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东汉最后的宦官集团,张让等人是如何加速汉朝衰败的?

2020-10-14新闻6

公元167年冬,汉桓帝刘志病死,继承皇位是河间王刘开的曾孙解渎亭候刘宏,一个12岁的小孩子。这就是东汉末期,最为昏庸的一个皇帝,汉灵帝。

东汉最后的宦官集团,张让等人是如何加速汉朝衰败的?

刘宏虽然不是汉桓帝刘志的亲生儿子,但他却很好地继承了桓帝宠信宦官的遗志。他在位期间,最为得势的宦官是我们都熟知的,以张让、赵忠为首的

"十常侍"

。公元175年,汉灵帝

"改平准为中准,使宦者为令,列于内署。自是诸署悉以阉人为丞、令"

。皇宫内署之官全由宦官担任,宫廷各署衙也纷纷启用宦官担任首脑。这是东汉第一次大范围任用宦官,为宦官的弄权提供了有利的物质条件。

张让是颍川人,赵忠是安平人。二人的具体生年无从考察,但根据《后汉书》得知,他们在少年时期就进入皇宫为宦官。赵忠因为在公元159年参与了诛杀梁氏外戚的行动,被封为都乡侯。

自汉桓帝延熹二年(159)开始,宦官基本上就是权倾朝野。但当时的张让、赵忠二人还很年轻,无权无势,在朝廷中也不过是个"跑龙套"的角色。

东汉最后的宦官集团,张让等人是如何加速汉朝衰败的?

汉灵帝即位后,张让、赵忠二人升迁为中常侍,被封为列侯。这时,单超等宦官五侯虽然都已死去,但曹节、王甫等宦官则取而代之,接手了五侯在朝中的政治地位。张让、赵忠在这时还没有形成自己的势力。不过,他们与曹节、王甫等大宦官互为表里,祸及朝野,在与曹、王等宦官的合作过程中,权势不断上升。公元181年,曹节去世,赵忠取代了曹节的地位。至此,东汉王朝的宫廷又形成了以张让、赵忠为代表的宦官势力。

汉灵帝刘宏的幼年时期算得上"清苦",即位以后,他本以为皇帝富有天下,可桓帝时期的国库就已空虚,留给灵帝刘宏的并不是丰厚的财产。于是,灵帝为了聚敛资财,亲自和宦官在西园开办了一个官职交易所,专门卖官赚钱。除了皇帝不卖,朝中和地方的官职,都可以出卖。灵帝此举可谓大发其财。但是,无论是通过什么渠道聚敛的钱财,都没有藏入国库。灵帝将钱财分为两笔∶一笔送往河间老家,修建宅第;一笔暂存亲信作官手中,随时支付宫廷生活之需。

汉灵帝公开地横征暴敛,有力地支持了朝中权臣、地方官吏贪赃枉法、压榨百姓的行为。宦官们也趁机营私舞弊、大发横财。

张让、赵忠借灵帝卖官之机,很快就成为了暴发户。朝中形成了以他们二人为首的宦官势力,张让私建宅第,使用大批奴婢。就连他的一个管家,依仗着张让的权势,也干起了选拔朝廷职官、索取贿赂的勾当。

汉灵帝刘宏不问政事,只热衷于敛财。张让、赵忠投其所好,自然备受宠信。灵帝常常说∶"张常侍是我公,赵常侍是我母。"张让、赵忠二人成了灵帝认可的"父亲"、"母亲",这样的荣誉远远超过了列土封侯,他们用钱财这条绳索,牢牢地拴住了汉灵帝。

东汉最后的宦官集团,张让等人是如何加速汉朝衰败的?

张让、赵忠等宦官,有恃无恐,他们的亲族与爪牙胡作非为,一时间搞得朝政混乱,国库空虚。老百姓深受各级统治者的残酷压榨,处在水深火热之中,为求生存,纷纷起来反抗。

中平元年(公元184 年),东汉爆发了以张角为首的农民大起义。当时,对于张角农民起义的爆发,郎中张钧认为是张让等十常侍为害朝野的结果。他上书建议灵帝斩杀十常侍,灵帝不但没有批准,反而把奏章转给张让等宦官看,张让等人急忙拿出家中钱财充作征讨起义军的军费。灵帝见十常侍都出了钱,就不再追究。而张钧却又上书斥责十常侍,灵帝大怒说∶

"此真狂夫也!十常侍固当有一个善者不?"

