化提升。

目前,厦门正加快培育12条千亿产业链群,已有8条产业链群规模超过千亿,形成了光电、软件、生物与新医药、电力电器、钨材料、视听通讯等六个国家级产业基地和产业集群。

从最初跑多部门多窗口,到一次申报、一次办结,再到如今只需数据“跑路”,厦门国际贸易“单一窗口”迭代演进,企业通关愈发便利。这是厦门市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的一个缩影。特别是“十三五”以来,市发改委坚持对标一流,逐年提出改革目标和任务清单,以营商环境倒逼改革,成效显著。2018年全国城市营商环境试评价厦门排名第二,2019年全国评价位居前列。到2019年,厦门已成功吸引了119家世界500强企业在厦投资322个项目,有219家企业总部落户厦门,3家本土企业跻身世界500强。

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城市更加宜居

今年元旦,厦门山海健康步道正式开放,沿途风景美不胜收,成为市民休闲健步的打卡“胜地”。40年来,厦门生态画笔的描绘始终没停。特别是十八大以来,厦门全面推进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不断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生态环境质量显著提高。

2019年,厦门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位居全国重点城市第4名;森林覆盖率41.65%,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3.8%,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5.6平方米,均为15个副省级城市前列;垃圾分类工作持续保持全国第一;生态文明指数居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之首;2020年1月被命名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

随着生态环境提升,厦门城市宜居度逐年提高,市民便利、绿色出行圈不断扩大,生活水平和满意度大幅提升。(海峡导报记者 沈华铃/文 陆军航/图)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