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历时4个月追回7万余元欠款,农民工驱车近百公里只为感谢松江的他

2020-10-14新闻8

“感谢你们啊,帮我们把这些钱这么快地就追回来了。”10月12日上午,在广富林街道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中心,从安徽来上海务工多年的农民工李善群紧紧地握住了工作人员的手,拿出了早早准备好的锦旗,为了送这面锦旗他从崇明的工地花了近两小时、驱车近百公里赶到了这里。

历时4个月追回7万余元欠款,农民工驱车近百公里只为感谢松江的他

去年7月,李善群带着7名工友来到佘山玺樾二期楼盘的建设工地,负责铝合金门窗的制造工程,一直做到年底,但说好月结的工资却没有按时发放,8人共计7万3千多元的劳务费也被拖欠。临近春节,李善群不忍工友没钱过年,借钱给工友们发了工资,自己则过了一个紧巴巴的年,而拖欠工资的工程分包方中企凯澳幕墙装饰工程有限公司则对他们不闻不问。

今年4月份,李善群第一次来到调解中心时,负责劳资纠纷调解的调解员周继永接待了他。隔天后,李善群就接到了周继永的回电,将拖欠包括他在内8名农民工薪资的预处理情况做了详细的解释,“所以我很快就信任他了,说好两个工作日答复就真的来了电话,办事效率没话说。”在之后的每个星期,周继永都会将处理进度及时反馈给李善群。最终李善群及工友们的工资由总包方重新拨款,由分包方发放,在7月、8月分了两次将拖欠的劳务费补齐。

“这次是我所接触的案子中难度比较大的了,一是工人们没有与分包方签订正式的劳动合同,二是也没有约定好固定的工资发放时间,三是工人们分组轮班身份也很难确认。如果真的走上法庭进行劳动仲裁,工人们的胜算不大,更重要的是他们都是打工的,耗不起这些精力。”周继永说,李善群他们参与的工地管理非常混乱,没有按照规定进行人员登记、出入打卡,维权起来有很多不利之处,加之分包方公司态度强硬,在协调上费了很多精神,“我记得第一次打电话给分包方公司,对方承认得很干脆,但拒绝得也很干脆,就说了句‘我们没钱’就把电话给挂了”,在后面的调解过程中更是没有露过一次面。

感受到这是一场不好打的仗,周继永对工程的分包方、总包方、开发商的企业背景和负责人情况进行了摸底调查,做了很多准备,多次奔赴总包方去协调,弄明白拖欠薪资的主要阻碍因素,终于想出解决方案让这笔钱回到了李善群的手上。

周继永说,作为调解员能做的就是“晓之以情,动之以理”,除了“磨”,没有别的方法,不断地打电话不断地去催,不断地去解释《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的政策规定,因为“不管你用什么方法拿出钱支付,你都要尽快拿出来,农民工的钱是不能拖欠的。”

为了这件事,今年李善群多次奔波于松江和崇明之间,也非常辛苦,本来坐公共交通往返的他,现在用这笔迟来的钱买了辆面包车,这次开着来到松江也方便多了。“听说周老师工伤在家休息,这次没见到他很可惜,很感谢他帮我们维权。”李善群送完锦旗,告别的时候又说了一次感谢。

#农民工人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