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酒不成席,酒在中国人的餐桌上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逢年过节、亲朋相聚、学业升迁,总少不了一些酒水来助兴。酒精还具有舒筋活血的作用,“小酌”之后,人的紧绷的神经会逐渐放松,对于释放压力、调节神经有一定的帮助。不过,现代人普遍爱豪饮,甚至把“醉酒”当成常态,这种饮酒方式无异于自杀。
酒债全靠肝脏还!
肝脏是人体最重要的排毒器官,酒水中的酒精以及其代谢产物最先伤害的就是肝脏器官。因为酒精通过口腔进入人体,5分之后就会进入血液,数据显示,仅十分之一的酒精能够通过呼吸、排尿、排汗排出,而剩余的近百分之九十的酒精都需要通过肝脏代谢排出。长期喝酒或者一次性摄入量过大,会因为酶的数量限制,导致酒精中的乙醛不能完全分解,从而对肝脏造成损伤。长期喝酒容易诱发酒精肝、肝硬化、脂肪肝,严重的还会引起肝癌。另外,长期喝酒还会影响身体能量的代谢和营养物质的消化,最终导致人体消化功能变弱,影响健康。
1、肝区疼痛
肝脏位于人体的右上腹部,因为本身没有疼痛神经,因此,肝脏一般不会轻易“喊痛”!不过,酒精引起的酒精肝会牵扯肝包膜,而肝包膜本身存在痛感,因此,当右上腹部位出现疼痛,就要注意是否是脂肪肝、肝硬化、肝炎等症,一定不要轻视。
2、出现黄疸、呕吐、腹泻
肝脏出现问题会影响血红素代谢,直接表现是面部皮肤和眼珠变黄,同时,尿液也呈现黄色。另外,消化系统的不适症状也可能是肝脏疾病所引起的,像是呕吐、腹胀、腹泻,其致病原因并不一定是吃坏东西和着凉,也可能是长期饮酒损伤肝脏所致。
3、酒后脸色变白
酒后脸色变白,很多人认为是“千杯不醉”的表现,其实不然,酒精摄入体内会增加肝脏的负担,人体不得不将更多的血液分配给肝脏,由此导致面部血液量减少、循环变差、脸色发白。这些脸色发白的人并不代表能喝,只是因为体内有关酶的活性较低,切不可因为喝酒不脸红就狂喝,防止引起酒精中毒。
4、酒量变小
常喝酒的人通常会说,酒量是能练出来的,“越喝越能喝”,实际上,这种观点是没有科学依据的。人体摄入的酒精主要通过肝脏进行代谢,而代谢酒精的酶主要来自遗传,跟锻炼喝酒没有关系。经常喝酒的人如果突然变得“不能喝了”或者一喝就醉,就要注意,可能是肝脏的代谢功能出现了问题,应及时检查治疗。
1、不宜空腹“喝烈酒”
空腹喝酒会导致体内的酒精浓度迅速上升,引起醉酒,而空腹喝烈酒,更是危害巨大。烈酒中的酒精含量相对更高,饮用烈酒会对肝脏、肾脏造成损伤。喝酒的时候,最好搭配饭菜同时进行,这样能保护胃黏膜,防止醉酒。
2、不宜“混搭酒”
很多人喜欢多种酒混着喝,喝完白酒喝啤酒,之后还不忘加上红酒调节气氛,其实,多种酒混合远比一种酒产生的危害更严重。因为每一种酒的成分都不相同,酒精含量也不相同,混着喝常会因为忽视摄入量而喝多,同时,还会加速酒精在体内的渗透,极易引起酒精中毒。
3、不宜“一口闷”
“感情深,一口闷”是酒桌上常见的劝酒话,“一口闷”的喝酒方式能不能加重感情不好说,对脏器的损伤却是肉眼可见的。“一口闷”的喝酒方式会导致肝脏在短时间内承受大量的酒精负担,血液中的乙醇浓度会迅速升高,不仅容易导致醉酒,还可能引发脂肪肝和酒精肝的出现。
1、饮茶护肝
茶具有清肝火、解热毒、消积暖胃的功效,经常喝茶能促进肝脏的代谢,增强解毒排毒的能力。经常喝酒的人尤其要多喝茶,一方面,喝入大量的水能够加速身体代谢,利于体内的酒精快速排出,另一方面,很多茶类本身具有养肝护肝的作用,常喝能够达到养护肝脏的目的。
2、睡眠养肝
高质量睡眠是养肝护肝的一剂良药,充足的睡眠能够增加肝脏的血流量,让肝脏在不知不觉中进行修复和排毒。因此,想要维护肝脏健康,就要按时入睡,杜绝熬夜。
3、运动强肝
运动是很好的养生方法,坚持运动能够促进人体血液循环,改善气血瘀滞的问题,同时,还能降低患脂肪肝的概率。尤其是在情绪不佳的时候,选择适合的运动方式和强度,能够将不良情绪进行排解,防止肝脏“受伤”。
4、大笑疏肝
俗话常说“百病由气生”,很多疾病的发生都跟心情抑郁、愤怒有关。尤其是肝脏,愤怒的情绪堆积会导致肝气郁结、肝胆不和,而且,经常生气还可能引起肝硬化和肝炎。大笑的过程可以使胸肌伸展、肺活量变大,不仅能够缓解抑郁、消除疲劳,还能增强食欲,助力身体健康长寿。
养肝护肝不能停留在嘴上,日常饮食一定要注意清淡,少吃辛辣刺激的食物,同时,尽早戒烟戒酒。尤其是喜欢喝酒的,一定要事先吃些食物垫垫肚子,防止醉酒影响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