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十四五”大气污染防治怎么办?院士贺克斌支招成都: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是重点

2020-10-14新闻26

在成都大气污染防治中,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生态文明研究中心主任贺克斌是一个熟悉的身影,新形势下,未来成都大气污染防治将如何发力?“从2017年到2020年的3年里,成都的大气治理完全跟上东部地区节奏,改善幅度非常明显。”在2020中国生态环境产业高峰论坛暨第二届中国环博会现场,贺克斌点赞成都大气污染治理成效,在他看来,“十四五”期间成都大气污染防治要将环境质量作为公园城市建设的底色,更大力度下决心,从产业、能源、交通以及用地结构进行调整,使四大结构有明显改善。

“十四五”大气污染防治怎么办?院士贺克斌支招成都: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是重点

贺克斌

近年来,贺克斌频频为成都大气污染治理出谋划策,在他看来,成都受盆地地形和气象条件影响,大气污染治理难度更大,但从显著的改善成绩,可见成都对此做出的大量工作和努力。就在9月,贺克斌还率专家团前往成都金堂考察,就未来产业发展,他提出,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将是成都今后产业转型的重点。“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机遇下,如何促进生态环境治理成果转化,推动节能环保产业集群成势,这才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有效途径。”

事实上,在基本完成了酸雨污染治理、持续深入完成PM2.5治理的同时,把PM2.5和臭氧的协同控制纳入日程已经成为“十四五”期间大气污染治理的重点任务,也是未来中国改善空气质量面临的重要挑战。为此,他建议成都在“十四五”期间,重点做好PM2.5与臭氧防治协同、蓝天与应对气候变化协同、NOx与VOCs减排的三大协同,同时,下一个五年,成都要科学谋划,因地制宜突出空气质量达标攻坚期减排策略,将减排政策融入绿色发展和高质量发展进程。

“要在现在的基础上达到更好的空气质量标准,遇到的困难也将越来越多,所以会触及两个问题,一个是结构问题,另一个就是新的技术。”贺克斌解释称,从结构问题上看,尽管调整产业、能源、交通以及用地结构存在现实难度,但随着成渝双城经济圈的建设,成都的发展战略已经上升至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且成都在公园城市建设中,四大结构已经有明显改善,“所以难度是有,但是应该非常有信心未来能够解决。”

另一方面,谈及新技术,贺克斌表示,第二届中国环博会在成都召开,就提供了这样一个环保产业的交流平台,参与其中的,涵盖了技术研发、设备制造、金融市场等多个领域,整个环保产业更具活力。对于成都而言,在现在的基础上,也应力争打造一批具有成都特色的环境保护标杆企业、典型做法,为大气污染防治多多贡献“成都经验”。

(来源:成都日报“锦观”新闻客户端)

#大气污染#污染治理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