结果张钧被十常侍诬为黄巾道,下狱惨死。

中平二年(公元185年)二月,南宫一场大火,烧毁了一些宫殿。张让、赵忠建议灵帝下诏增税,田税每亩加征十钱,作为修复宫殿的费用。同时诏令调集太原、河东、狄道等地的木料、花石。张让、赵忠等人监收各地运来的建筑材料,百般挑剔,拒绝验收。各郡没有办法,只好把运到洛阳的建筑材料低价卖给他们。张、赵等人用这些物资大兴土木,修建宅第,牟取暴利。地方官吏被逼无奈,只好重新征发,宦官们依然故伎重演,一些木料既不能被验收,又不能转卖,堆在一处风吹雨蚀,很快腐朽。就这样,宫殿修了好几年都没有修好。

张让、赵忠等人继续给灵帝出主意∶扩大卖官生易的范围。官员想要升迁、调动;秀才、孝廉授以新职都必须先到西园交钱,然后才能走马上任。有的因交不上钱而丢官职的人,气得自杀身亡;有的官员清正廉洁,执意不去西园交钱,结果被打发回家。

南宫被烧的殿阁没有修好,张让、赵忠等人却把自己的府邸修得犹如宫殿一般。一日,灵帝登上永安宫的楼台远眺,张让等人害怕灵帝看见他们建造的私宅,急忙唆使一个叫尚但的中大人欺蒙灵帝,说皇帝贵为天子,不宜登高远眺,若登高,老百姓就会不拥戴皇帝了。灵帝信以为真,从此再不登高远眺观景了。

中平三年(公元186年),南宫总算是修复完了。张让等人为了讨灵帝欢喜,指使人铸了四个铜人,立在仓龙、玄武门前,又静造四口大钟,挂在玉堂和云台殿前。在宫门外铸造了铜蛤蟆和一些奇异之兽,兽嘴里能喷水,并引水入宫。更让灵帝高兴的是,他们在西园内建造一座"万金堂",把灵帝聚敛的大量钱财贮藏在堂内。由此,赵忠又被灵帝授予车骑将军印绶。此时的宦官权力已达顶峰,宦官蹇硕任上军校尉兼元帅,镇压黄巾军起家的袁绍、曹操虽为校尉,但只是各统一军,受蹇硕的统领节制。东汉的军政大权全部控制在宦官手中。

东汉最后的宦官集团,张让等人是如何加速汉朝衰败的?

中平六年(公元189年),汉灵帝病危,按照常理,皇后何氏所生长子刘辩该继承皇位。可是,灵帝却喜欢王贵人所生的儿子刘协。他临死之前,密诏蹇硕,让他立刘协为皇帝。此时,以何进为首的外戚势力虽然还不强大,但已对宦官势力构成威胁。蹇硕拥立刘协的阴谋没有成功,反被何进杀掉。

刘辩登上皇位后得这一年的八月,何进为了全面掌控朝政,就与何太后商议诛灭宦官,结果被张让派的探子听到他们的谈话。张让抢先一步,把段珪、毕岚等十几名宦官召集起来,带上兵器,埋伏在太后宫外,砍掉了何进的脑袋。杀死何进后,张让等人又伪造诏书,宣布"何进谋反,已经被杀!"希望稳住朝廷的浮动人心,进而保全宦官势力。

然而,何进的部将吴匡、张璋听说何进被杀,立刻联合袁绍、袁术兄弟攻打皇宫。张让、段珪等宦官抵挡不住,只好劫持少帝刘辩、陈留王刘协,逃出洛阳城。当他们连夜逃到小平津时,被尚书卢植和闵贡追上。张让、段珪见大势已去,手下的宦官已被卢植砍死数人,无奈只好投入黄河自杀。

袁绍、吴匡、张璋等人率领人马攻入皇宫,捕获赵忠,就地处斩。接着,袁绍令人关闭北宫各门,分兵捕杀宦官。皇宫内的宦官,不问老幼,不分好坏,全部被杀。由此制造了中国封建历史第一次血洗宦官事件。

张让、赵忠为首的宦官集团终被诛灭,由此虽结束了在东汉历史上宦官为非作歹的闹别,而汉室也自此败乱。东汉王朝的最后一个皇帝——汉献帝刘协,也变成了董卓手中的一张王牌,各路军阀开始混战割据,东汉王朝名存实亡。

#楚汉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